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案頭》

| |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1919年《官話和合本》的奇妙之旅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初版官話和合譯本新舊約全書

之前,在編輯案頭徵求1919年的《官話和合本》,呼籲讀者們幫忙尋找官話和合本初版。其實當時自己沒有抱什麼太大的希望。畢竟這本書太普及了,似乎不太容易吸引收藏家的注目。但上帝讓我這小信的人看見祂的大能。

文章刊登出來不久,有位在美國的姊妹便與我聯繫,表示他們教會似乎有一本。那時看到email中的『似乎』兩字,還想說:「可能她搞錯了吧?有這麼幸運又迅速嗎?」

幾度魚雁往返之後,確定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初版官話和合本。那位姊妹還對我說,她是信望愛電子報的訂戶,但她很少看。不知為何那一天,她心血來潮就看了電子報,就那麼巧地看到這個呼籲文。這實在是出自是上帝的引導。

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教會的那本1919年的《官話和合本》聖經還是當年翻譯委員會委員長富善的孫女所捐贈的。她贈書的時候,還提供一張當時委員會與中文助手合照。

初版官話和合本歷史上的重要性之一,是看到上帝奇妙的雙手如何聯合幾個國家的差會,完成統一的聖經版本以利福音事工的推動。

1890年5月,幾個宗派的新教宣教士在上海舉行會議,決議以文言文(深文理)、半文言半白話(淺文理)和官話(即國語)三種文體翻譯聖經,由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美國聖經公會、和蘇格蘭聖經公會[註1]分別承擔費用,會上選出三個執行委員會分頭進行工作。

《官話和合本》委員會的委員有美國長老會的狄考文(1836年-1908年)、美國公理會的長富善(1836年-1925年)、中國內地會也是浸信會的鮑康寧(1852年-1922年)、英國倫敦會的文書田(1847年-1914年)、美國美以美會的鹿依士(1854年-1939年),以及其他在不同階段加入、後因不同原因退出的西方傳教士,前後有十六位[註2]。協助他們翻譯的中國基督徒有誠靜怡、劉大成、王治心、王元德(王宣枕)、鄒立文、張洗心、李春蕃等人。1906年,新約譯完,1907年出版。之後開始翻譯舊約。

狄考文去世後,富善繼任委員長。委員會在1907年出版新約,待舊約完成後,於1919年4月以《官話和合譯本舊新約全書》爲名在上海出版,分「神」和「上帝」兩種版本;在1939年改名爲《國語和合譯本》出版。於1917年將舊約譯完。在翻譯過程中,委員們意識到官話逐漸取代文言成為書面語,《聖經》官話譯本或會成為重要作品,因而在1918年3月,著手把新約全面修訂,使得譯文更具文學風格,並於該年年底修訂完畢。1919年4月22日出版《官話和合譯本》。1939年改名為《國語和合譯本》。



富善(左二)、賽兆祥(左五)、鮑康寧(左八)

由於翻譯委員們數次變更,合照中只能約略辨識長富善(Chauncey Goodrich)、賽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er)、鮑康寧(Frederick W. Baller),如果有人能辨別其他的宣教士與中國助手,還請您與我聯繫: chpi@fhl.net

註:
1.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前稱大英聖書公會)、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前稱美國聖經會、又稱美華聖經會)、和蘇格蘭聖經公會(National Bible Society of Scotland,前稱蘇格蘭聖經會)

2.官話和合譯本委員:狄考文(Calvin W. Mateer)、白漢理(Henry Blodget)、文書田(George Owen)、倪文思(John L. Nevius)、長富善(Chauncey Goodrich)、鹿依士(Spencer Lewis)、布藍非(Thomas Bramfitt)、海格思( John Reside Hykes)、鮑康寧(Federick William Baller)、賽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er)、安德文(Edwin E. Aiken)、林輔華(Charles W. Allan)、陳克拉克(Samuel R. Clarke)、林亨理(Henry M. Woods)、路崇德(James W. Lowrie)、瑞思義(William H. R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