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歌》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別讓箭袋中的利箭成了隨時爆炸的火箭 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不可或缺的父親

我們也認識到父親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雖然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無論男女都需要父親,但根據研究,父親不在家或不關心,男孩受損最大。哈佛醫學院心理學臨床助理教授、《真正的男孩:把我們的兒子從少年神話中拯救出來》(Real Boys: Rescuing Our Sons from the Myths of Boyhood)作者威廉‧波拉克(William Pollack)博士說,兒子和女兒都難以接受父母離婚,但是對兒子的影響更具破壞性。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孩子缺乏紀律教育和監督,男孩缺乏學習做好男人的機會。根據研究,父親在幫助男孩控制情感方面起關鍵作用。母親雖然竭力撫養男孩長大,但她們從來沒有作過男孩,對於怎樣帶大男孩只有模糊的想法。

杜布森則提到,男孩有兩個階段特別容易危險。一個是三至五歲時,小男孩逐漸和媽媽、姊姊拉開距離,努力建立男性身分,不斷吸引父親的注意和關懷,模仿他的行為舉止。一個是青春期開始時,男孩、女孩都開始經歷情感變化和荷爾蒙增長,都極需要父親的監督、指導和關愛,對男孩尤其關鍵,「男孩在這一階段藉著模仿父親識別出自己性別的使命、特徵,理解做男人意謂著什麼。」

培養男孩性格和氣質最好的方法是觀察父親的行為和舉止。他們專注看著父親的一舉一動,注意父親每個行為和價值觀的微小差異。當我們今天談論對女性的尊重、酒精毒品氾濫、暴力性犯罪等問題時,也是將一個個家庭中父親的現狀放大到社會的層面來看。壞行為往往會在下一代身上複製,好行為也是。我們前面提到培育男孩的目標,那些品格若能顯現在父親的生命,會比聽上百遍講道更有說服力。

父親究竟應該做些什麼,才算是兒女可效法的榜樣呢?今天的父親對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常常模糊不清,於是有的放棄應有的家庭地位,成為「雲配偶」般的存在;有的以比母親還女性化的方式撫養孩子;有的則乾脆消失。杜布森說:「男人需要在四個方面成為一個家庭的好男人:家庭的經濟來源提供者、家庭領袖、保護者、精神導師。」儘管男人在這四個方面的表現都受到後現代主義和媒體諷刺與攻擊,但它們仍是幾千年來男人一直承擔的責任,也是上帝創造設計男人時的本意。父親外出工作無法隨時陪伴孩子左右時,更需要母親帶著孩子為父親努力工作以供應家庭獻上感恩。還有什麼比看見父母肯定和享受上帝的設計,更令孩子們有信心進入將來的男女角色呢!

別讓男孩們心靈受傷

杜布森引用大量資料和學者的研究,提出養育男孩容易忽略的問題:男孩容易成為心靈受傷者。「今天比過去任何時候更甚的是,男孩經歷著一種觸及他們心靈深處的信心危機。許多男孩在成長過程中相信,他們不為自己的父母所愛,被同齡人仇恨或不尊重。其結果是產生一種自我憎恨意識,這種意識往往是暴力行為、吸毒、亂交以及自殺的前奏。」產生這些受傷心靈症候群的原因,包括童年時受到虐待或無人管束、極度看重身體形象而無法忍受嘲笑,以及父親的缺席。困擾成年人的心靈問題,其實早在幼兒階段就困擾孩子,只是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想到聖經中一個著名家族的案例。大衛成為君王後,生養許多兒女,卻縱容大兒子犯下亂倫之罪,在其他兒女心中埋下不公義的種子。他眼見兒子押沙龍謀殺玷汙胞妹的長兄,因而逃亡在外,卻無力追究他的罪責,更無力處理他的背叛。他流亡回國後,得不到父親的召見,於是燒了約押的田,藉此求見大衛。在父親不加管束和遺忘中,押沙龍選擇用暴力證明自己,也因爭鬥走上不歸路。他的野心和驕傲昭然若揭,但他心靈的脆弱和受傷也不容忽視。他生活在宮廷之內,心靈卻無人看守。「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章23節)父母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或教育專家,但需要成為孩童心靈的看護者。在他們年幼時,盡可能多關心和愛護,在他們面對同齡人攻擊時,不要低估其傷害,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有父母支持,無論他們做什麼,都以愛心接納他們。

馬斯克提及黑暗的童年,父母離異給他帶來創傷,他在學校也備受欺淩。在他中學時期,他深受校園黑幫分子結夥欺負。有一次,他們在馬斯克吃午餐時攻擊他,用腳踢他的腦袋,並把他推下樓梯,還抓住他的腦袋使勁撞擊地面……至今馬斯克回憶這段往事時,仍然眼睛濕潤、聲音顫抖,似乎恐懼從來沒有因時間流逝而消弭。

比起女孩子,男孩面對霸淩時更可能轉向反社會行為。《男孩危機》說:「強大的受傷害意識是相當有破壞力的。它會使人癱瘓,使他在絕望中舉手投降。一旦他暗暗屈服於這樣一種意識,即他無法獲勝,只有失敗的命運,那麼他就會陷入低迷混亂的狀態。」「男孩危機」不是新近的產物,柏拉圖早在2300多年前就寫道:「在所有動物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隨著時代改變,箭袋中的利箭有變成火箭的趨勢,搞不好就在身邊爆炸。但當我們從上帝設計男孩的心意出發,為男孩的成長設立正確目標,管教時不再患得患失,父親示範良好的品格和男性氣質,那麼我們將更可能在男孩發生信心危機時及時伸出援手,使他們在充滿愛與接納的家庭中得到幫助和醫治,離開墮落的懸崖。(完)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

【延伸閱讀】:
別讓箭袋中的利箭成了隨時爆炸的火箭 上
父親的去世讓我學到了什麼
相遇聖經人物│姑息不是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