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勞工文學文 / 何撒娜
「像這樣的景氣,今年如果再繼續下去,嗐!怕不人吃人嗎?走遍天下,也還找不到一點工作,要不到一碗飯吃。」 「比十年前那一次的歹景氣,還壞了好幾倍呢。」
∼楊守愚〈一群失業的人〉
一群農村裡的人,不顧家裡反對,在農忙期間結伴到都市想尋找工作。結果走了幾 天,工作一個都沒找到,把從家裡帶來的盤纏花完了後,開始四處漂泊。想要回家 去,又怕被數落譏諷,只好繼續在田野間晃蕩。等到肚子餓得受不了,這群人打起 旁邊甘薯田的主意,想偷挖幾個來烤熟果腹。結果,被田主人發現了,拿著扁擔追 打,一群人氣喘吁吁地跑遠後,這才發現不但甘薯沒有偷到,連自己僅有的包袱在 匆忙間都給丟在路上了……。而老天爺也好像故意欺負他們一樣,開始簌簌地下起 雨來,越下越有勁,風刮的更大了,天色又是加速度地變黑……。這就是楊守愚這 篇〈一群失業的人〉所描述的故事。 失業潮、景氣不好可不是當代獨有的現象,楊守愚這篇〈一群失業的人〉的寫作年 代,是1920年代的台灣。所謂的「勞工文學」(或是「工人文學」),照字面來說 ,指的是描寫工人生活、勞資問題、勞工的婚姻感情等文化特色的文學創作。文學 家葉石濤先生曾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到,目前台灣大約有三、四百萬的勞工,以此推 論,大約有一千多萬的勞工家屬;在這些龐大的勞工人口中,照理說應該有非常蓬 勃發展的工人文學才對,讀者也該很多。但事實正好相反,台灣自從光復以來,真 正大量從事工人文學創作的,至多不會超過五、六位。 勞工文學在七○年代末以港都高雄為中心開始發展,主要作者有小說家楊青矗、陌上塵,以及加工區詩人李昌憲等人,極力提倡反映港都社會結構的文學。一九八○年代,鄭俊清的作品《憤怒的山城勞工》,則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部描寫集體工人 抗爭的小說,使「工人小說」一變而成為「工運小說」。在這些作品中,影響力最 大的作者,是以寫「工廠人小說」聞名的楊青矗,他並獲得2003年吳三連文學獎的 肯定。楊青矗本名楊和雄,1940年生於台南縣七股鄉,十二歲隨父母遷居高雄。楊 青矗的父親是中油高雄煉油廠消防隊員,後來不幸殉職,他半工半讀完成高職夜間 部學業,以「撫恤遺族」身分進入高雄煉油廠,一直工作了十九年。楊青矗的工人 題材小說站在社會弱勢的立場,寫出勞苦大眾的生活與心聲,喚起勞工意識的覺醒 。在勞基法尚未實施之前,他透過小說勾勒出隱藏勞資之間的不平與無奈,因而受 到當局有形與無形的打壓,迫使他在1978年以「黨外」身分,競選工人團體立委, 該項選舉因台美斷交而中止。1979年爆發高雄美麗島事件,楊青矗與王拓兩位作家 也被捕判刑。楊青矗的著作主要有《在室男》、《工廠人》、《工廠女兒圈》、《 廠煙下》等書,一人身兼工人、作家、西服店及出版社老闆、社會及政治運動者數 種角色。 文學可以反映人生浮沉、批判社會現狀,甚至能進一步地改變社會。例如在英國文 學發展過程中,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70)和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兩 人﹐一從小說﹐一從戲劇﹐介入時代脈動﹐針砭社會窠臼﹐也遺留後世諸多扣人心 弦的文學作品﹐開創寫實批判文學路線的新頁。而美國文學中的經典作品《憤怒的 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作者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 描述大蕭條時期貧苦農民背井離鄉的悲慘故事,不但為斯坦貝克贏得了普利茲獎, 并迫使國會立法,資助遷居的農民。這本作品也被列為改變美國的廿本書之一。 像這類的文學作品,能深刻地描繪社會現狀,凸顯弱勢者的悲哀與困境,因此也才 能在歷史中擁有一席無可取代之地。然而,正像葉石濤先生所說的,在台灣勞工與 勞工家屬幾乎佔將近一半的人口,然而,台灣的文學界在此一領域卻明顯地沒有足 夠的創作。這反映了什麼樣的價值觀呢?在台灣,我們很少聽到這一類的反省;在 中國大陸的文學界,則因為社會主義的影響,對於農民與勞工議題較為重視,也有 學者提出「小人時代的文學」此一名詞來形容當代的都會文學風潮;在這裡,「小 人」主要是指「小資」,即近年來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和新興市民階級。當代中產 階級的願望、生活理想和價值建立在瑣碎的「物」、以及對這些「物」的消費和神 往上。這種構成生活意義的意識形態和急劇擴張的消費資本主義有關,文學的內容 也越來越瑣碎。 文評家陳芳明認為,當代構成本土文學的重要內容,不應只有歷史悲情而已;在悲 情之外,在特定族群之外,還有更為豐富的想像、情感與經驗,注入昇華的、多元 的、開放的思考。而如何將創作的焦點放在被忽略的弱勢者,如何讓文學成為歷史 中一個重要而深刻的反省聲音,也許是關注當代文學的人接下來必須深思的一個議 題吧。 |
索引頁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