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应仁祥 2012.06.03
《龙马传》的感动
第一次听到「大河剧」,是高中时代,同学们讲着日本战国时期个个武将的名字,然而大河剧是什么,我却一知半解。
一直到了最近有机会看到曾火红一时的大河剧《龙马传》,这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大河剧,其实是日本 NHK 电视台每年播制的的一部历史剧,他们会选择日本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或是事件,以一年共播五十集的规模,将这个人物和事件的故事呈现出来。
早年的大河剧,常是硬底子演员的天下,这几年开始启用日本的偶像演员主演,好几部都成为当年度的话题,像是相当热门的《笃姬》、《天地人》都是。而《龙马传》则是二○一○年的重头戏,由福山雅治主演。
坂本龙马是日本十九世纪成功推动明治维新的重要角色(几乎有点像是华人的「孙中山」),尽管出身地位低下,却胸怀大志,看到美国的船坚炮利,知道日本如果再不做出改革,很快就会敌挡不了欧美列强的侵略,于是奋发向上,不断地学习、勇于接受各样挑战,之后更四处奔走,促成各方反对势力集结,进而导致明治维新的出现。
看《龙马传》,常常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如何在各种险阻中为着理想抱负、勇往直前。这股不屈不饶的热情,甚至成了我在自己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助力,想像着自己就像是文字工作里的坂本龙马,眼前的困难与逆境,似乎也变得比较好下咽了。
你所不认识的斯托得
《十架门徒――斯托得传》从某方面来说,也是一部精彩的纸上「大河剧」。这本由《戴德生传》作者司迪尔(Roger Steere,又译史蒂亚)执笔的传记,所描绘的正是影响二十世纪福音派发展甚巨的关键人物――斯托得(1921-2011),他那质朴无华、却又高潮迭起的一生。
许多人可能都听过斯托得的名字,甚至读过他几本经典着作《当代基督十架》、《认识圣经的八堂课》(原译:《认识圣经》);此外,或许也有人知道,在二○○四年四月号的《时代杂志》,斯托得被评选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之一,同时入选的还有曼德拉与欧巴马;二○一○年在开普敦举办的第三届洛桑大会,曾引起华人教会广泛的重视,可能也有不少人知道,斯托得正是第一届洛桑大会《洛桑信约》起草委员的主席。
然而,在这些经典着作、百大人物、洛桑大会等引人注意的事件与头衔背后,斯托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能够与南非曼德拉齐名,成为在《洛桑信约》中彷佛坂本龙马扭转日本那样,扭转福音派不够重视社会关怀的世界级领袖与开创者?他是怎么样开始每一天的?他是如何想事情的?又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他这样的一个人?他生命中难道始终都是这样一帆风顺吗?
这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在《十架门徒――斯托得传》里找到。从斯托得的出生开始,司迪尔走访许许多多斯托得生活过、上课过、牧养过、互动过的地点与朋友、教会与会众,从卷帙浩繁的资料中抽丝剥茧,再加上他自己多次亲身与斯托得访谈、对话,慢慢为我们梳理出一个从媒体闪光、领袖会议、各样盛名走出来的斯托得,一个会笑、会难过、会紧张、会犹豫,有血有肉的十架门徒。碍于篇幅,底下只能简单谈谈几个《十架门徒――斯托得传》所带给我的启发。
狂野又爱玩的斯托得
翻开厚达六百多页《当代基督十架》,面对绵绵密密、如排山倒海般涌来的解经与论证,我们很可能对斯托得有个印象,他一定是个从早到晚泡在图书室里,头上戴个老花眼镜的学究。然而,《十架门徒――斯托得传》却彻底翻转我的印象――而翻转主因就在于「赏鸟」。大概因为我不会赏鸟,以前一听到人家说斯托得爱赏鸟,总认为那是一个很绅士的活动,穿得西装笔挺,用望远镜悠然地看向远方。
不过,《十架门徒――斯托得传》却把真正的赏鸟活动还原。当然,赏鸟是需要绅士般的耐心与安静,可是,更多时候,赏鸟其实是一件冒险活动:斯托得常常得身手矫健地攀爬到危险的地方,只是为了看到在某个峭壁上筑巢的鸟儿;到了南美洲,尽管身负许多讲道与任务,斯托得仍不忘到森林里闯荡,为了看到鸟儿奋不顾身,结果在丛林中迷路,还是原住民救了他。
除了赏鸟,斯托得也很会「玩」!二十多岁负责「万灵堂」青少年工作的时候,斯托得最厉害的就是开着二手吉普车,带领一群男孩到户外探险;三十多岁当上教区长,斯托得的消遣就是与朋友开车去英国最为边境的地方露营。以上种种一切,都让人看到一个崭新的斯托得,充满活力、活蹦乱跳,是狂野的、是爱玩的。有了这一层认识,再翻开《当代基督十架》,说也奇怪,斯托得的文字彷佛变得活泼起来,成为一个爱在有趣问题里闯荡的冒险家――原来我过去都把他想得太严肃了!
