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老老 2006.01.08
有个朋友在烦恼,他夫妻俩快要进入「空巢」期了问我该怎么办?怎么打发以后的时间?
这让我想到了古代男尊女卑的时代,有人到家里来敲门:「有人在家吗?」若是男人不在家,就会回答:「家里没人!」今天,孩子离家之后,父母是不是也要回应「没人在家!」?我们算不算人呢?不然为何家变「空」了?
人怕年老,
更怕别人说他老了,
孩子离家之后,
人就说你是"空巢"了,
如果这是法律规定,
那我也进入"空巢"了;
有人喜欢年轻,
年轻的确很好,
不过...
我更喜欢现在;
倒不是因为孩子离家,
变得自由轻松了,
只是不愿在羡慕年轻的当儿,
错过了现在的自己...
结婚之后,
我有了自己的家,
孩子陆续出生,
家里添了两双碗筷,
如今他们大了,
高兴地去闯天下,
碗筷洗干净,
收在柜子里,
有天回来看看时还得再用;
转身瞧瞧爱妻,
眼中柔情依旧
心里热情油然而生,
牵手又像回到当年;
家还在,
有我俩,
巢没有空.
当年踏上红毯时,
「爱巢」是与妻子共筑的,
后来挤进来的儿女,
只是「巢」里的过客,
羽毛丰满就会飞了;
儿女要离开过渡的「巢」
因为要建属于他的「巢」,
只要你和老伴还在,
「巢」就没有空,
「巢」从来没空过,
因为「巢」是属于建「巢」人的;
夫妻好好相待,
旧爱酿成新情,
保证犹胜当年。
儿女=家庭?
稍稍深入研究「空巢」期发病的成因,就不难看出,问题来自夫妻二人有孩子的时候,误将焦点全部转移,把儿女与家庭划上等号;放下(形同放弃)了「夫妻」关系与身份,专心改行做「父母」了。
其实真正的作法应该是在「夫妻关系」的架构下(之中),加进了「父母」的身分;可惜的是,太多「夫妻」全心照顾儿女,即使有单独相处的时间,谈的、讲的、做的、发挥的仅止于「父母」的功能。
不用想也知道,一个停顿十八年(至少)的关系,怎么可能一夕之间,说起就起?「父母」的身分因有儿女而来,也因儿女离家而淡化;儿女是过客,配偶却是一生一世的;孰重孰轻,不言而喻。
鲜为『父母』知的原则
将夫妻关系打折,废寝忘食地培育子女的不一定是好父母。这话怎讲?子女在家中除了要接受「父母」的养育照顾,「好好读书」、「身强体壮」、「精通技艺」之外,还有一个「鲜为『父母』知」、「潜移默化」、「影响日后一生」的学习,就是从父母的「夫妻关系」榜样上学习长成后交友、成家的价值观与应对进退。所以只有先成为「好」夫妻才能成为「好」父母。不信,只要环顾四周看看自家与亲朋好友家的实际见证,就知道老老绝非造谣恐吓。
圣经中有一段父母耳熟能详教养子女的经文,在旧约申命记 6:4-8:『....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过去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与「哪些」需要教导子女;今天要请大家在仔细读几遍,读出传承的关键不单是在「教」或「训」(中国父母的最爱),「生命」的传承是生命「影响」生命;也就是说,身教、言教并重的教导次序中,身教在先。
过去,许多「父母」不解,何以子女轻易就能功成名就、飞黄腾达,却在似乎可以一手搞定的家庭与感情上老出状况,让事业与成功黯然失色?现在大概有点概念了。
既作「夫妻」又是「父母」的有福了,因为你们的儿女是蒙受最大福气的,不单是小时,这个福气会跟随一生,甚至传承到下一代。
要做「空巢氏」?还是「有巢氏」?
子女尚在巢中的父母也还来得,赶快找出储藏室里(其实是自己脑袋瓜子里)封尘已久的「夫妻」装来穿上吧,这样不单帮了小的(儿女),将来也帮了老的(夫妻自己)。
既作「有巢氏」,何必烦恼「空巢氏」?
about 游老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