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蘭斯‧貝克(Frans Bakker) 2024.03.24
《耶穌背負十字架》(Jesus Bearing the Cross ),詹姆士‧迪索(James Tissot )(圖片來源/Brooklyn Museum)
■ 翻譯 | 曉秋
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去,到了那個名叫「頭顱」的地方,希伯來文叫各各他。——約翰福音十九章17節(環球聖經譯本)
基督,這位上帝的羔羊,離開耶路撒冷的城門,為人的罪而死。耶穌愛耶路撒冷,祂為耶路撒冷哭泣。現在,祂被離棄在耶路撒冷城外。對耶穌而言,這是極其痛苦的患難。但更深的苦難在於,祂是作為一個被上帝離棄的人而離開這座城的。耶路撒冷是一座有聖殿的城,是上帝的居所,上帝的聖城。
基督被逐出了耶路撒冷;祂被逐出了跟上帝的相交。祂作為一個被詛咒的人離開這座城,祂的肩上背著一個作為詛咒標誌的十字架。耶穌,我們的替罪羔羊,在極大的痛苦中,不僅從耶路撒冷被逐出,也從上帝面前被逐出。祂被當作有罪的,上帝在自己的公義中,必須放逐自己的兒子。
最終,耶穌知道祂必須被逐出這城。祂心甘情願地選擇這條路。士兵們沒有必要強迫祂離開。如果祂選擇任何其他的途徑,祂便不再是替罪羊。替罪羊走出去了。在祂後面,是上帝之城的模糊影子,在祂前面,是被詛咒的死亡之山。天堂的門向祂關閉,現在,地獄的門向祂敞開了。祂必須離開上帝之城。耶穌,這第二個亞當,走著第一個亞當的路。當第一個亞當犯罪之後,他也肩負著上帝的詛咒,離開了伊甸園的大門,因為亞當的罪污穢了上帝的聖潔。
耶穌作為替罪羔羊走出來。雖然祂是替罪羊,祂的出走必須變成我們的出走。我們必須認識到,那失落的上帝之城在我們後面,而詛咒在我們前面。除非我們在上帝和人的面前,變成一個不聖潔之人,一個被棄絕之人,一個被詛咒之人,否則替罪羔羊永遠也不能成為我們的滿足喜樂。作為被棄絕之人,我們會看見天使站在伊甸園的門口,手持燃燒的火劍,再次封鎖了跟上帝相交的路。罪攔阻了跟上帝的相交,因此,在我們後面是一扇關閉的門,在我們前面卻盡是罪惡。這是上帝公義的審判。
要認識你的罪,認識你跟上帝破裂的關係。不要走進外面的黑暗中去。但那些在上帝的相交團契之外的人,在走出去的基督那裏,仍然還有希望。你的眼淚、歎息和敲門聲永遠也不能打開那扇門,這不能拿走你的罪。但有更美好的方式,就是上帝的羔羊,承擔了你的罪並將這罪拿走了。罪被拿走的地方,跟上帝的相交就會修復。上帝之城的大門就會重新打開。只有那位走出去的替罪羔羊才有能力成就這一切。你能做的只有關門。每一次開門都是從祂而來,這是祂為什麼走出城門的原因,好讓那些在城外的人可以進入天上的耶路撒冷,這永恆之城。
本文取自《永存之道》(The Everlasting Word : A Daily Devotional)。
本專欄與仰望基督教資源書房合作。
【延伸閱讀】:不可少的神蹟
受難週靈修3月24日✞被離棄的
受難週靈修3月25日✞猶大的兩次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