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佳音 2007.02.18
我所任教的学校,虽然位于市中心,但是因为当地社区老化,三分之二的家庭社经地位都不高。我们经常在台面上所讨论的比较多是那些家中还有相当资源可以供应给孩子的学障儿童家庭,目前国内所标榜的学障名人也都是家中资源丰富、可以运用多元管道来帮助孩子克服障碍的例子。
但是在冰山底下还有一大群的学障儿童是缺乏教育资源和文化刺激的。往往老师在学校努力地教导,然而学生回家因为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配合管教,就把老师所教的都忘得差不多了。第一线的特教老师经常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到挫折和失望,有时候会因为感到无力而得过且过。
然而如果我们就这样被击垮,教育的功能就难以彰显了。我们期望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其素质,促进社会流动的可能性。一般学生如此,身心障碍的学生因为立足点的不平等,更应得到这样的教育照顾。特教老师要如何在生活和专业方面做好规划,使自己维持足够的战斗力,来面对教学方面的挑战呢?
一、做一个自我导向(Self-directed)的终身学习者:
面对终生学习时代的来临,成人必须持续学习以因应社会快速变迁与知识急遽增加的趋势。因此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成为成人学习的重要管道。成人教育学者诺尔斯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指一种不藉诸他人帮助,个体主动地诊断自己的学习需要、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找达成此目标所需之人力及物力资源以进行学习,最后自我进行学习成果评估的过程。
对于特教老师而言,除了课务之外,还要拟妥IEP、随时纪录学生的学习情形、跟家长与普通班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等,面对鉴辅会及二年一度的评鉴时,还要巨细靡遗地准备好所有资料。在这样繁重的工作压力下,还要利用假日参加研习活动来「充实」专业,可想而知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其实在资讯社会中,知识的来源非常多元,重要的是如何将所取得的知识结构化,才能因应来自教学现场种种的问题。如果主管单位能够不为了绩效而办理过多的研习活动,让老师有更多时间来尝试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深信老师的专业素养必能有效率地提升,面对学生的问题也比较有能量来迎击。
二、与普班老师密切配合、结为盟友,共同挽救孩子的学习危机:
学障学生因为有部分伴随过动症状,经常让普通班老师感到班级经营多所挫折。如果能够经常见面时彼此打气、写个小卡片感谢他们的配合和努力,有时甚至还会相互激荡出创意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随时提醒自己要认识自己的限制:
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特教工作,所要面对的学生问题经常是属于社会结构性的问题。虽然尽己之力,有时效果却不一定符合期望。如果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造成心因性疾病的产生,往往损人不利己(例如:会将情绪带到课堂上,造成师生的对立和冲突)。千万不要把自己「神」化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认识自己的限制,允许自己偶而犯错,然后重新来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四、不轻看自己工作的价值:
近年来由于特殊教育主管单位积极从事评鉴工作,校长较诸以往来的看重特教老师的工作价值。然而就我所知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学校将特教边缘化,尤其学校设有资优班之类的班别时,特教很难得到关爱的眼神。因此有些特教老师会矮化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殊不知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如果特教老师能够尽量不去在乎行政主管的眼光,持守自己对工作的忠诚度,窗外永远有蓝天。
米兰昆德拉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生活在他方」(La Vie Est Ailleurs),故事主人翁冀求一个更美好的人间天堂,书中有句话写着:「…周围的生活是多么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其实在他方…」。他方,指的是一个富于诗意的梦幻想像之境。然而特教老师可不能这么想。我们每一天的工作现场,就是我们度过每天最优质时间的「他方」;热爱它、拥抱它,这些从小到大全身伤痕累累的、不受人重视的身心障碍孩子,会在我们的陪伴之中,经历他们人生中的「他方」!
浅谈特殊教育的「生命教育」
为学生祈祷文(二)
不是强说愁―谈亲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