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苦者的管家

文 / 陳鳳翔

  18世紀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鄉村人口大量外流到都巿去。工人生活窮困、工時長、工作環境惡劣,並且因為工人子弟無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工人的身份變成世代循環無法翻身。而貴族生活卻是窮奢極侈。英國這種惡劣的環境,卻沒有發生像法國一般的流血革命。有法國歷史學家哈愛理(Elie Halevy)認為原因是因為英國有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所領導的福音派復興運動,這使得英國社會穩定。而這個論點即為著名的「哈愛理命題」,被認為是解釋18世紀和19世紀英國歷史最接近真相的學說。

  當時英國也是有基督教信仰「英國國教」,不過那是已經腐爛掉的信仰。教會已成為徒具形式、沒有愛與生命的國家機構。教牧人員良莠不齊,只圖享樂、爭權、營私,別提會去關心窮人。而有一個基督徒,叫做約翰衛斯理,他在英國掀起大規模的奮興運動,復興已經腐化了的英國國教。

  約翰衛斯理於西元1703年出生在英國的愛普窩(Epworth)。他的父親是牧師,母親則生了一堆孩子,他排行第十六。有次家裡失火,他被人從窗戶丟出來,而另一個人接住他。這個特殊駭人的場景,他一輩子也忘不了。他認為自己蒙上帝特別保守,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在1738年他在一場聚會中經歷到來自上帝特殊的感動。之後他就開始與他的朋友懷特腓德與兄弟查理,展開一長串的福音佈道運動。他最有名的傳聞就是,他到處講道,坐在馬背上,旅行過好幾千里的路程。講道的次數也超過兩萬多次。

  約翰衛斯理到處佈道之外,他也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他將渴慕上帝的人組成一個個小組(稱為「班會」Class和「小團」 band),再透過小組去關心吸收更多的人。他重視信仰的生活實踐,認為每個基督徒都得「成聖」。而「成聖」之道,就是因著愛上帝而愛人,深入基層群眾去服事他人。

  這種「成聖」觀的作用下,一個人接受的主耶穌做救主,就一定會去向他人傳福音,將這個好消息與人分享,也同時會因為關心他人,而造成社會改革。內心火熱的基督徒必然抗議當代習尚的浮華、宗教的冷漠。加上約翰衛斯理擅長組織「團體」,將一群火熱的基督徒聚集一起成關懷互助的團體,這些團體又對外開放,讓社會的基層人士,邊緣人得到歸屬感和認同。於是基督信仰的觸角便深入各種職場的窮人(掘井業、工業、礦區)。」

  就這樣一連串的福音行動,也造成了社會改革。約翰衛斯理打開了貴族和統治者的眼睛,叫他們看到窮人處境的悲慘、問題的嚴重。後來,英國國會通過許多保護勞工及為窮苦大眾福利著想的法案,很多是由於衛斯理這種循道會精神所影響。因此他被稱為「平民的良友」。他對自己說:「在上帝面前,我是貧苦者的管家」,「富人或顯貴蒙召是很好的事,希望上帝加增他們的人數!但若合乎上帝的旨意……如果我可以自己選擇的話,我深願繼續(正如我迄今所做的)傳福音給貧窮的人」。 另一方面,那些對上帝失去信心的勞工階級因著約翰衛斯理的宣教運動,而掌握到生命的方向,有清晰的委身對象,他們乾涸的生命便又活潑起來。這些勞工階級也彼此戶相關心社會中一些因工業革命受傷害的人、一些在社會的變動中失落的人。

  一個對信仰認真的基督徒約翰衛斯理,所推動的福音運動造成了社會改革,使基督信仰成為當時社會的典範和良心指標。而英國也因此而不至於如同法國發生流血革命。如今我們台灣,也正處於社會急遽變遷、政治經濟劇烈變動、人心糜爛的時代。我們基督徒或許可以從約翰衛斯理身上學習不僅重視個人倫理,也得走出來,關注社會倫理。對現有的不道德惡質文化,讓基督信仰為這個社會注入新生命。這正是耶穌呼召我們做光做鹽的使命!

註:本文資料參考

  1. 《神學的故事》,奧爾森著,校園書版社。
  2. 從約翰衛斯理所領導的復興運動看社會改革的動力」、陳啟峰)

索引頁

回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