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奕蕾 2022.05.08
图片提供/123RF
爱是一种训练,而不是一种感觉
1952年,英国作家鲁益师(C. S. Lewis)在一封信中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当我学习爱神比爱我最爱的人更多时,我就会越来越爱我所爱的人。当我不爱神,而去爱我所爱的人,或者用我最爱的人取代了神,我就会逐渐不再爱我爱的人。当我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时,次要的不会削弱,反而会因此增强。」
当我们谈论如何经营爱,我们必须先知道神就是爱,基督耶稣就是爱。总的来说,爱是一种训练,而不是一种感觉。「父怎样爱我,我也怎样爱你们;你们要住在我的爱里。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就必定住在我的爱里,正像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住在他的爱里一样。我把这些事告诉了你们,好让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且使你们的喜乐满溢。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约翰福音15章9~12节,新译本)四福音书讲到爱神和爱人两大诫命时,都是先讲爱神,然后讲爱人。人无法爱神,是神先爱人,人回应神的爱,才有足够的能力爱神、爱人。
这两条诫命被称为律法的总纲,第二条诫命倚赖第一条诫命,也是应用第一条诫命时不可或缺的表现。所以在加拉太书5章14~15节,保罗劝告加拉太人:「因为全部的律法,都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里面成全了。你们要谨慎,如果相咬相吞,恐怕彼此都要毁灭了。」紧接着16节说:「我是说,你们应当顺着圣灵行事,这样就一定不会去满足肉体的私欲了。」保罗关心的义不是仪式上的洁净(行割礼),而是通过爱表达自己的信仰,「唯有那藉着爱表达出来的信,才有用处。」如果我们用配偶取代了神,婚姻肯定出问题;我们要爱人,而爱是从耶稣基督开始的。
爱人是事奉,不是操控
我们常期望配偶服事自己,可是神教导我们服事配偶,这是一个事奉,家庭是一个服事的岗位。这意思不是我们永远不吵架,而是需要先想想我们为对方做事的动机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如果我为丈夫做所有事,是因为我希望他爱我,这是自私的爱。因为我是希望透过我做的事得到回报,他可以接纳我或不跟我吵架,而这不是爱。有些人接受辅导时,觉得自己在配偶面前没有价值,所以配偶讲什么都听从,其实这也不是爱。
什么是爱呢?爱是我看配偶时,以神的眼光去看他,不是只看到他有多少缺点,而是看到神在他身上的旨意与目的。这意谓着,我必须看这个人是为了上帝而不是我自己的目的而存在,而我因为爱神来服事他。
反过来,什么是操控呢?是无论吵架或不吵架,都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好处;是不把配偶当作一个人对待,而是当作一种为了我的快乐而存在的东西。比如说,我多让他几次,就可以买最新的iPhone;我为了不想和他吵架,就避开问题不谈;我同意丈夫的请求,以使他答应我的请求……这些其实都是操控,而不是爱。
罗马书12章9~10节说:「爱,不可虚伪;恶,要厌恶;善,要持守。要以手足之爱彼此相亲,用恭敬的心互相礼让。」要怎么服事对方而不是操控对方?可以从服事的态度开始,看人的时候要用恩典的眼光,亦即我不是为了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单纯对他好,即使他不值得。不是因为对方多么不好或多么好,而是因为我白白接受了神的恩典,所以我愿意把神给我的恩典跟我最亲密的弟兄或姊妹分享――这就是一种服事的态度。
爱是选择,不是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身处的文化说:爱是一种感觉。当感觉不再爱,或者遭受痛苦和伤害时,就结束这段关系。
可是圣经不是这样教导的。如果爱是基于感觉如何,那么迟早会改变,因为你对人的感觉,会因为他们对你做什么而改变。但真正的爱是一种选择,不是一种感觉。
文化也告诉我们:要跟着感觉走,觉得爱对方,所以才有行动。可是实际情况可以是相反的:当我们有行动时,就会有感觉。爱当然涉及情感,但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情感也可以从行动产生!
几年前,我要读书、要上班、要带孩子,常常精疲力尽。有一天,我已经上了十二个小时的班,回家又要开两个小时的车,于是我在路上一直想着回到家要先洗澡、吃饭、送孩子去睡觉,然后好好休息。可是我回到家一打开门,看见孩子们穿得整整齐齐坐在楼梯等我,然后先生说:「你回来啦!我今天给你一个惊喜,我要带你出去吃饭。」你可以想像得到,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惊喜。我已经想了两个小时要回家睡觉,先生却说要带我出去吃饭。
可是我看到孩子们很高兴地坐在那里等着,我也知道这是先生表达爱的方式,他想让我知道他体恤我辛苦,想帮我分担。所以我想了想,说:「好吧!你给我五分钟换衣服。」
我洗把脸,换了衣服,心里老大不愿意,但还是去了。从家里到餐厅大概要二十分钟,过程中我听到孩子们兴奋地讨论要点什么菜,我先生也说他研究了两个小时,才决定要去这家餐厅。我慢慢投入他们的交谈,当车停在餐馆前,我是很高兴的。因为我的行动变了,我的感受也慢慢变了。
很多时候,世俗观念主张的跟圣经不一样。事实上,凭感觉去爱人很容易变成自私的爱,因为如果爱是一种感觉,那么你只会在对方能激发你内心情感时才爱他。但圣经教导的爱不是我们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或根据我对别人的感觉,而是我愿意付出什么,把他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盟约之爱的关系先于自我
在消费者型态的爱情中,自我的重要性被置于关系之前,我们想从中获得一些东西。但在婚姻盟约之爱中,关系被置于自我之前。
婚姻盟约之爱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我们与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婚姻的盟约里,我们不再只看到自己,而是两个人变成一体――你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即使那些不是我想要的。
杜克大学伦理学教授史丹利・赫瓦斯(Stanley Hauerwas)指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结婚,是以为找到了最合适的人。那么,我们只是跟一个「觉得最合适」的人结婚。我们了解对方的方式,是从自己的视角去看他适不适合跟自己结婚。然而,就算找到觉得合适的人,其实我们还是找错人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变,你会变,我也会变。所以,赫瓦斯的结论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是要学习怎么样持续去爱和关心那个「跟自己结婚的陌生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改变。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牧师也说:「有人爱你却不了解你,那会是一种安慰,却很肤浅。有人了解你却不爱你,那会是你最大的恐惧。但如果有人完全了解你而且爱你,那么这就像神的爱一样,也是我们最需要的。这样的爱使我们从虚伪中解脱出来,使我们从自以为是中谦卑下来,使我们在生活给的任何困难中,都能够坚强起来。」这样的爱从哪里来?只有从耶稣基督而来,从神的话语而来。(待续)
台语版请按这里
完美的不完美家庭
1高估的期待,不同的视角
2放大缺点,都是别人有问题
3有罪的世界,没有完美家庭
4看到自己需要改变的恩典
5想想自己跟神的关系
6家彰显神的主权
7家是分别为圣之地
8共同抵挡罪恶的诱惑
9爱从耶稣基督开始
10因为神先爱我们
11从自己开始改变
12长成基督的样式
※本系列文章授权自生命树辅导研究中心。
about 【家庭之歌】专栏主要写手:蔡佩芬
【延伸阅读】:完美的不完美家庭7家是分别为圣之地
完美的不完美家庭8共同抵挡罪恶的诱惑
完美的不完美家庭5想想自己跟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