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去動物園看蝴蝶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楊光


初到約旦,便被清一色的卡其色房屋吸引。一路搭車而來風塵僕僕,飛揚的沙塵中對遇這個中東治安最好的國家。約旦收容了約76萬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來自約旦河西岸、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索馬利亞和蘇丹等地,還有超過200萬的巴勒斯坦難民,是世界上難民比例最高的收容國,每四個人就有一位是難民。

在約旦短短的一個月裡,我配搭的機構主要是接觸蘇丹及葉門難民。坦白說,我不習慣和黑人相處,在台灣也不常見到黑人,對他們的外觀、文化、飲食、國家局勢等都較其他人種陌生。家訪時,我坐在蘇丹朋友當中,每每像是彼此觀察一般,他們也對亞洲面孔的我感到好奇,還說有機會想學習華語,可以和華人做生意。透過翻譯,我才能夠知道不同難民家庭的情況和需要。

家訪時我保持聆聽的態度,觀察當地工作人員如何回應難民們從生理到心理的需要。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提問,是蘇丹朋友說:「我的家人還在蘇丹……為什麼上帝允許戰爭?」我聽了好扎心。

誰忍心看著心愛的家人在異地過著有風險的日子?誰能完全預備好面對苦難?我靜靜地聽著,試著用同理的眼光看他們的處境。雖然我與他們之間有語言的障礙,但我渴望透過肢體語言陪伴他們,最後我會透過翻譯為他們禱告。

除了家訪外,我們也安排了英文會話教學,並在課程中探討一些心理健康議題。我嘗試透過輕鬆的方式傾聽難民朋友的處境,並教導他們一些心理保健方式。一次課程中,我提問:「去動物園喜歡看什麼?」蘇丹女孩回答:「蝴蝶。」我下意識很快地回答:「為什麼?蝴蝶不是很常見嗎?去動物園可以看一些更特別的動物呢。」

後來和朋友討論,我才發現自己的文化沒有及時切頻道,忘記在約旦或蘇丹這種沙漠氣候裡,蝴蝶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我對學生感到抱歉,助人者很多時候脫口而出的話,可能傷害了他們。難民並不能夠自由地出入一些場所,我們習以為常的休閒如去海邊、動物園、旅遊等,對他們來說可能是遙遠的夢想。他們眼前的考驗是日子過不過得下去,心心念念的家人還在家鄉,無法與他們團聚……單是這些可能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還有一次課程,我們談論焦慮。我說當我感到焦慮時,我會用「蝴蝶擁抱法」(Butterfly Hug)擁抱自己,這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方法之一。學生們驚訝地看著我的動作,發現竟來可以這樣療癒自己,也對分享這個自我幫助的技巧躍躍欲試。蝴蝶是自由與美麗的象徵,我想送給難民朋友們「蝴蝶」,願他們心中有自由,帶他們飛往希望,即便在困難的處境中,也能看見溫柔與美麗。

我認為,助人者除了培養專業技巧,也應當不斷學習他國文化,才有機會與他們站在相同的高度。特別在約旦的多元文化環境下,雖然許多難民都說阿拉伯語,但不同國家的阿拉伯語卻差異甚大,更何況是文化。助人者除了必須有意識地自我覺察外,也必須先釐清自身的文化及價值觀,才能夠保持謙卑、開放的心去觀察、聆聽,並隨時修正。想要做出智慧的回應,真是一門功課呀!但這正是耶穌所示範的道成肉身!

【延伸閱讀】:
存留愛的馨香
宣教起手式,善待寄居者
《世俗時代》慕道友的天堂(王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