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信仰的政教關係
文/三平

    關於政教關係的討論,一直是當代基督教的一個重要課題。在西方政教關係的討論之中,通常是探討基督教在不同的年代,或是一些不同的宗派,關於「政權」和「教權」關係演變的討論。而這種政教關係在某些時候是具有緊密的關係;但在另一些時候,則又具有對立的關係。而在當代西方基督教國家,則是在政策上採取政教分立的關係,並也因此就衍生了種種的議題,例如「世俗化」就是這其中的一樣重要議題。

    然而要看待台灣民間的政教關係,以西方這種教權和政權分開討論的方式確實是不適用。若要正確地來觀察台灣民間的政教關係,就勢必要探討封建體制對台灣民間信仰者的影響。

    在封建體制當中的皇帝稱為天子,這說明了民間所認知的皇帝,一方面是世俗政權的君主,但也一方面說明他也具有的神權地位。舉一例而言,民間所信仰的玉皇大帝可以封立神明,而就民間而言,皇帝是和玉皇大帝一般,同樣有封立神明的權力。

    在民間信仰中有諸多神明,主要是來自天庭的冊封,這些神明大多都是神話故事裡的人物,如太子爺、齊天大聖- ---等;但也有一些民間所認知的神明,則就是由皇帝所封立的,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媽祖,媽祖最早是由宋徽宗首先封立的,並且也是按照後宮的等級來封立,在宋朝時期媽祖由「夫人」的等級而升至「妃」,一直到清朝時期,經由當時皇帝的封立,媽祖的神格才升到「天后」的等級。

    也因此在台灣民間的認知之中,縱使是人間的皇帝,他們也具有和玉皇大帝一般有分封神明的權力。然而在封建體制之下一般民間的官吏,同樣也是由皇帝封立的。這使得民間認為這些地方父母官和地方神明,其實都是皇帝封立的,也都隸屬在同一個封建制度的體系內。也就是就台灣民間的信仰者而言,無論是政權和教權,其實都是掌握在封建制度的統治者的手中。

    這種封建體制所建立的政教關係,時至今日雖然台灣已走向民主制度,但卻仍然深刻地影響到台灣的政教關係。例如在地方廟會活動之中,地方父母官就經常成為宗教祭祀活動中的主祭者。對這些民間宗教的信仰者而言,他們認為地方父母官參與這類祭祀活動是天經地義的。他們甚至會在地方性的宗教活動之中,動用到地方的政治資源。例如北部北宜公路沿線的某鄉鎮在1999年辦了一次大型的普渡法會,在該次的普渡法會之中,就包含上自國家元首、以迄兩縣的首長,五個地區鄉鎮市長的參與之外,該次活動完全是由當地鄉公所人員來負責。也就是那次的宗教活動,完全是由政治人物擔綱來負責。

    甚至還有更為離譜的,在1997年南部某地區曾在某次的王爺醮典之中,就有地區部隊負責支援該次宗教活動。由於這類王爺醮典都是遵循封建時期的禮儀來進行,因此祭祀者就必須扮演各類的清朝官吏。在封建時期官吏出巡時,通常都有侍從舉牌隨行。那一年就有某個憲兵部隊,支援一整排的兵力,擔任當時王府「旗牌官」出巡時舉牌的侍從,甚至也同時輪班分擔王府的衛哨勤務。

    而就祭祀活動的內容來看,在台灣民間祭祀活動中具有影響力的道士,他們在祭典之中,手中持著笏,也就是封建體制官員在晉見皇帝之時手中所拿的笏;他們的祭文,是用稟奏的方式來呈現;而在那些要燒王船的王爺祭典之中,信徒間流傳著這些王爺被皇帝指派,負有「代天巡狩」的任務;並且在不公開的王府內部活動,內侍所採行的正是封建時期的禮儀。

    在某些活動現場,有一些虔誠的民間信仰者,他們穿上黑衣,戴上紙做的枷鎖,志願擔任犯人的角色,並且在廟宇周圍打掃,以此擔任犯人的苦行來祈福。

    這些事例都是說明了台灣的民間信仰活動,其實都是在封建體制的架構中進行,由於封建體制之中政治官吏和宗教神明都是由皇帝所封立,也因此在封建制度時期,當時的地方官員就不敢怠慢這些宗教事務。

    時到今日,雖然官員的任用是在民主政體當中所產生,但由於深具影響力的民間信仰,仍然是以封建制度的遺風來進行宗教活動,這就使得這些民主體制中的政治官員,也是想當然爾地擔任宗教活動祭祀人員,並且也可藉此迎合選民。

    當代的台灣雖然已經走上民主政治,並且也有一些學者諸如瞿海源等人大聲疾呼,希望國內能建立起政教分立的政治體制。但在台灣民間信仰的領域之中,因著封建體制的影響,使得政治人物不自覺地,就認為自己具有參與地方上宗教活動的義務,並且也藉著這些宗教活動,更加地累積自身的政治聲望。      


索引頁


回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