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eis 小时候,我是一个不说话的孩子。难得哭,也几乎不笑。 我常常一个人缩进衣橱里,从里面把橱门拉上。黑漆漆的狭小空间里只 有门缝泄漏外头的一丝光线,人声、脚步声都十分遥远,但浓重的木头香气和樟 脑丸的味道是清楚的。我依靠触觉分辨绒布衣裳、西装外套、毛呢大衣....有时 母亲开了橱门又关上,还是没发现钻在衣堆里的我。 我是一个孤僻奇怪的小孩,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相信等我成年的那 一天就会有飞碟来接我回我真正的家乡,某一个在遥远外太空的星球。总觉得我 生活在地球上是一件不小心发生的错误,我像是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世界也不属 于我。 十岁那一年,我遇到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刚从学校毕业的她看起来不 像老师,倒像学生。我站在柱子后面听她教一个小女孩弹琴,她招手唤我过去, 没有大人哄小孩子的微笑表情,却是一脸认真正经:「你想不想学?」
不收学费,因为知道我们家负担不起。让我每天去扰她清眠,因为我们 家没有琴。常常坐火车上台北,她带我去国父纪念馆看芭雷舞剧、国剧、音乐会 ...弹琴给她的老师听,帮我计算筹划未来的道路。她靠教钢琴赚自己进修的学 费,自己也没有什么钱,床上甚至没有垫被。却给我钥匙自由进出她的住处,在 任何时刻可以练琴,可以用她的音响听任何她的收藏。但她所赠我,我最珍视的 礼物并非这些。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也许还不能理解她的老师述说信仰,但一个十岁的小 女孩仍会知道爱。也许只记得她曾怎样认真讲述犹太民族的苦难与民族情感,而 并不理解。也许喜欢她教的《爱的真谛》并永远记住这歌,虽然那时还不会明白 何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还不知道信仰, 不知道什么是基督徒,却因为一个基督徒对她付出的爱开始改变。 开始说话、表达、开始会笑,开始跟人建立关系,走在路上开始看得见 认识的人,开始知道要打招呼。许多影响是从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开始的,偏差的 心态她是一定会纠正责备的,特别是对任何人都当有的尊重态度。她教导我什么 东西具有真正价值、什么是虚浮,许多的话语连同场景我都还可以回忆起。 国一那年我放弃音乐,知道自己可以经过联考制度受教育,这过程将最 经济,也可以有一定的未来保障。这是我自己的决定,老师没有说什么。我把所 有的琴谱整理收拾起来,从此不再碰触。生活里还是有其他很美好丰富的事物可 以学习、可以经验。老师离开了小镇去到台北,继而又离开台湾而失去连络。
回忆里有如此多重要的事件与人物,我想要取出这一段来分享。过去的 某些经历就像一本好书一般,在自己不同成长阶段取出来咀嚼回味时,又生发了 更崭新的、深远的意义。在一个基督徒身上分享的爱,使我在日后可以体会、领 受神的爱。她带领我接触音乐,这对我产生相当的影响,然而这一些的意义远远 不及她以生活行动向我表显「爱」来得影响深远而根深蒂固。许多事物都是片面 的、个别的、阶段性的有意义。爱却不同。音乐不再在我生命中占绝对性的重要 地位,爱却永远会。 我相信若我能遇见老师,她也许怪我把音乐丢得一乾二净,但对于她对一个 沈闷、不讨人喜欢的孩子传达的爱的发芽、生根,对于我接收了她的爱与信念因 之也愿意信仰、愿意去爱,我相信她会感觉喜慰,我很相信的。
|
索引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