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聖靈降臨節出現鄉談是要人聽得懂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有些母語至上的基督徒,鼓吹教會使用母語,甚至到一種程度——即使教會中大量基督徒已經聽不懂母語,也一定要在教會中恢復這種語言。這種教會,有些會提出聖經的聖靈降臨節狀況——聖靈降下,出現各民族鄉談,他們認為這就表示要使用母語。

但是,這是大誤解!因為,聖靈降臨出現鄉談,重點不是「要人使用母語」,而是「要人聽得懂」。再講一次——重點是使用人們「聽得懂」的語言,來傳講上帝真理。

請注意,我說的聽得懂,不只是一般說的聽懂,而是你真正能用來思考的狀況。以台灣而言,不少人國語、台語、客家話、英語都能聽懂,但是,真正能用來思考的語言,通常不會每種都具備。聽得懂台語,和能用台語思考,這有很大差距。

所以,假使人們聽得懂(或能深入思考)的語言是母語,就要使用母語來對這些人傳講基督教;假使當地人聽得懂的,不再是母語,而是其他語言,就要使用人們聽得懂的語言來傳講。換言之,這會隨人們使用的語言而變動。多少宣教士到各民族宣教,不正是如此?他們學習當地語言,用當地人聽得懂的語言,來進行宣教。所以,日治時期的宣教士來台灣,他們學的,就是台語,因為那是當時人們使用的主要語言,當時的台灣人主要用台語來思考。但後來的宣教士,學習國語,對宣教的幫助反而比較大,因為後來的台灣,國語已經取代台語,成為普遍語言。

福音事工的重點之一,就是努力使每個人聽到福音。所以,努力對什麼人,就做什麼人,以對該族群傳福音,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原則。

對喜歡文字的群體,就努力用文字去傳福音;對喜歡繪畫的群體,就努力用繪畫去傳福音;對喜歡聊天的群體,就努力用聊天去傳福音;對喜歡跑步的群體,就努力用跑步去傳福音;只要不是違反聖經(像為了傳福音給妓女,就去當妓女),我們都可以努力去嘗試,也該有人努力去嘗試。

同樣的,語言與福音也一樣。要傳福音給台灣講台語的老年人,就要努力用台語去傳福音;要傳福音給台灣講國語的老年人,就要努力用國語去傳福音。要傳福音給台灣講國語的年輕人,硬要他們學台語,然後才能聽福音,這叫荒謬可笑!

雖然,我們不能把母語無限上綱,變成凌駕信仰之上,拿聖經來為「母語主義」護航;但是,話又講回來,我們也不能為了福音,就把統一的語言無限上綱,拿聖經來為「統一的語言主義」護航。

事實上,這兩種主義都無法拿聖經來當護身符。母語或統一的語言,並不是聖經真正在意的核心;聖經真正在意的核心,是「福音被傳講」(當然要被聽懂)。

我們尊重各種群體,各種群體的人都需要福音,基督徒向哪種群體的人,就當那種人,以便對他們傳福音。但是,這不是建構在貶低某種群體,要求群體大一統的錯誤觀念上,而是建構在尊重與愛的基礎上。

基督徒不能為了傳福音,後來就變成「黨國基督徒」——效忠某黨或當國家統治者的打手,來遂行統治者意志,甚至當統治者的劊子手。傳福音是很重要,但是,上帝規定「不能作惡以成善」,所以,基督徒不能為了傳福音,就不擇手段去行惡,以利福音進行。

很多東西,表面上聽起來很神聖偉大,但其實根本經不起聖經檢驗。譬如,「國家統一、民族統一、語言統一,就可以使福音事工更方便進行,所以基督徒要參與大一統大業,要當統治者順民,要除去反抗統一者,要壓制所有地方方言,因為這些都是破壞福音事工的大敵人。」這種論調,其實是把政治凌駕在信仰之上,以神之名來神功護體而已,不是真正合聖經的基督徒應有的觀念與行為。

語言只是傳福音的一種工具,我們不能把母語無限上綱,甚至認為聖靈降臨節表示大家要講母語、教會要講母語;我們也不能反過來,把語言統一無限上綱,認為這樣才大大有利於福音事工。

基督徒必須按正意來解經,不能讓民族、母語凌駕信仰之上,也不能讓國家、政治凌駕信仰之上。

教會關心文化使命,並非壞事。但是,假使讓文化使命凌駕在福音之上,甚至偏離聖經,那就不好了。教會關心母語、關心弱勢群體、關心社會福利、關心社會救助、關心社區……,這都很好。但是,一旦搞錯重點,以為這些就是福音的本體,甚至以為這些比福音重要,然後來曲解聖經,那就嚴重走錯路了。

願上帝幫助我們。

【延伸閱讀】:
如何明白聖經?
等待聖靈來臨?
靈風吹至,聖靈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