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剪影離鄉背井去打工文 / 何撒娜
根據勞委會的統計,台灣現在共有廿九萬八千多名外籍勞工。外籍勞工來台所從事的工作,主要以監護工為最多,也就是照顧慢性病人、老年人或是重症病人等的醫療看護工作;比例第二高的,則是從事營造業,現在國家幾個重要的建設工作如高鐵,或是過去台北捷運的營建工作,主要都由外籍勞工來進行。在某個程度上,外籍勞工可以說是填補了台灣勞動力的空缺;雖然外勞的引入排擠了本地勞工的工作機會,造成台灣勞工的失業問題,然而,外勞對於台灣的確也有著一定的貢獻,這是不容抹滅的事實。 台灣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其實做的還不算好。一向以來,台灣人視「外籍新娘」(包含大陸配偶)等新移民為他者,即使現在的新生兒中每八人就有一個是所謂的「新台灣之子」,也就是每八個新生兒中就有一人是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台灣社會仍然將這些女性視為外人。新台灣之子的母親如此,更何況是離鄉背井來台工作的外籍勞工!
1998年桃園大溪「擎揚電子公司」倒閉關廠,除了近百位菲律賓勞工與5位泰國勞工受到影響,也有一百多位本國籍勞工的生計與權益受到損害。由於外籍勞工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移民所組成的社會,台灣人也曾長期而大量地到外地從事勞力工作;未來台灣人會不會成為別的國家的外籍勞工,我們目前也還不知道。如果我們希望自己在國外工作時能得到尊重,如果我們希望當自己不得不去海外工作時,不要老是被視為潛在的罪犯,也許,我們現在就應該開始學習尊重這些飄洋渡海、離鄉背井來台的勞動者。如果,你身邊就有外籍勞工,請你給予他們適度的關懷與尊重;如果,你看到有外籍勞工受到歧視或虐待,請你協助他們脫離困境。因為,只有當我們的社會夠尊重、夠包容他者的時候,我們才能要求別人也一樣地包容、尊重我們。 圖:摘自李道明的「離鄉背井去打工」(Shattered Dreams) |
索引頁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