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台湾妇女的救星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帝的救赎不分男女,医生救人亦是如此。男人、女人一样会生病,尤其女性肩负「传宗接代」的重责大任,更需要好的医疗来协助。根据1889年新楼医院所公告的「台南府郡城内医馆条约」中记载,当时一年里住医馆就医的人,男性有537人,女性只有54人。难道那时台湾女人比男人健康?

  新楼医院的院长颜振声医生说:「本岛妇人生产很辛苦,不喜欢亲近男医生,宁愿死亡,不肯受医治。」因此俗语说:「生赢鸡酒香,生输四块板」。

  早期来台的医疗宣教师都是男性,「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让生病的妇女不敢接受男医生的治疗。为抢救台湾妇女灵魂与生命,英国女宣道会派遣女宣教师来台协助。如1885年助产士朱安姑娘与文安姑娘,1892年女医以利沙白医生,1931年吴花蜜医生,她们都专门于妇产科与小儿科。 生平

  台湾第一位女医生―伊利沙白(Miss Elisabeth Christie,1864~1901年),也就是宋忠坚牧师娘,于1864年4月出生在苏格兰的该内斯城,自幼天资聪颖,性情温柔。五岁就入学读书, 19岁大学毕业。之后又进入医学院研读五年。当时参加毕业考试的男女共有80人,24岁的伊利沙白独占鳌头。

  1891年11月底,伊利沙白医生与宋忠坚牧师(Rev.Duncan Ferguson M.A.)在香港结婚。1892年2月19日从香港到台湾府城,同心志行医、宣教。具有医生与牧师娘双重身份的她,认真学习台语,不久便前往乡村探访妇女。

  有时候她与宋牧师一起传道,有时则自己住在教堂,藉着治疗疾病、分发药品来传福音,使民众身体、心灵得到医治。

  伊利沙白医生有精湛医术,不分昼夜的为人接生,减少妇女因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危险。不论在城市或乡间,深为人民所信任。因此,许多人希望教士会能设立一所「妇人病院」,由她来负责。母会批准了,但因院地接洽不妥而未能成立。因为设不成,她才有更多时间为更多人诊治。

  1900年12月初,她与三个子女前往高雄木栅地区访问,不幸在那里染上疾病,后来回到台南休养。请了新楼医院安彼得医生,及日本医生着山先生来会商、诊治,大家用尽各种方法,仍无法医治,她卧病40多日终不治。1901年1月17日礼拜四下午六点,安息主怀,年仅37岁。过世时她的父亲及兄弟都建在,她有三个弟弟,都学医,二个已经当医生,一个仍是医学生。她葬于现今台南市基督教公墓内。

  伊利沙白医生英年早逝,以世人的眼光来看,令人惋惜;但她在有生之年,尽已所能的事主爱人,值得后人敬佩与学习。

●德馨

  1.医疗生力军,造福妇女

  在民风保守的社会里,专业女医生的出现不但对台湾医疗注入一股力量,亦是妇科病人的福气,她们有疾病不再忌投医。女人生产时的风险也因而大大降低,不再听天由命。以利沙白医生不但守护着妇女们的健康,亦抢救了许多妇女与婴儿的宝贵性命,让很多家庭享受到迎接新生儿的喜悦。

  2.才德兼备,妇女典范

  以利沙白医生医术专精,为人谦卑,与丈夫同心同行,在家庭、宣教、医疗上尽心尽力,堪称才德兼备。

  甘为霖牧师曾如此形容:「宋忠坚牧师娘十分聪颖、伶俐,并且总是不会想到自己。她也不会因为自己无庸置疑的能力与充足的努力,就想要得到特别的褒扬。」

  有了丈夫宋牧师的支持、鼓励,她的努力与付出不但成为妇女们的良好典范,也获得许多台湾男性的认同,无形中提升了妇女在社会的地位与价值。

  3.爱人救人,深受爱戴

  以利沙白医生行医传道,无论城市或乡下,只要能力所及,义不容辞。因为这样,不幸早逝的她,令许多人错愕、婉惜与不舍。

  巴克礼牧师说:「她如此日以继夜工作,丝毫不嫌疲累,而赢得府城内外众人对她医德的赞美。市民要求她丧礼的行列不可直接从宣教会走向墓地,而必须绕过内城几条重要街道才行。」近千人的送葬行列,人人悲伤不已,这足以想见当年她所受到的欢迎与爱戴。

●典范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她有精湛的医术,却没有高傲的态度;谦卑服事上帝,细心医治病患。虽短短九年,伊利沙白医生为台湾的医疗宣教事工「鞠躬尽瘁、尽忠到死」。

  不论男女,人人都是上帝的宝贝,两性相互尊重、彼此鼓励、支持,才能将上帝所赐给人的恩赐发挥到极点。期盼她的佳美足迹带给大家更大的激励。

本专栏与路加传道会网站合作。

【延伸阅读】:
大夜
美食的心灵问题
正视放宽临床试验限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