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米 2015.08.09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22:15)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
孩子的钢琴老师是一位基督徒,有一个一岁多的可爱小女儿,那天她问我:师母,圣经上说,要用杖打小孩,请问那个界线在哪里?
我想她的意思是要问,什么情况之下可以打小孩,什么情况之下不要打小孩。
我跟她说,「杖」在这里的意思是要「管教」你的孩子,但「管教」并不完全等于「处罚」,「杖」是指:有效的引导孩子成为身心灵健全的人,管教的目标是使孩子的智慧,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智慧」是指孩子有知识与才能,
「身量」是使孩子的身体健康,
「神喜爱」是指孩子与神有美好的关系,是个神所喜悦的人,
「人喜爱」是指孩子与人有美好的关系,得众人的喜爱。
只要能引导孩子的人生走向以上这四个目标,就是有效的管教方法,世界上的每个孩子个性都不一样,世界上的每个父母也各有各的特质,每一个亲子的组合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世界上没有一个管教的原则是适合所有亲子关系的,我们需要针对孩子和父母本身的个性特质,寻求上帝的智慧,找出一套适合你和每个孩子之间的管教方式。
在尚未成为一个母亲之前,根据圣经的原则,我立志要作一个打小孩的妈妈,但在怀孕的时候,我跟上帝作了一个小小的祷告:「神!祢知道我不会是一个温柔的妈妈,如果我的小孩太反骨,我一定会每天都气到抓狂,这样无论是对我或对我的小孩都不是件好事,求祢怜悯...」。或许是因为这个祷告,所以,从此我就失去了打小孩,处罚小孩的机会了。
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一直到现在她已经五年级了,她是一个非常讲理的孩子,从二岁开始,她就听得懂妈妈解释给她的事情,在个性上得到妈妈的遗传,是个在家守家规,在校守校规,凡事规规矩矩的孩子,在学习上得到爸爸的遗传,成绩大都可以保持在班上前三名,比妈妈小时候在学校的表现强太多了,我很想打小孩, 骂小孩,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发挥我这方面的天份。
惟一一次我很生气的打了她的手心,是在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考数学时,她一直反覆犯同一个错误:选择题要算一个式子,算出来的结果,比如说是4,但是4 是放在第一个选项中,所以括号内应该是写(1),但是她总是看都不看直接就把4写在括号内,讲了一次,二次,每次考卷发下来,都还是一样的错误,到了第三次,我生气了,同样的错误,怎么可以一犯再犯,被扣了这么多分,怎么都没有学到教训呢?你没有听过颜回不二过吗?重重的打了她之后,抱着泪流满面的她说:「下次要小心,不要再错了,知道吗?」
随即,在走出房门之际,神对我说了一句话:「你有很多错误,都是一犯再犯,但我从来没有处罚过你!」当下,我忽然明白,我们大人常常犯同样的错误,根本就没有学到教训,也不曾想过要去改善,我们能够原谅自己无数次,也愿意学习原谅别人七十个七次,但是对我们的孩子,却往往只肯给三次机会,这个「三次机会」不知道谁规定的?难道真的是颜回老先生害了我们的孩子?
从那次开始,我便决定绝对不再为分数,成绩,作业和无心之过而处罚孩子。粗心大意,考试成绩不理想,弄坏、摔破东西,忘记随手关灯,吃完东西的包装袋没有丢到垃圾桶...等,相信绝大部份的孩子都不是故意的,每一个孩子都想拿好成绩,谁喜欢故意写错而被扣分呢?无论孩子错几次,考试拿几分,我们都要不限次数的原谅孩子,若真的同样错误,犯的次数太多,一错再错,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讨论,想想有什么辨法可以具体改善问题,这样做也比单单处罚孩子来的更有意义,更有效果。
孩子常常ipad用完之后就丢到一边,没有放回去充电,讲了几次都没有改善,「下次再忘记放回去,就罚一个礼拜不能使用ipad。」妈妈祭出罚则,结果有一次我自己也忘记把ipad放回去,被孩子发现了,「你自己还不是一样。」「我是偶尔,你是常常...」我反驳。
但自从被抓包后,这个罚则也玩不下去了,所以,以后就改成互相提醒,不管谁看到ipad 乱丢没有拿去充电,也不要再互相责怪,谁看到谁就顺手拿去充电就得了,这样的方式就人性多了,也减缓了亲子之间的紧张关系。「找到改善的方法」比「处罚」更为积极重要,太多的处罚会让孩子不敢犯错,让他们失去冒险和探索世界的勇气。
我自己是一个很粗心的人, 教会的周报和PPT是我负责的,即使我都会先检查过,但几乎每周的周报和PPT印出来都还是能找出错来,感谢教会弟兄姐妹,廖牧师和上帝无止境的包容,我从来没有因为周报一直出错被处罚和责备过。
感谢上帝!在我管教孩子时给我的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我们犯错时能得到原谅与包容,我们也都愿意学习饶恕别人七十个七次,所以,让我们把对自己和他人的爱与包容也扩及到我们孩子的身上,让他们有更多可以犯错的机会,让家能成为每一个家人犯错后的避风港。
★作者部落格:美美手札
about 【家庭之歌】专栏主要写手:蔡佩芬
【延伸阅读】:寻求父爱
不要错待你的孩子
难以数算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