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答问》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主所不认识的是什么样的人?行很多神迹必然证明神喜悦吗?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七21)是我们很熟悉的经文,常听到的一种解释是把这经文应用在教义真假的判断上。分辨教义很重要,有些核心信仰上的错谬也确实可能影响得救,但这段经文最关心的问题可能不在教义的正确与否。

首先,我们注意到这些人替自己辩解时说:「主啊,我们不是曾奉你的名宣讲神的信息,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了很多神迹吗?」(太七22,新汉语译本)。耶稣在此并没有指责他们宣讲错误的信息,或质疑他们赶鬼或行神迹的能力来自迷惑人的撒旦。

这些人被拒于天国之外,被视为「主所不认识的人 」的原因则是他们是「不守律法(作恶)」的人(太七23,新汉语译本)。《和合本》的「作恶」,意思是「没有律法」或「为非作歹」。但若从上下文来看则是指「不守神的律法」[1],也就是「不遵守天父透过律法与诸先知所显明的旨意」[2],太七21这句「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也说明了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这里耶稣所说「主所不认识的人」主要不在教义出了错,新约学者卡森(D.A.Carson)博士也说:「也许他们的信仰是完全合乎正统的」,当他们奉耶稣的名说预言、赶鬼、行许多神迹,「主没有否认他们的宣称」,「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门徒」,「最悲惨的,就是那些人还以为他们是真正的信徒。他们显然预料自己可以进入完满实现的天国」[3]。

问题来了,如果他们是不遵行天父旨意(作恶)的人,为何还能行许多神迹?这不是表示神与他们同在或喜悦他们的事奉吗?柯志明教授指出:不真心「信靠神、敬畏神、遵行神诫命」的人,即使「想要假神之名利用神,但神不可能被利用,相反地,神要利用他,以至于他也可以奉耶稣基督之名成就神奇的事,成就神的事。看,利用者终究成了被利用者」[4]。

除了「事奉动机不单纯」、想「利用神」结果却「被神利用」的情形,我不排除其中有些人可能仍是出于好的动机在讲道、赶鬼或行异能。即使如此,这些成就仍不能掩饰我们对神的旨意没有完全的顺服与委身,也不可能「将功抵过」使我们得到耶稣的认可。

海尔(Douglas R.A.Hare)教授甚至认为这些人可能是「具有魅力的领袖」、「他们确实是行动派」、「他们的灵性权柄使众人大感惊奇」,但「神迹也无法遮掩他们道德上的失败」,因他们「没有真正献身给耶稣并结出道德的果实」,「连他们也不能藏匿在宗教成就背后」[5]。

因此,主虽「藉着伴随的神迹证实所传的道」(可十六20,新汉语译本),但能行许多神迹仍不等于「好果子」。曾思瀚博士就提醒:若缺乏道德的实质,「他们在神的标准之下毫无用处」,「超乎异常的工作不见得就是好果子」,「耶稣所指的顺服,就是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实行耶稣的教导,这才是属灵成熟的记号」[6]。

需要注意的是,「遵行天父旨意」不是要我们「设立更多的规条,以创造更多不需要思考的律法主义」,「耶稣毫无兴趣制造更多的法利赛人」,「相反的,耶稣希望跟随他的人能够应用他的思考方式,努力面对现世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活出天国公民的生命」,「以使自己愈来愈符合神的心意」,「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取决于内心的态度」[7]。

强调顺服也不是暗示我们能「靠顺服的好行为来得救」,斯托得(John Stott)牧师就说:「耶稣强调的是,那些真正听见福音,并且宣告相信的人,将会透过自己顺服的生命,将信仰给表明出来」,耶稣所要求的是「顺服的行动与内心对他的降服,作为我们信心的明证」[8]。

不要误会我不重视宣讲神的信息、赶鬼或神迹,这些都可以是使人得自由、得释放、神国临到的记号(太十二28、路十一20),当耶稣差遣门徒出去时也说:「要医治那城里的病人,对他们说:『神的国临到你们了』」(路十9),即使这只是「预尝」。

但耶稣这句「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离开我去吧」(I never knew you; depart from me)仍是当头棒喝,提醒您我:任何恩赐或能力都不能取代「神国的义」。如果我们内心还怀着苦毒、愤怒、骄傲、嫉妒或贪念,始终不能结出「仁爱、喜乐、和平、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五22)的果子,即使行再多神迹也不能进神的国。

因为「神国的义告诉我们,你是怎样的人比你作了什么事更加重要」,「神国的义就是神在人心里掌权作王的结果」,「只有那些已经接受神掌管生命的人,将来才能进入他的国度」[9]!

[1] 《新约全书:新汉语译本(并排版)》,汉语圣经协会,2010,页23。
[2] 彭国玮&叶约翰博士主编,《研读本:马太福音之登山宝训》,台湾圣经公会,2018,页137。
[3] 卡森(D.A.Carson)博士,《主耶稣与神的国度》,美国麦种传道会,2003,页216。
[4] 柯志明博士,《爱的伦理:十诫、登山宝训与基督信仰的伦理精神》,基督徒学会,2011,页346。
[5] 海尔(Douglas R.A.Hare)教授,《解经讲道注释:马太福音》,台湾教会公报社,2010,页104。
[6] 曾思瀚博士,《天国就在我们中间:马太福音登山宝训解经研究》,基道出版社,2007,页200、207。
[7] 曾思瀚博士,《天国就在我们中间:马太福音登山宝训解经研究》,基道出版社,2007,页202-203。
[8] 斯托得(John Stott)&康纳利(Douglas Connelly),《耶稣的邀请:与斯托得一起读登山宝训》,校园,2019,页179、182-183。
[9] 赖德(George Eldon Ladd)博士,《认识上帝的国》,校园,1993,页81、83。

【延伸阅读】:
正视神迹奇事的目的与迷惑
胜过世界的信心 - 信心是要具体的呈现
没看过,也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