熬夜抓头的斯托得
现在讲到「洛桑大会」,都觉得那是福音派二十世纪划时代的里程碑,福音派因此找到共同的使命,也变得更加凝聚,不同国家之间的福音派领袖,都能在这样的会议中进行多元的交流。可是,细读《十架门徒――斯托得传》,当中记载斯托得在第一届洛桑大会(1974 年)筹办、主持、讲道,以及洛桑大会后各后续委员会与研讨论的参与,便会发现,洛桑大会的背后,是多少的奔走与汗水、沟通与讨论,才有现今的成果。
单单是洛桑大会结束前,《洛桑信约》的起草,过程就异常繁复,来自世界各地两千四百位福音派领袖,必须先针对洛桑大会的议题,填写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将这些意见收集起来,晚间由斯托得带领其他几位《洛桑信约》的委员们彻夜讨论,拟出更进一步的核心观念。为了这份完整的《洛桑信约》,斯托得熬了两三天的夜,将千奇百怪各种不同的看法,凝聚成用字精练的宣言,最终得到超过两千位与会者的签约认同,这当中所需要的耐心、细心,以及强大的整合能力,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有时候,我们光是要整合公司不同部门的意见,就抓破头了)。
让人冷汗直流的斯托得
不过,更麻烦的还在后面。《洛桑信约》将社会关怀的地位提高,甚至可说与传福音的重要性并列,立刻引来许多福音派的反对,特别是在北美福音派的圈子里。这导致紧接着在洛桑大会会后于墨西哥举办的常设委员会,出现激烈的冲突,甚至演变成葛理翰(受到北美福音派的压力而妥协)与斯托得之间的一次「历史性辩论」,两大福音派领袖公然意见相左,事情非同小可,幸好后来是葛理翰承认自己的妥协是错误的,赞成斯托得的意见。
想想看,要在不伤情彼此情谊,又不至于破坏彼此合一的情形下,出言反对当时如日中天的葛理翰,进而说服对方认同,这样的沟通能力,以及背后所需要的勇气,真的很不容易。我自己在工作中,偶而也需要跟长辈或主管「唱唱反调」,怎么样有智慧地与主管沟通,让主管了解你的想法,进而可以同意授权,这过程常常让我心跳加速、挥汗如雨,看见斯托得在巨大压力下的挺身而出,心中只觉得,他真是福音派里的坂本龙马。
期待更多的教会历史大河剧
《十架门徒――斯托得传》里,还有许许多多值得一谈的地方:斯托得的幽默感、斯托得与葛理翰、巴刻的友谊、斯托得与莫特曼的交手、与钟马田间为了是否脱离圣公会的大辩论、与德蕾莎修女的会晤、如何劝黛安娜王妃不要离婚等等。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对斯托得的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基督教信仰,是一个看重历史的信仰,我们所敬拜的神,是一位参与历史的神,我们所阅读的圣经,更是一本忠实记载神与人互动历史的书卷。因此,身为基督徒,我们理当看重历史。可惜的是,身处在二十一世纪,身边的文化不断地要求我们求新求变,基督徒也受到影响,慢慢失去了历史感。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常是片段不完整的,使徒行传结束之后,就跳到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之后又直接跳到了二十一世纪。中间多少的历史与经验、智慧和累积,就这样慢慢失去。深切希望《十架门徒――斯托得传》可以帮助我们回到二十世纪福音派发展的历史现场,重新认识所传承的信仰,进而从神与这位属灵长辈的互动中学习,好面对未来等在面前的大小挑战。也盼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类似「大河剧」的传记面市,让我们可以从更多属灵的前辈身上,找到前进的动力。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
【延伸阅读】:爸爸,我们去哪里?
谁是值得你认识的人?
听死神说故事―《偷书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