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 亮 2011.07.10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什麼樣的人會飢渴慕義?當一個人受到冤屈、不公平的待遇,或是被侵犯而導致虧損時,他的心裡就會希望「公理正義」的伸張。舉例來說,一個小偷絕對不會喜歡這個世上到處都是警察,因為那對他來說是壓力、審判,只會讓小偷窮途末路,無法生存。但是對一個天天被小偷光顧的人來說,他一定希望社會裡到處都是警察,使小偷無所遁形,好保障自己可以安居樂業。
對當時的猶太人社會來說,許多平民百姓的心,是飢渴慕義的心,因為在羅馬政府的統治下,他們遭受不合理對待,受到剝削。如果你知道那個曾經因耶穌而悔改的稅吏撒該,就會想起他公開宣稱自己是訛詐人的。不單單羅馬政府對一般人的重稅政策使得民不聊生,各地方政府還有很多扭曲的地方自治法,更是隨著分封之王的心情、喜好,而恣意妄為,耶穌出生時,希律王就只因為擔心一個要作猶太人王的搶了他的位子,而下令屠殺兩歲以下的孩子,這樣的社會真是恐佈而沒有盼望。
好不容易猶太人還保有聖殿崇拜的權利,讓他們的苦難與委屈,希望可以來到上帝面前得到安慰與幫助,但聖殿卻被那些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以及與羅馬政府及商人勾結的祭司、文士、長老所把持,導致百姓根本無法獲得釋放與自由,反而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被冠上犯了各樣誡命的帽子,使他們必須上聖殿去獻祭贖罪。到了聖殿,要買個祭物,或是兌換聖殿專屬的錢幣,還要再被剝削一層,可真是生活在一個雪上加霜的時代。這也就是為什麼耶穌要潔淨聖殿,並極力抨擊那些法利賽人、文士、祭司、長老的原因,更是為什麼當時的一般百姓,那麼期待彌賽亞的來臨,為了盼望有一個人可以為他們伸張公理與正義,推翻政權,革新聖殿。
當耶穌開始服事後,祂宣告那些因遭受壓迫、欺凌、剝削而導致民不聊生的人,將有轉圜的機會。自古以來,一個公理與正義不彰的社會,必定造成嚴重的貧富差距,也導致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更甚者帶來飢餓、死亡、暴力、混亂、充滿犯罪的社會現象。保羅曾告訴提摩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就是要我們正視社會上那些掌權與在位者,他們個人及所制定政策的公平與正義,才能使我們過著「飽足」的生活。
耶穌在當年走遍各城各鄉,造成群眾的簇擁與追隨,也是因著他們看到了「公義」的彰顯,耶穌推翻了一切不合神心意的「假律法」,並教導人們如何從愛神與愛人的角度來生活,彼此幫助、互相扶持,耶穌更使人從罪惡的捆鎖裡被釋放,使像撒該這樣的稅吏可以悔改,使像尼哥底母等法利賽人可以重生。你可以想像,當更多的稅吏與聖殿裡的人被改變而悔改時,社會將有什麼影響?人們不再被不公義的事所苦,不再被層層剝削,可以安居樂業,可以得到「飽足」,不但是身體的飽足,連心靈也飽足了。
今天的我們渴望神的公義與正直彰顯嗎?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或許有所猶豫,但對更多心靈因公義不彰而導致委屈與虧損的人來說,飢渴慕義的心是必然的。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起來禱告吧!呼求那位公義的主,讓公平正義可以透過他的教會與兒女,在這個世代彰顯出來,影響社會、改變世界,使得你我都可以「飽足」地過生活。
耶穌也應許我們「伸冤在主,主必報應」,若是你因不公義而受苦,千萬不要以惡報惡,那並不會使你的心與生活因此蒙福或獲利,反而使自己與社會進到一個更不敬虔的混亂之中。只有當我們存著「飢渴慕義的心」,不斷地讓神可以透過我們工作,我們才會看到轉圜。把一切委屈、缺乏、需要交給神,讓神動工、讓神改變,我們將會從神那裡得到最好的回饋,使我們的心與一切所需,都得「飽足」。
從父母心看天父心
經濟風暴中的教會
透過網路給人信心與盼望 - 分享生命中的挫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