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聖靈充滿就像詩篇1篇講的,晝夜思想上帝的話,讓上帝的真理、知識、祂榮美的形像充滿你,這是默想的功課,而不是講方言之類的行為表現。
|
《基督的神性與教會》 羅伯特·彼得森(Robert A. Peterson) 2023.05.28
教會再怎麼樣強調基督神性的意義都不過分。教會的命脈就在於基督的身分(神人)和祂的作為(死而復生,林前十五3-4)。
|
《神學家意義何在?再思卡爾·巴特的婚外情》 薩繆爾·巴克森(Samuel G. Parkison) 2023.05.21
我們不可能抽象地研究神學,而不關注我們個人的敬虔。
|
我們要正視的問題是:為什麼對自我這麼不確定?為什麼總是怕不被接納,或者一直想做些事來讓別人接納呢?
|
讀經不是你多「讀」幾遍就必然會「明白」聖經。關鍵是你有沒有正確解讀聖經的框架、對真理的認識有沒有建立在正確的神學之上。
|
《耶穌身體復活》 本傑明·肖(Benjamin C. F. Shaw) 2023.04.09
耶穌身體復活的宣告是福音信息的核心。如果耶穌沒有身體復活,那麼對祂的神性的宣稱將流於空話,而福音宣稱神有救贖大能也成了虛假。
|
《三一不可分割的教義解鎖福音密碼》 阿多尼斯·維杜(Adonis Vidu) 2023.04.02
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運作帶給我們的好消息是,基督並沒有藉著「離開三位一體」而冒險進入死蔭的幽谷。即使在死後,他仍然是聖父所生的、是聖子,是一切包括死亡的創造者和護理者。
|
我們驚歎於對福音的簡單傳講和對鄰舍的愛,這就能吸引許多人來到主的面前,一點都不需要浮誇。
|
《永不懷疑》 陳鴻瑋 2023.03.05
基督信仰不是觀察得來的信仰,不是現象表達如此,所以是如此;相反的,是以神的話為準則,因為神如此說,所以必是如此。
|
我們究竟是認為,如果上帝真是上帝,祂就必須保佑我們,必須應允我們的禱告?還是我們認為,既然祂是我們的上帝,我們就必須放下自己來順服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