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廖啟宏 2024.09.08
圖片提供/123RF
■ 原文載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4.01
每天只睡6小時
前陣子,台灣有條新聞佔據各大版面。一個位於臺北市的美語補習班,用小學6年級的哥哥和4年級的妹妹的優秀表現來打廣告。這對兄妹除了英數能力超過同年級的小夥伴,學術能力佳、音樂造詣高。
不過引起眾人譁然的,是兩兄妹的日常作息表: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晚上11點半睡覺,晚餐都在車上吃,每天只睡6小時。按表操課,比軍隊管理還精實。
這篇文章的傳播,在短短幾天內,就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這令人熟悉的填鴨式教育,在華人圈早已不陌生。甚至有個新詞叫做「雞娃」,意思就是焦慮的父母給孩子打雞血,希望他們早早能夠贏在起跑線。因此從小就開始各種要求,除了學校成績要超前,還要會多國語言、音樂、游泳、跳舞、體操、足球、棒球、馬術、擊劍等。
海內外華人圈的父母,因為親戚、鄰居和朋友都如此「雞娃」操作,為了不落人後,不得不一起跟風。再加上一些名人新聞,像是谷愛淩(Eileen Gu)的母親谷媽媽的神操作、北京市海淀區的「海淀媽媽」各種誇張要求等,推波助瀾,讓許多父母感到心好累。
看到這樣的新聞,通常有兩種反應。一種是認為這些父母太誇張,揠苗助長。小小年紀應該玩泥巴抓蚯蚓,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另一種則是充滿深深的焦慮感,認為其他孩子從小就這麼努力,自己的孩子將來怎麼辦?
筆者認為討論「雞娃父母」議題的重點,不應該放在父母要求孩子的方式。畢竟父母親在用自認為最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批評父母、公審補習班,甚至禁止補習,其實沒有太大意義。有意義的討論應該是:父母給孩子這麼大的壓力,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這些家長究竟希望透過這些要求,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和結果?
為何而戰?
如果我們今天問雞娃父母,為什麼要逼孩子學那麼多才藝、補那麼多的習,搞得每天睡眠不足?相信這些父母的答覆,大都是「希望小孩贏在起跑線」、「希望激發他們潛能」、「希望他們考上好學校、有個好前途」。
順著這樣的邏輯可以發現,父母無不希望孩子們考上好學校,畢業後有份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好的人生,如此光耀門楣、快樂幸福。這樣不但孩子會有成功的人生,自己也有面子。
許多父母認為,金錢和成就是幸福人生的基石。為此孩子少睡一點、少玩一點,多花點時間讀書和培養才藝,也無可厚非。用學術一點的話來說,孩子小的時候,每天的時間該如何做最好的配置和投資,才能換來將來的幸福快樂?畢竟資源(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如何有智慧的選擇投資標的和配置,是人生重要的選擇。
這樣的前提雖然每個人都懂,但這個前提是對的嗎?
最長時間、規模最大的研究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註1)在1938年就開始了一個全世界最長時間、規模最大的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這個研究最初的目的,是希望揭示人類健康幸福生活的線索。
計劃最初召集268名哈佛大學大二男學生(當時哈佛還沒有招女生)。後來,研究者擴大了研究範圍,從波士頓市中心最不好的社區,招募了很多低收入居民。受試者同意研究中心收集他們各樣身心健康的大量數據,每年哈佛的研究中心都對這些受試者寄出問卷、進行家訪、抽血還有腦部斷層掃描。他們也保留這些人的詳細醫療記錄,甚至後來還收集了受試者和他們伴侶的對話,以及他們擔憂、關心的事情。
研究人員對這些男性進行了近 80 年的追蹤,記錄了很多受試者一生的重大決定、成就、挑戰、收入等。這個大規模的縱貫研究,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也是最完整的研究,經歷了4位主任,並受到國家和私人基金的資助。
幸福的關鍵
這個大型長期研究雖然耗時耗力耗經費,但是要問的,卻是個簡單的千古難題:讓人一生幸福的關鍵,究竟是什麼?
