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語心鄉》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貓眼看黃霑之死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哎呀,黃霑死了!」主人拿著報紙嘆息說。「誰是黃霑啊?!」我心中嘰咕。

每天每分鐘都有人死,死亡,對我們貓咪一族來說,一般都感受不深,因為是太深奧太遙遠了;其實,人還不是一樣!日日都有人死亡,只是名人離世,才成為傳媒大肆報導的焦點。正如「相約星期二」一書中墨瑞說:「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當真。」

  我家主人那一代有影嚮力具知名的都死得七七八八了。孫中山先死、之後毛澤東、蔣介石、鄧小平都死了。我主人最欣賞的女星柯德莉夏萍和妮坦妮活都不在了;她最關心的王妃黛安娜、最欣賞的歌者梅艷芳羅文也莫名奇妙地英年早逝。真應了蘇學士的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念奴嬌赤壁懷古

  啊哈,如果這些人再回人間,他們會對世人說甚麼呢?他們走了,留下謎樣的死亡,讓後人在惶恐不安中去探索。   
  人在理性上是知道死亡的,只是在感性中卻不容易感受到「死」的真實,也不容易掌握「死」的概念;惟有身邊的生命日漸消逝,才感到死亡的真實。主人說,記者報導黃霑先生欲語無言,眼角淚垂地離開。一個風流人物死亡,熟悉的生命終結難免使人迷惘與不捨。   
  法國哲學家馬賽爾認為,「陌生人的死亡不能喚醒忘卻死亡的人,惟有在至親離世才能產生震撼。」我看,是自己要面對死亡,才體驗到自己的脆弱無能。人拒絕死亡、恐懼死亡,但又無法擺脫,活得恐懼無奈與苦澀,還得撐下去,這又怎能活得自在?   
  回頭說我們貓貓一族,以我自己來說,我最恐懼的可不是「死亡」,而是「失去」!意義上可能都是一樣,但我的生命是依附主人,沒有她,沒吃的,就死,就是痛苦,但不同的是我比人幸福多了,我不會憂慮明天,也不必為子孫打算,死,就過去了,管它個天堂地獄?

  唐君毅先生在《人生之體驗續篇》中談到關於死亡時說:「惟人獨有死,且知其將死與必死……人於日常生活中渾忘了死之一事,而死則必會臨到,不應因日常生活之分散而忘其有死,如此忘掉,則人生成為不真實之人生,因真實之人生乃有死者。死為人生之大限…實隨時可以來臨。天災、人禍、憂患、疾病、固無時不可使人死,人亦隨時可無疾而終……則吾人之生也,實生於隨時可能有之死之旁。」我正在捧書唸唸有詞,忽聞主人嬌聲喝斥:「你隻鬼東西,又學人丟書包,唐君毅的哲學你都會明白,我還算是個人嗎!」嘻嘻,對對對,如果不是貓鬼上身,一隻樂觀快樂又沒頭腦的貓又怎麼可能說出一些這麼有深度而又連牠自己也都不明白的東西呢?   
  主人說,唐君毅先生的意思是人都知道一定會死,但對死亡置之不理;只滿足於食衣住行、工作、家庭,事業和財富,人為滿足這些就在緊張急迫營營役役地過一生。人有煩惱就是因為沒有準備面對死亡;叫人要為必來的死亡作好準備。
     有人說「黃霑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他對每一段情都是真心。現在的妻,過去的情人,及過去的妻,還有那些在身邊團團轉的多個所謂的紅顏知己都是真心付出感情。就因他同時要面對多個愛人的情感掙扎與矛盾,他的才情才發揮」云云。本來嘛,我最喜歡是他那首燴炙人口的〈問我〉一曲;卻原來是他為了一段婚外情要與懷孕的妻子離婚,被人臭罵,他寫出了這首〈問我〉來回應:「問我歡呼聲有幾多?問我悲哭聲有幾多?我如何能夠一一去數清楚?問我點解會高興?究竟點解會苦楚?我笑住回答,講一聲:『我係我!』無論我有百般對,或者千般錯,全心去承受結果。面對世界一切,那怕會如何?全心保全真的我。……讓我一生去到終結,無論歷盡幾許風波,我仍然能夠,講一聲:『我係我!』笑住回答,講一聲:『我係我!』」
     為一己之私,還可以高調地唱,因為『我係我!』這種損人利己自私心態的灑脫,卻風靡香港樂壇,人人以此自勉自勵要活出自我。但當他的人生終結,要進入一個無法接納、不是可以預知可操控的那一刻,再也灑脫不來了,他的淚,是道別?是道歉?還是還有未了的話?不想離去?無論如何,那一切情一切義一切才都隨一把火逝如雲煙。
  可能到某一刻你才發覺你有的「才華」、「鬼才」原來只是娛樂了和滿足了一大群與自己全無關係的人。在掌聲歌頌聲背後,有那不為人知的困境:經歷過為錢活得左支右絀、為情愛活得求乞求憐嚐盡被拒之痛、為自己的縱欲而一生愧疚。如此怎能真的遨笑於滄海天地間?以為天不怕、地不怕、一切瀟灑自在,因為:『我係我』,果真如此,英雄又緣何垂淚?

  難怪以色列最偉大的領袖摩西祈禱說:「求神你指教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思想人生的終極,為死亡作準備才是真正的智慧,人生才活得真正輕鬆灑脫。像墨瑞快要死了,他關心自己在離去時的心靈世界,他只求心靈的滿足;他相信惟有懂得去愛與接受愛,心靈才有滿足。因此,他認為最有意義的生命是:好好學習付出愛、以及接受愛,這成為他活著的目的。 
    我滿足於做一隻瀟灑貓,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我依附主人的愛,沒有她就沒得食的,那就死啦!我也不為誰憂慮,也不必為誰打算,珍惜的是今天!貓死了,就完啦,誰管它個天堂地獄?我們是最明瞭活著的目的:「好好學習付出愛、以及接受愛!」不過知易行難哪。

about 【戲語心鄉】專欄主要寫手:張吳國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