清明節典故

文 / 李香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做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出狐狸眠冢土,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高菊卿∼


    這兩首清明節的詩,寫出了清明時節的細雨霏霏,更襯得清明祭掃者的悲戚斷魂,卻也因清明的祭掃使人省思,生命究竟為何?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在世擁有的一切是實是空?想人間造物搬興廢,吉藏凶,凶藏吉;富貴焉能長富貴?日中昃,月盈虧,急急流年,滔滔似水,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百歲光陰,所求為何呀!正因如此,有關清明節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究竟清明是怎樣的一個節日,竟惹得詩人說到今?

清明節典故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掃墓節。按國曆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說,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掃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併為一了!

掃墓習俗的由來

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掃拜,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寒食禁火的習俗

春秋時代晉國的公子重耳,因遭陷害而流亡國外十九年,跟隨他的大臣中,以介之推最為忠心。有一年,他們在山中迷路了,餓得頭昏眼花的,介之推就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烤熟了給重耳充饑,救了重耳一命。流亡十九年後,重耳終於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即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在晉文公即位封賞功臣時,獨獨忘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本就不願求取功名,於是帶著母親到山裡隱居,不肯復出。後晉文公想起介之推,堅持要為介之推封侯晉爵,升官加祿,請介之推下山接受封賞。但介之推堅拒,不言祿亦不受祿,晉文公為了逼迫介之推下山,又心想他是個孝子,為了母親的安危一定會下山,於是下令放火燒山,卻仍不見介之推的蹤影。等火勢稍減,命人上山察看尋找,赫然發現介之推與母親抱著樹,燒死在火海之中。晉文公傷心欲絕,更悔恨自己的魯莽,身為介之推的好友,竟不懂得介之推的心思,不尊重介之推的決定。為了紀念這位曾經捨身相救的好友,晉文公砍下那棵樹,做成一雙木屐,想到介之推時,就看著那雙木屐,喊著:「足下啊!足下!」表示他對好友永遠的懷念。另外,又下令在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不准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禁火的由來。

懷故感傷、歡樂賞春

才剛度過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蹴踘(類似現在的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野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著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索引頁

回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