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华尔顿、麦修斯、夏瓦拉斯 2017.03.26
如果有人以为巴比伦、希腊、埃及、以色列和苏美是相同的文化,那就跟愚昧地认为所有亚洲国家文化都一样,是一项重大错误。事实上,即使巴比伦帝国第二盛世汉摩拉比时期的文化,和第一盛世尼布甲尼撒时期的文化都有显着的差异。虽然如此,就像亚洲各国文化有某些共同的特质,古代近东文化也有一些特性是共有的;可以肯定地说,那时他们在许多方面所拥有的文化共同性远高于今日。终极而言,圣经背景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审视古代近东的文学和考古学,重新建构当时人们的行为模式、信仰内容、文化内涵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有效的沟通,需要有相通的词汇、语境及思想主体。因为沟通需要有共同的理解基础,不论说者还是听者,都要尽己所能地进入共同基础中。在言说者这方面,这共同的基础必须由他来迁就听者;即,说者在言语表达时,要定义好目标听者所能明白的意思,力求让听者能够理解自己所说的。
有了对共同核心的理解,说者就不必担心会碰到那些缺乏信息而无法了解的听者,听者就可以明白他说的。如果听者和说者不在相同的语言文化母体下,而又必须有共同的理解基础,听者就必须做一些功课,先去获得额外的信息和解释。也就是说,如果某人在语言文化母体之外,却想使用这种母体来做为沟通桥梁,以获得所需理解事务的信息,他就必须接受文化教育。这是听者当做的,唯有这么做,他才能配合不熟悉的语言文化母体并了解之。在许多情况下,明白圣经的关键,可以在其他古代的近东文化中寻得。
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对那些致力于了解圣经的人而言,古希伯来文化不单只在以色列那块地方的文化,而是涵盖更大范围的古近东文化,这观点不足为奇。即使圣经经文在这种大范围文化观念之下,会产生争论批判,但圣经作者必定了解当时的文化思想并与之互动。我们将古近东文件和圣经做比较,终极目的是尝试重建古犹太人对当时环境了解的观点,以便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古希伯来文化。一览古犹太人对自己及其所在世界的想法,我们会发现古代希伯来人的想法和今日的我们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性研究观点,是将重心放在「比较宗教」。以色列人独特的信仰,是圣经非常坚定的宣告之一。但同时,这种清晰独特的信仰理论,圣经经文也表示不足以完全转换成行动。于是,我们从比较宗教研究中得到两方面的帮助:一是了解到信仰实践背景和圣经理想是相对的,二是了解到多型式信仰因素会呈现在相同的信仰行为之中。当我们想到旧约信仰概念,如:礼仪献祭、圣礼/至圣所、祭司及其角色、创造、罪的本质、与神交通,以及其他方面,我们知道,巴比伦人会比我们更容易直接观察到古犹太人的信仰行为。
学习者在从事背景研究时必须要有三个目标:
(1)这是一种研究古代近东历史学的方法,寻找出形塑当时世界百姓生活重大事件的认知;
(2)这是一种考古学的方法,寻找当时世界百姓物质文化的生活型态;
(3)这是一种研究古代近东文学的方法,了解生活在和古代以色列同时代的世界百姓,它们的心灵和思想。
如此,这些目标对比较研究都有贡献,能帮助我们更容易了解旧约。这本注释书在考古、历史、地理、古代世界的礼仪风俗和古文学这五方面提供了信息;我们用这种方法在圣经之外寻找知识信息,帮助读者更多地明白圣经,并有正确的翻译解读。
—本文摘自《旧约圣经背景注释》中文版序—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
【延伸阅读】:体会自由读经的可贵
没去过圣地的女人
译经少数派—马可福音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