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茂堂
依照早期精神医学对人粗略的分法,可将人分成3类:□正常人即是他的思想、情感、意识、行为在大多数人可接受的范围;□精神官能症患者,即是具有对他干扰很大的心里症状(如心情紧张,睡不著觉……等)的人。但他尚能维持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功能(如,母亲能扮演好母亲的角色等),并且对此症状有病感识(Insight),愿意主动寻求医师协助;□精神病患则是他的心里困扰以明显的干扰到他的日常生活角色功能的运作,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有病了。 解离型疾患(Dissociative disorder)是精神官能症的一种。所以按照精神医学的分法,它不应该归为在鬼附与精神病的主题当中。但因解离型疾患很容易被误诊为鬼附现象,故我们从广义的「精神疾病」观点,将它并入讨论。 解离(Dissociation)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人格被分开。一个整合的人即是将他的过去记忆、现在身份、知觉与运动功能皆统整得很好。解离型疾患发病时的特点是,对过去记忆、现在身份、知觉与运动功能整合作用部分或完全丧失。 这类疾患通常是心因性,亦即它发作的时刻与创伤事件(traumatic event)、无解难题或人际困扰有关,而且病患常用这类症状来解决他的创伤、困难或人际困扰,以为他带来原发性利益(难题因疾病缘故,有某种程度的改善)或次发性利益(因疾病带来相关的好处或所谓副作用)。这类疾患发病型态也可很清楚地找到精神动力学的象徵意义。 例如,有对即将论及婚嫁的情侣,某日相约在咖啡屋见面,凑巧女友提前至咖啡屋,猛然撞见她的男朋友和另一位穿著入时女孩同坐喝咖啡而且状极亲热,女友怒火中烧,急忙赶向前去想给男友颜色瞧瞧,也让那位女孩认识这个男生的真面目。当他正提起手来挥之将去时,发现她的手突然不动,男友见状赶忙送去急诊,但医生却查不出什么毛病来,这种情形即是叫「解离」。这位女友她的解离症状是右手不动,即右手所有的运动功能皆不见了,但是又查不出糖尿病或中风等现象。 上述的例子,从精神动力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意思的。这位女友见到男友和另一个女孩约会时,心中受到很大的创伤——被伤害,对男友的感觉也很「矛盾」(一方面很爱他,即将和他结婚,另一方面也很恨他)对自己反应感到很矛盾,不知道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出恰当的反应,所以在她没有办法用言语思想来解决这个艰难,就用上解离,一解离问题也解决了,这就是典型地以解离症状来获得原发性利益的例子。这位男友若因此对女友产生罪恶感而想以百依百顺来弥补她,则是这位女友因疾病得到次发性利益。所有疾病皆有其次发性利益,尤其在解离型疾患更是如此。另外在战争期间很著名的例子是,有些士兵扣扳机的手指容易麻痹(称为battle neurosis),亦可为士兵带来丰厚次发性利益(以伤兵身份遣送回后方)。 解离型疾患的分类
解离型疾患与鬼附现象相关之观念厘清 从现象学上,圣经所记的鬼附现象与解离型疾患是不易区分。例如附身状态与心因性抽搐和圣经所记的鬼附现象很类似。从治疗上来谈,解离型疾患在强烈催眠暗示下会有戏剧性的改变。所以,我们不可因赶鬼的仪式(具有强烈的催眠暗示作用)使人情况即刻好转,而证明这人必为鬼附。 从现象学与治疗学上皆不容易找到,区辨解离型疾患与鬼附现象的方法。鬼附现象有二项专有的特徵可供辨识上的参考,□对耶稣神性具正确的认识,但产生害怕反应或抗拒现象□偶有具有鬼赋予之超自然的知识与能力是解离型疾患所不及的。虽然鬼附现象有前述二项特点,应不表示鬼附与解离为互斥之现象。所以在治疗上宜采多重治疗(Multiple-discipline therapy)。 精神科医师、从事心理治疗或赶鬼的人须注意类似鬼附现象,有否因身体疾病所引起之可能;如神经科中的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其初期症状来去无影无踪,而且前兆因为神经不规律性地发炎而非坏死,故麻痹的症状也与神经分布不一致,在早期很容易造成误诊。自体过敏所造成的全身红班性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romatosis)通常是初期在两颊长出如蝴蝶型之红斑,有时蔓延至脑,则容易产生类似解离型症状,若无双颊的蝴蝶斑出现,也容易引起错误研判。 诈病(Malingering)也使解离型疾患,不易区分,但诈病通常是有意识的,且为得到某些社会或法律上的利益,如逃避兵役,推卸刑责或得保险费所使然。解离型疾患则倾向为潜意识机转在运作,并为了解决心里之困扰。 结论 以上讨论可发现,精神疾病与鬼附现象之间上有许多待澄清的议题。但盼藉著对精神医学多一点认识,使大家在赶鬼时小心区辨,免得因误诊而冒然赶鬼,带来个人在信心、人格与心里健康上无比的伤害。 |
索引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