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爱力思 2020.09.06
图片提供/123RF
一位牧师说,三岁的儿子每天跟着他来到教会,看到十字架,就知道教会到了。有时候,牧师也会介绍他认识别的教会。孩子因此得到一个印象「立十字架的地方,就是教会」。有一天,牧师开车经过路旁公墓,孩子竟惊呼:「爸爸,这里怎么有这么多教会呀?」
三岁孩童用十字架辨识教会,那么,成年人又是如何辨识教会呢? 我在成人主日学课程中向弟兄姊妹提问教会是什么?他们说:「基督徒聚集在一起就是教会;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教会是基督徒聚会的建筑物…。」这些答案让我想起几件往事—
(一)夜雨中的教会
在一个湿冷的冬夜里,一位看似游民的男子把他全部的家当挂置在电动车上,然后将人车停置在某个教会骑楼。教会的管理员发现后,或许曾与其沟通,联系派出所劝导这位男子离开,帮助他到游民收容处所。
当时,在教会内进行小组聚会的弟兄姊妹知悉后,纷纷讨论了起来:「湿冷的冬夜,衣衫褴褛的游民可能会惊吓到只身前往教会的姊妹」、「游民安全性如何?出了问题,谁负责?」、「如果他以后常常停驻在这里,怎么办?」、「游民不过是来避风雨而已」、「如果连教会都容不下游民,要期待社会哪个角落能接纳他们?」…。
安全,确实是需要考量的。然而,面对社会最底层的人,也是耶稣所谓最弱小的弟兄,数百人的教会如何回应一个寒夜避雨的游民,很真实地考验我们的信仰及智慧。
记得初信主时,有一次过年返乡,车子塞在偏乡的车阵中,车内的幼儿因为晕车狂吐满身,慌乱无助间我只有一个想法:这附近有没有教会啊?在荒山中,教会对我而言,是灯塔,是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也是平安的所在。
这位男子来到教会骑楼,或许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在湿冷的冬夜,教会是可以取暖,是可以暂时安歇的。教会给人平安、友善、温暖的感觉,那些背负劳苦重担的人,才会有勇气近前来。
(二)同来敬拜的教会
我聚会的教会进行礼拜时,有时会出现一些杂音,坐轮椅长辈深重的呼吸声或呻吟声、状况特殊的弟兄传来各式奇怪声音…。我总是不好意思回头张望到底怎么回事?只看到牧师老神在在继续讲道,弟兄姊妹也淡定继续听讲,杂音与礼拜同时进行。
我终于忍不住好奇,私下询问一位多年在此聚会的弟兄。只见他也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说:「喔,那位特别的弟兄是XX家的孩子,他母亲总是带着他来聚会。牧师每次都会和他打招呼、聊几句…。」
生病的老弟兄坐着轮椅定时来参加礼拜、年迈母亲带着他特殊的孩子来参加礼拜,都让我想起那个摸耶稣衣角的血漏症女子。之后,我也开始对此习以为常,甚至更加喜欢这个教会,因为它接纳所有同来敬拜的人。
(三)没有礼拜堂的教会
某个主日,教会里的一群孩童及家长们到户外出游,一位牧师也在其中。年高德劭的长辈知悉后责怪牧师不应该在主日将孩童们带到户外出游,因为孩子应该要参与主日礼拜。其他姊妹也跟着应和。我解释,牧师打算带领他们进行野外礼拜。
长辈和姊妹们追问:「他们有在附近找教堂进行礼拜吗?」我回答:没有。但也提出疑问:「礼拜一定得在特定建筑物里进行吗?」
耶稣说:「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18:20)初代教会,并没有特别的组织或聚会场所,他们通常是在门徒的家中聚会,建筑物的形式或有无,并不影响神的临在。相对地,一座称为教堂的建筑物,若没有受呼召的基督徒聚集其间,欠缺属灵的实质,它也不是教会。
在那堂讨论「教会是什么?」的课程结束前,我又抛了一个问题:「教会是社会的缩影吗?」有学生回答是,也有学生猛摇头。
我以为或许是,但也不应该全然是。社会上各样的人都可以走进教会,在教会中经历生命的重新建造,并带着新生命去影响社会。
美国伦理神学家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说:「『教会』乃是一个抗逆主流文化的社群结构,它尝试以『成为教会』来影响世界,就是成为某个社会所不是、也永远无法成为的东西。」我想,教会应该是这样子的。
找教会,不是找同温层
染上病毒的教会
教会的结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