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凯沁 2020.07.19
这是一个迷你型的学习团体,只有六个人。师母说,人数多少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要有殷勤捡拾自我且愿意慷慨与人分享的心胸。
休息后,白板上有着师母娟秀的字,写着:
自我整合就是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己,
重新倾听、辨识并安顿自己一切的需求;
之后,自己才能健壮、合情合理地与世界接轨,
没有被害者的受苦情结,更没有让人受苦的气焰。
等大家坐定,师母站起来说:「上一堂介绍课程内容时,我们就简单地说到,『自我察觉』是打开心灵的眼睛,超越现象的意义,藉此解读内在的动机,达到自我认识的新视野。」
师母拿着笔在白板上『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己』的这几个字画圈,说道:「自我整合始于个人运用时间、专注力及心存善解的意向,藉着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己,倾听自己的思想世界和情绪,甚至体悟身体细微且繁复的感觉。」
看到每个人一脸茫然的样子,师母停了下来:「明泉,你对我的话有什么理解?可以用你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吗?」
温明泉快速地看了一下笔记:「自我察觉是把自己当成另一个人去认识,而了解自己与这世界的互动有什么想法、理解和感觉。」
师母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还有人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谨芬举手回应:「凝视自己时,心脏要很强壮,因为那是一段很痛的过程,但是,重新看待自己与外界的互动,如果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支离的话,怎么办?」
婉如机灵地说:「你说的是自我察觉后的问题吧!」
「婉如说得没错,谨芬说出自我察觉后的困难,这也是有些人不太愿意去面对自我察觉的缘故。」
谨芬听完师母的回答,很期待能听到师母说出解决的方法;然而,我想师母一定不会在第一堂课就把解决的方法告诉我们。
师母看了一下时钟说:「自我察觉后,『如何解决自己的需求』是很大的课题。大家知道,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先了解问题,特别是自我成长所带来的切身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才能真实地满足自己。」
师母好像可以从大家的表情看出我们各自不同的想法。
她发了一张手写的讲义给大家:「我想,大家差不多都了解自我察觉的意义了。第一,自我察觉就是倾听自己的想法,包括身体的感觉也是必要的察觉对象;第二,辨识各种信息之间的一致性或冲突性,如此才能在辨识后重新安顿自己真正的情绪,从而提供真正的需求,最后才能真实地与外界来往,合理地去理解一切的人事物,以及自己的成长内涵,去除受苦的情结和敌视的气焰;第三,在重整支离破碎的自我后,当然就要重建一个完整的真我,好好地活出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上『活出意义』课程之前,必须先上『自我整合』。」
最后,师母交代了回家作业:「每天写日记,写日记是一种『自我凝视』的过程,不要只是记录生活上的行程,而是要在生活中发现你的想法和感觉,也就是了解情绪的源头,如此才能了解情绪与外界如何互动。能记多少算多少,希望各位能好好练习,这是自我察觉的第一步。」
★ ★ ★
走出心灵之家,天空飘着不大不小的雨,这种雨真让人为难。撑伞的话,似乎有些造作;不撑伞的话,过不了多久,头发和衣服很快就湿了。不过,我一点都不为难,因为我根本没带伞。
冲上车,随便挑了一个司机旁边的位置坐下。下坡时,整个人往前倾,意外地看到车旁破裂的后照镜,镜中竟是我四分五裂的脸孔,看起来很怪异。我从未看过破裂镜子中的自己,那种面目全非的视觉,让我心悸不已。
这时,我脑中突然闪过师母所说的:「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己。」不过,这张四分五裂的面孔看了真叫人怵目惊心。难怪谨芬会说,「凝视自己」心脏要很强壮,或许还需要充足的意志和智慧吧!
望着后照镜中破裂的脸,一颗心随着下坡起起落落,我突然惊见,那个被凝视的自己;一股交错的情绪流窜在内心,想起自己在团体中自我介绍的犹豫、莫名的茫然,以及礼貌性的疏离感。
下了车,雨还在飘,我打包起自己的情绪,竖起外套的衣领,昂首阔步回家。
◎《记忆的镜子》作者林凯沁,为多年从事辅导谘商的心理讲师,她以小说的笔法叙述六位年龄各异的学员,在学习团体中重新回忆自己过往的成长历程,藉此展开自我的心灵对话,为生命中的记忆重新命名,赋予崭新的意义,重新安顿自己的人生,再出发。本文摘录自书中第二章〈自我察觉〉。
受造的男女差异
成为沟通高手 ――《为沟通立界线》
穿上对方的鹿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