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Ⅰ》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超完美的告別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牧師,我的狗死了,我很難過,可不可以請你為牠舉辦一個喪禮﹖」有個教友來尋問牧師。牧師說﹕「這怎麼行﹖喪禮是為基督徒辦的,不是為動物。你去別的地方尋求協助吧。」這個教友懇求說﹕「牧師,拜託啦,如果可行,我願意為我的狗奉獻給教會一千塊美金。」牧師聽了, 回答說﹕「呃﹗真的嗎﹖我不知道你的狗也是基督徒﹗」

這個笑話的重點,不在於有多少真實性,而是點出了世人總很容易受到金錢的誘惑,也很難拒絕,包括牧師在內。基督徒學者麥克世(R.M.McCheyne)說﹕「如果撒旦能使一個傳道人愛人稱讚﹑愛美食﹑愛安逸﹑愛享樂,牠就已經毀壞了他的工作。」在傳道人如此, 在基督徒或世人,何嘗不如此﹖

有錢人講話大聲﹖

 有一首流傳很久的台語歌,叫「為錢度生命」,大意是說,有錢人講話大聲,無錢的人,活在世間,講話沒人聽。 大底上,「向錢看」是我們的社會文化的導向,親朋之間,久不見面,見面的話題難免提到錢,某某人現在一個月收入多少萬,在哪裡又買了房子,開了什麼名車等等。 國人也自豪地說﹕「我們的外匯存底,世界排名第三,若以人口比例來算, 我們是世界第一﹗」

 正面的來看,「向錢看」帶來物質生活的富裕,負面的是,使人「物化」。 就如東華大學副教授許又芳的觀察,社會上接連發生幾件情殺案,出事的都是年輕人,而且手段殘忍﹕社會生病了,病因在哪裡﹖「在這個事事講『錢途』的社會價值驅使下,學生們對於人文學科也顯得興趣缺缺。這是老師的錯, 是父母的錯, 也是社會的錯。」(2004年10月10日中國時報) 為了錢,可以詐騙﹑偷盜﹑搶奪,可以掏空公司﹑出賣朋友﹑出賣誠信,甚至出賣靈魂。

 在台灣,傳基督的福音比較困難, 其中一個因素可能就是「錢是一切,錢是道義」(蔡振南的歌《錢》),錢就是上帝,有錢我還怕什麼。在馬太福音六章24節,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

蔡萬霖離世的啟示

 這並不是說基督徒不可以有錢, 在聖經裡,上帝也賜福給許多富人,也有許多富人愛上帝。 所不同的是, 我們把哪一個放在首位(first priority)﹖如果我們起心動念,想到的就是「錢」,心都被錢佔滿了,那我們真的很難讓耶穌住在心中,而且還要讓祂居首位﹑掌主權。

霖園企業創始人蔡萬霖先生辭世,他從「挑菜賣蔥」的小販,奮鬥到台灣首富及富比士雜誌前十名,應有許多經歷與啟示,但是媒體和大眾的興趣,多半關注在他的財富累積多少﹑遺產如何處理﹑喪葬費多少﹑墓地有多大,風水如何如何; 對他的「辛勤踏實」奮鬥經歷,著墨不多。 英文有個機智問答﹕「人一旦離開了世界,身後留下哪三個英文字母﹖」答案是「a-l-l, all」(全部)。

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這個答案適合世界首富﹑台灣首富, 也適合世上任何人,因為身後留下的,不管多少,都是全部。什麼也帶不走,跟著埋在土裡的,過了幾年,還得挖出來,該給蟲蟻吃的,已經不見了,該朽壞的,也都朽壞了,若是金子玉飾,也是收回。

 在中學的英文課本或閱讀測驗,有一篇文章叫「金錢買不到的」(What Money Can't Buy)。較常列舉的有﹕

 金錢買得到藥物, 買不到健康。
Money can buy medicine, but not health.
 金錢買得到床舖, 買不到好的睡眠。
Money can buy a bed, but not sleep.
 金錢買得到衣飾, 買不到優雅氣質。
Money can buy clothes, but not elegancy.
 金錢買得到房子, 買不到家的溫暖。
Money can buy a house, but not the warmth of a home.
 金錢買得到書本, 買不到知識。
Money can buy books, but not knowledge.
 金錢買得到名錶, 買不到時間。
Money can buy an expensive watch, but not time.
 金錢買得到地位, 買不到尊敬。
Money can buy a position, but not respect.

透過這樣的對比,我們會發現,金錢買得到的是物質,是看得見的,可以用「價位」來衡量,這些也都是「暫時性」的東西。相對之下,買不到的是屬於精神的﹑生命的東西,雖是看不見,卻彌足珍貴,是以「價值」﹑「永恒性」來考量的﹕若有人企圖以金錢來收購,更顯出其膚淺與愚拙。

 這個課文的習題,常會要求學生「依此類推」,造若干句子。若從基督信仰來造句,可以如此說﹕「金錢買得到快樂, 買不到喜樂。 金錢買得到宗教,買不到耶穌的救恩。金錢買得到護照,買不到進天國的門票。」(Money can buy happiness, but not joy. Money can buy religion, but not salvation. Money can buy a passport, but not the ticket to Heaven.)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精神醫學之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很喜歡一個船難的故事。話說有個水手,在南太平洋船難之後,被一個島上的土人們救起,他被高高抬起,進入村子,受到熱烈的迎接,並且坐上了寶座。他慢慢領會過來,原來他被封立為「年度國王」。島民有個習俗,每一年要找一個新的國王,任期一年。這水手挺喜歡這個遭遇的,只是不久,他想到﹕「那些任期屆滿以後的國王哪裡去了﹖」

 水手國王很快就得知, 卸任的國王都被流放到一個荒島,讓他們在那裡自生自滅。他當然不希望如此,可是,他只有一年的時間,要怎麼辦呢﹖他想了一個聰明的辦法,於是差派木匠造船,派果農去荒島上種果樹,派農夫去耕種,派工匠去蓋房子。所以,當他任期屆滿,被送到這島時,已不再是荒島,而是富庶的島。

 用這個故事來比喻人生,比喻得真好。我們在世上,都是國王,暫時的國王,都有權力決定人生的選項,也有機會為未來人生做準備。 就是聖經在馬太福音六章19-20節, 耶穌提醒世人說﹕「不可為自己在地上積聚財寶,因為地上有蟲蛀,有銹侵蝕,也有賊挖洞來偷。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那裡沒有蟲蛀銹蝕, 也沒有賊挖洞來偷。」(新譯本)

 讀者諸君,在價錢與價值之間,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在宗教與救恩之間,在暫時與永恆之間,我們像國王般的有決定權,但願我們也都有水手國王般的聰明與智慧,及時做好準備,迎接豐盛的生命,而不是自生自滅。

刊載於基督教論壇報2352期 2004/10/21 福音◎余磊

【延伸閱讀】:
永恆之戀
復活節有什麼可慶祝的?
誰可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