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還原古猶太人的文化世界,貼近舊約的正確信息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如果有人以為巴比倫、希臘、埃及、以色列和蘇美是相同的文化,那就跟愚昧地認為所有亞洲國家文化都一樣,是一項重大錯誤。事實上,即使巴比倫帝國第二盛世漢摩拉比時期的文化,和第一盛世尼布甲尼撒時期的文化都有顯著的差異。雖然如此,就像亞洲各國文化有某些共同的特質,古代近東文化也有一些特性是共有的;可以肯定地說,那時他們在許多方面所擁有的文化共同性遠高於今日。終極而言,聖經背景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審視古代近東的文學和考古學,重新建構當時人們的行為模式、信仰內容、文化內涵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有效的溝通,需要有相通的詞彙、語境及思想主體。因為溝通需要有共同的理解基礎,不論說者還是聽者,都要盡己所能地進入共同基礎中。在言說者這方面,這共同的基礎必須由他來遷就聽者;即,說者在言語表達時,要定義好目標聽者所能明白的意思,力求讓聽者能夠理解自己所說的。

有了對共同核心的理解,說者就不必擔心會碰到那些缺乏信息而無法了解的聽者,聽者就可以明白他說的。如果聽者和說者不在相同的語言文化母體下,而又必須有共同的理解基礎,聽者就必須做一些功課,先去獲得額外的信息和解釋。也就是說,如果某人在語言文化母體之外,卻想使用這種母體來做為溝通橋樑,以獲得所需理解事務的信息,他就必須接受文化教育。這是聽者當做的,唯有這麼做,他才能配合不熟悉的語言文化母體並了解之。在許多情況下,明白聖經的關鍵,可以在其他古代的近東文化中尋得。

新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對那些致力於瞭解聖經的人而言,古希伯來文化不單只在以色列那塊地方的文化,而是涵蓋更大範圍的古近東文化,這觀點不足為奇。即使聖經經文在這種大範圍文化觀念之下,會產生爭論批判,但聖經作者必定了解當時的文化思想並與之互動。我們將古近東文件和聖經做比較,終極目的是嘗試重建古猶太人對當時環境了解的觀點,以便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古希伯來文化。一覽古猶太人對自己及其所在世界的想法,我們會發現古代希伯來人的想法和今日的我們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性研究觀點,是將重心放在「比較宗教」。以色列人獨特的信仰,是聖經非常堅定的宣告之一。但同時,這種清晰獨特的信仰理論,聖經經文也表示不足以完全轉換成行動。於是,我們從比較宗教研究中得到兩方面的幫助:一是了解到信仰實踐背景和聖經理想是相對的,二是了解到多型式信仰因素會呈現在相同的信仰行為之中。當我們想到舊約信仰概念,如:禮儀獻祭、聖禮/至聖所、祭司及其角色、創造、罪的本質、與神交通,以及其他方面,我們知道,巴比倫人會比我們更容易直接觀察到古猶太人的信仰行為。

學習者在從事背景研究時必須要有三個目標:

(1)這是一種研究古代近東歷史學的方法,尋找出形塑當時世界百姓生活重大事件的認知;
(2)這是一種考古學的方法,尋找當時世界百姓物質文化的生活型態;
(3)這是一種研究古代近東文學的方法,了解生活在和古代以色列同時代的世界百姓,它們的心靈和思想。

如此,這些目標對比較研究都有貢獻,能幫助我們更容易了解舊約。這本注釋書在考古、歷史、地理、古代世界的禮儀風俗和古文學這五方面提供了信息;我們用這種方法在聖經之外尋找知識信息,幫助讀者更多地明白聖經,並有正確的翻譯解讀。

—本文摘自《舊約聖經背景註釋》中文版序—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

【延伸閱讀】:
體會自由讀經的可貴
沒去過聖地的女人
譯經少數派—馬可福音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