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喪俗淺介

文 / 陳鳳翔

  孔子雖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但是如今大多數人已經不知道怎樣才是合乎中庸的喪禮。台灣因著各種宗教混雜,使得台灣民間傳統的居喪方式非常複雜繁瑣,充滿矛盾,從臨終、發喪、入殮、居喪到送葬、下葬等各不同套的做法(如《她的死》一文所述)。人生各種進程(誕生、成年、婚姻、祝壽、死亡)混和儒、道、佛、與一般民間信仰色彩。就拿最後一程「死亡」而言,祖先崇拜(祭祖)來自儒教;引魂超渡、做功德來自道教;十殿閻羅、十八層地獄及轉生思想,來自佛教輪迴思想;焚冥紙、庫錢、紙厝給亡靈,則來自一般民間信仰。集合眾家眾流派的觀念,導致喪禮越發鋪張與累人。

  而喪禮的前提是:靈魂不滅。每個靈魂在這一生結束,都有去處,或西天、或陰間、或地獄。而喪禮不只是為著生者得到內心的安寧所準備,同時也是協助死者可以順利抵達另一個世界。

  民間傳統認為人有「三魂七魄」。人一死三魂各奔東西。一條去陰間、一條去轉世、一條留在家中神主牌受親人供奉。七魄則隨著屍體腐爛而漸漸消散。若屍骨還在,表示魄還在,要予以收納供奉保存於骨甕,並流行土葬。土葬時,選擇墓地非常重視風水,有「撿骨」習俗,又俗稱「撿風水」,或「二次葬」。也就是第一次喪葬時比較簡單,不正式立墓碑,待五至七年後再擇吉日開墓,撿拾遺骨,重新正式安葬。甚至在台灣西南沿海,有所謂「九葬九遷,十葬萬年」的俗語,有些人以為改葬次數愈多愈好。

  也是因為有「三魂七魄」傳統觀念。所以人一死,就得辦法事,引導這些魂魄去該去的地方。出殯前的牽亡歌陣,則是最常見的民間超度亡魂的喪葬陣頭。希望藉由眾神仙的保護與導引下,帶領亡魂過陰府、遊十殿,最後抵達西方極樂世界。通常牽亡歌陣有說和唱兩類。內容大致分為「請魂就位」、「請神」、「調營」、「出路行」和「送神」五個階段。

  至於清明節,則有掃墓活動。常見清明掃墓的兩種民間信仰儀式:掛紙與培墓。掛紙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表示此墳已經祭拜過。培墓則是將祖墳上面與周圍的雜草予以清除修整,並且於墳前與旁邊的土地公(土地公被視為是墳墓的守護神)前擺放一些祭禮,或三牲、酒菜、蔬果、粿類與鮮花,並且還會燒紙錢、點香膜拜。

  基督信仰沒有「三魂七魄」的說法,但是有靈魂之說。認為人死了,靈魂就沈睡,等候耶穌再來。因此基督教的喪禮,不是為協助死者可以順利抵達另一個世界,而是為了安慰生者的心寧。至於,基督徒的服喪方式,保留傳統的「戴孝」禮俗。死者埋葬之後的近日與百天,會舉辦「家庭禮拜」。週年則召聚親友做追思禮拜,追念先人。因為基督信仰沒有「三魂七魄」的死亡觀,所以基督徒家裡不設「公媽牌位」(神主牌),但會懸掛先人遺像,以追念祖先的恩德與佳言懿行。追思禮拜的目的是感謝上帝生命的源頭,與追念先人。基督徒與先祖交通,則不需經過法師乩童之徒,在使徒信經裡,「我信聖徒相通」指著從古到今千千萬萬數不盡的眾聖徒間,可以透過禱告交通。而清明掃墓祭祖,基督徒就是將祖墳上面與周圍的雜草予以清除修整,以及獻花鞠躬致敬。或者在墳前做的小小的家庭禮拜,唱詩歌、禱告、讀經、講道。

  隨著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造成社會結構改變,傳統鄉間的大家族紛紛變成都市小家庭。人們隨著自己所受的教育與專長找工作,分散各個都市,不多聚集於一處。另外,在觀念上,人們也不覺得生小孩是天經地義的事。傳香火、供奉香火一事,就變得困難許多。而都市聚集居住的空間設計(怕火災、影響美觀),也使得供奉祖先牌位不易。因此,現代很多家庭也多用照片取代祖先牌位,也多用追念先人的心情取代燒紙錢焚香祭禮供奉的儀式。

索引頁

回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