結果令人感到驚訝。研究者發現,令人一生幸福的關鍵不在乎收入、地位、財富,甚至不是健康,而是關係(relationship)。
研究顯示,比起金錢或名譽,親密有意義的關係,更能讓人一生幸福。 這些親密的關係,讓人們在面臨生活不如意時,像城堡一樣保護人們。並且有助於延緩精神和身體衰退。而且這種親密的關係,比起社會階層、智商、學術成就、家庭背景、甚至基因,更能預測長壽和幸福的生活。
在眾多的親密關係中,婚姻關係是很重要的。這項結果在哈佛男性或是波士頓市中心受試者中,都是顯著且明確的。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保護我們的身體,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和健康。而那些良好的關係,需要建立在深刻而非表面的關係上。另外,雖然有些夫婦可能經常拌嘴,但只要他們知道在遇到挑戰時,可以真正依靠對方,這些爭執就不會影響他們彼此的關係。
研究也發現,人們在 50 歲時對人際關係的滿意度,比起膽固醇水準更能預測年老的身體健康狀況。50 歲時對人際關係最滿意的人,在 80 歲時也是最健康的。那些保持溫暖關係的人,會活得更久、更快樂,而孤獨的人往往會更早去世。
孤獨和吸煙或酗酒,對人體危害一樣大。
經歷美好的關係
在上帝所造一切都甚好的伊甸園中,最先被破壞的,也正是關係。
蛇引誘了夏娃犯罪,破壞了上帝與夏娃的關係;接著亞當也犯罪,破壞了上帝與亞當的關係;最後上帝直面亞當時,亞當的推託之詞,破壞了亞當和夏娃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墮落的世界,關係一旦破裂,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安全網;我們的靈魂無依無靠,流離失所。我們因為在不同的關係中被傷害、遭背叛,早就穿起厚厚的盔甲不輕易信任人。我們用次級品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撒但的謊言告訴我們:贗品可以替代真正的關係。因此我們傷心的時候買醉、失意的時候尋歡。「有錢就是可以任性,沒錢就是要認命」。名和利,成為我們一生庸庸碌碌追求的目標。太多人在生命的盡頭,才發現握在手中的,是靠不住的謊言。
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人際關係是如此地不可靠。再親密的朋友、夫妻、閨蜜也有可能背叛。原本應該要愛我們的父母長輩,成了我們最沉重的負擔、最難以修復的傷疤。然而,上帝透過聖經告訴我們,世人多有不完美,但祂是那可以信靠的朋友、祂是那完美的父親、安穩的保障。
「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 (《約一》 3:1)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15:15)
因此,縱然世人讓我們失望,但上帝絕不會讓我們失望。祂的信實是亙古不變,也是我們最穩妥的安全網。
子女是箭袋裡的箭
再回到文章一開頭的問題,如果我們知道認識上帝和追求健康的關係,是一生最重要的事,那麼我們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詩》127:3-4)
筆者聽過對此經文的一個解釋:箭要射出去之前一定要拉滿弦,才能射得遠,還要對準目標,才能射得準。父母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教導他們如何厚積薄發、向標竿直跑,才不辜負上帝的產業。而且此「箭」非彼「劍」,不能一直握在手中任父母操控,適當時機要放手。
聖經告訴我們,一生追求的標竿,不是名和利這些次級品、贗品,而是真實有意義的關係。一個有意義的親密關係,可以讓我們一生感到有安全感,並且有份確據,就是即使我跌倒了、犯錯了,但愛不會離我而去,兒女的身份不會失去。這樣的確據,可以讓我們面對狂風暴雨不驚惶,這才是一個幸福的人生的終極追求。
為人父母,需要好好思考:我們高強度地要求孩子有出色的表現,是不是因為有個錯誤的假設?雞娃父母的假設,是一生的幸福在於一個人的出色表現、能力、金錢。因此不顧高強度要求對孩子終身的身心(靈)的傷害,只求當下的表現,不計任何的後果。
但我們透過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金錢換取不了一生的滿足快樂。錯誤的標竿,反而讓孩子感到,他的價值是建立在他的成就上,當表現不好時,價值就會消失。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也對親子關係戕害至深。
我們一生其實很短暫,怎麼有智慧地把時間投資在有意義的人事物上很重要。這份80多年的哈佛報告告訴我們,一生的幸福在於有意義的關係;而聖經告訴我們,關係的終極源頭是上帝的愛。
我們能夠為孩子提供最寶貴的資產,首先是讓他知道,上帝是一切美善的來源,也是我們生命的滿足。其次,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安全有愛的環境,讓孩子們感到有安全感,知道即使沒有拿到第一名,家還仍是一個充滿愛的避風港。父母即使有時力有未逮、不是處處完美,但是父母能夠讓孩子透過他們愛的折射,窺見上帝美善的大愛。
心中的一把刀
提摩太·凱勒牧師說:「每一種愛情關係都會帶來『心中的一把刀』,因為當你真正愛一個人時,你就會把你的心與另一個人聯繫在一起,你的幸福也與他的幸福連結在一起。」(註2)
與愛情關係一樣,身為父母最奇妙的事,就是我們的心與孩子的心會連結在一起。
父母都希望孩子得到一生的幸福。當我們幫助孩子得到生命真正的滿足時,父母也因此得到這雋永的滿足,同時我們也能享受上帝所賜給我們的產業和福樂。
在教養孩童的路上,我們並不孤單,上帝的話語幫助我們。在幫助孩子愛上帝愛人時,我們會更體會父神的愛,與上帝更親近,並且創造一個充滿愛和安全感的環境。在這樣的循環中,孩子和上帝的關係恢復了,我們和上帝的關係更親近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健康關係也更加緊密。
求上帝幫助我們,用祂的眼光來看待和教養我們的兒女,因為「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雅》1:17)
註:
1. https://www.adultdevelopmentstudy.org/
2. Timothy Keller, On Birth (How to Find God) (Penguin Books, March 2020), 37.
作者現為加州州政府發展服務部研究主管與金融部首席經濟學家,並在加州大學任教。 【延伸閱讀】:
解決青少年科技成癮的四種方法
年輕人啊,你是否每時每刻為主所用?
叛逆少年引爆小鎮復興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