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覺察壓力•健康生活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壓力知多少



  「壓力」一詞,似乎隨處可聞、隨處可見。每個人一生好像都被壓力所環繞。臨盆的母親常覺害怕及情緒不穩,說是壓力的影響。夫妻吵架,彼此失去耐性,說是小孩長期半夜吵鬧,故形成壓力。小弟無心向學,失眠頭痛,說是課業壓力使然。妹妹暴飲暴食,外加催吐,說是感情挫折帶來的壓力……。這樣看來,壓力似乎代表一種與生活事件因應有關,且常跟不愉快經驗相聯結的東西。至於怎樣的生活事件才會構成壓力,又似乎無定論。有人厭煩壓迫忙碌的生活,有人卻樂於其中。有人喜歡終日無所事事,有人卻對此厭惡難熬。所以我們一般所談的「壓力」,只是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聯結著不愉快及無可奈何的情緒而已。這樣的壓力定義,似乎對我們沒多大助益。

  「壓力」究竟是甚麼?「壓力」是一個人的精神與身體對外在生活情境的要求所做出的因應。因應就使身體與精神跳出原來的平衡狀態,其中包括認知、情緒及生理不同層次的反應。故壓力可大可小,可好可壞,可愉快可不愉快。例如等待進場考試的緊張,可以是壓力,等待彩券開獎的亢奮也可以是壓力。遭歹徒持刀挾持是大壓力,,上台演講也可以是大壓力。感情受挫是壓力,身體受傷也可以是壓力。如此我們才能認出壓力對我們身體、情緒、行為各方面的影響。

壓力的由來

  我們稱引起壓力反應的任何刺激為「壓力源」。壓力源可分為心理社會性壓力源及生理性壓力源。例如,趕著上班卻遇上塞車,這是心理社會性壓力源;老年人動大手術,原先的胃潰瘍因而惡化了,這是生理性壓力源。

  所謂心理社會性,跟一個人的身體體質、人格特質、過去經驗及生活情境有關。如生活在槍林彈雨的情境中,任何人都會引發恐慌及壓力反應。過去曾有強烈挫折經驗的人,對於成敗關鍵格外焦慮。一個依賴型人格特質者,為人際關係的改變特別緊張。一個從小就有氣喘疾病的孩子,遇有困難時容易引發氣喘並惡化焦慮,出現退化的現象。

  生理性壓力原是一種單純性生理因素,會使身體受此刺激引致震盪而失衡,而發生壓力反應。包括手術、燙傷、腦傷、熬夜、酗咖啡、安非他命濫用等因素。一個人樂於工作,並不覺得有壓力,但他若每天工作十八小時、睡眠不足,三餐不正常、長期生理代償反應過久而耗竭,他得了慢性疲累症候群及缺血性心臟病,所以,他只具有生理性壓力源就引發的壓力不良反應。

壓力反應與不良反應

  壓力反應是指一件生活事件被個人的內心機制(含體質、人格特質、過去經驗)認定為壓力源而引發生理、認知、情緒、行為等反應稱之。

  生理上的壓力反應,透過三個系統媒介進行,分別是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在壓力反應下,表現出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加快加深、肌肉張力加強、瞳孔放大、注意力專注警戒、新陳代謝加快,以便做出快速反應及出力。

  壓力反應並沒有不好,反而幫助我們專注能量、提振效率。但如果壓力反應過大或過久,身體無法重建恢復原來的平衡狀態,則出現心悸、胸悶、呼吸不順、頭痛、頭暈、腸胃功能異常、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恐慌之現象;情緒上顯易怒、對事沒興趣、常坐立不安;行為上顯衝動、控制力差、易出現意外。

  不良反應進一步依個人體質之狀況(器官體質弱點或心理體質弱點)造成不同之心身症,如心臟病、高血壓、氣喘、憂鬱症、癌症等。

壓力的處理

  壓力是必要的,對生活解決及身體活動有絕對的助益。但若這個反應過大過久,則出現身體、精神方面的耗竭,致使身體、精神失去恆定狀態,就是所謂「壓力不良反應」,我們要處理的就是這種不良反應。處理分為兩部份--
  1. 急性處理—治療症狀的部份。在急性期,必須先使生理的不良反應緩和,減低症狀嚴重度,並預防不良反應惡化而致心身症之生成。如此才有空間作進一步的壓力處理。其方式有以下幾種:

    藥物—使肌肉放鬆,恐慌解低,睡眠改善,使生理得以調整。
    肌肉放鬆訓練—使個案在壓力反應生成時即時加以緩和。
    營養與運動—攝取均衡的營養,尤其是維生素 B、C。規律的運動可增加肌肉的抗壓性,至少每兩天做一次,每次三十分鐘,以慢跑、游泳等類之運動為佳。
    生活節奏的安排—工作與休息的規律安排,例如每工作 50 分鐘,休息 10 分鐘,並作軟身操,使壓力反應得以中斷。

  2. 認知處理—治療內在機制的部份。許多壓力源的產生都來自內在機制的反應,與人格特質、過去經驗及生活型態有關。如果我們能在壓力源生成的認知過程中,就加以處理,則壓力反應必會減少。處理的目標在於矯正過去經驗累積的錯誤認知,矯正不成熟的防衛機轉、養成正向積極的人生態度,建立實際的生活目標並按步進行,積極創造自己的價值,完成自我實現。


結論

  壓力反應是一種工具,是個人為了要圓滿我們的環境、圓滿我們的關係,圓滿我們內在的需求而做出行動的一種焦慮型式。壓力處理當然重要,尤其是不良的壓力反應,但我們是否了解到在眾多壓力反應之後,究竟想完成些甚麼?是無止境的金錢追求?是眾多眼光的崇拜?是不斷的慾望吞吐?

  一位精神分析學家法蘭克 (Viktor Frankl) 說,人有一種基本需求是追求存在的意義,若不滿足會形成所謂的「靈性官能症」,是一種焦慮的形式,催逼內在做出反應,即壓力反應。所以人必須尋求生命的意義,以圓滿他的人生。這樣的焦慮現象在癌症末期病人身上尤其明顯,但不是只有在癌症末期病人身上才有,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現象。例如人過中年以後,什麼都有,身體也不錯,也沒有什麼掛慮,而內心就是一股揮之不去的空虛不實的感覺,那就是所謂「靈性官能症」的一種焦慮形式。我們要圓滿我們的人生,除了追求身體的健康及精神的和諧,更要覺察並尋求我們的存在意義,這樣,我們這個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諧喜悅。

  「基督信仰」是告訴人們,有一位神原本就跟我們有關係,而且對我們的人生有計劃。用救贖及恩典解決我們「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人生課題。「存在的意義」就自然的呈現與安頓。這種由上到下,由神到人,由信心啟示開始到圓融通澈的信仰,會不會就是人所需要的人生解答?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學院精神科醫師,台北基督徒林森南路禮拜堂會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