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我视界》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音乐剧《悲惨世界》简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是十九世纪法国大文豪雨果所写的长小说,但是被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和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lil) 共同改编成音乐剧后使故事更简化流畅许多。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十多年前在美国读书时就在纽约百老汇看过《悲惨世界》的音乐剧,那时就很陶醉在那美丽动人的音乐里,无怪乎它可以与《歌剧魅影》齐名,并列为史上最受欢迎的两部百老汇音乐剧。所以这次与老婆进到戏院来看电影版的时候,我们原来的期待其实并没有很高,只是抱着重温旧梦的心态来看看。当然,大文豪雨果以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时代社会背景,描述几个小人物如何在个人的罪性,生活现实的逼迫,法律,怜悯,生命的挣扎,爱情,自由与理想的冲突,也是很值得好好欣赏与反思。

当原着小说被改编成音乐剧时若能成功(如同《悲惨世界》的例子), 绝对不是因为演员的功力或舞台的声光效果,最重要却是音乐部分的感人力量。但是当一个成功的音乐剧再被改编电影版本的时候,由于镜头的特写与多数人对于电影效果的期待远高于一般剧场,音乐的力量有时反而不容易被彰显,甚至会因为演员对嘴与演出的不一致而搞砸。记得几年前《歌剧魅影》也被改编成电影上演时,结果却是惨不忍睹啊…

但是这部电影刚开演,就让我体会到它应该是音乐剧翻拍成电影最成功的作品。即使我们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与音乐早已不陌生了,但看到后来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而频频拭泪……。原来,这部《悲惨世界》电影版是由演员在拍片的现场演出时同步由自己的口中歌唱,而非如以前的音乐剧电影版是先在录音室里录好歌声,再与演员的表演对嘴。所以当这些歌词被唱出来的时候,与演员的表情、肌肉动作并内心情感合而为一的!即便歌唱的部分可能稍微逊于百老汇里天天表演的职业歌手,但是却是由演员在当下的情境由衷所出,若再配合上电影情境的精心设计与取镜效果时,整体的感染力是更超越单纯的原来的音乐剧,更直接感动观众的内心。

因此,我个人认为《悲惨世界》本身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在改编成这部电影后不但仍保有细腻的历史质感(长度)与丰富的人物角色(广度),更有第一流的音乐与歌曲来刻划出内心的情感(深度)与音乐剧所达不到的完整视觉表现(亮度)。单纯以电影来看,也许此片仍有场景转换上一点小瑕疵,但能在这四种向度都有这般精彩呈现的重量级作品在历史上应该也算是稀少了,很值得我们再三品味。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十九世纪的法国,但所描述的情形却与我们台湾目前的社会很像。在这黑暗悲惨的时代,甚么可以是我们心中盼望的源由?甚么可以是我们热情理想的支柱?我们能不能一样有不同的力量与眼光,可以在这个自私自利、黑暗扭曲的世界里为真理点起一盏烛光?这里邀请大家一起更多来认识这个感人的故事与背后隐藏的丰富思想。

十九世纪的时代精神:

从许多方面来看,十九世纪的欧洲是现代文明最光辉灿烂的时代,而当时的法国更是欧洲文艺界目光集中的焦点。

原来,自从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之后,欧陆各国君王与贵族的权力相继崩解式微。表面上人人平等,不再有贵族平民之分,但实际上却因为工业革命的传入而造就出新的一批资产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布尔乔亚」出现,参考「现代主义」简介)。社会贫富与城乡的差距日渐扩大,政府功能荒诞失灵,但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却又深入人心,使得每个人也都期待因为努力把握某些机会而咸鱼翻身。整个欧洲社会是极其不安、躁动与诡异的。

在这样的看似矛盾却又复杂的社会背景与思潮中,强调个人的性格与理想作为对抗社会环境现实的精神力量,特别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与行动的「浪漫主义运动」(Romanticism)也就孕育而生。浪漫主义先是发生于十八世纪中的德国与英国,后来才传进法国,又藉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东征而扩散至全欧洲,成为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的时代精神。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发表着名的诗集《恶之华》,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另一个风潮。现代主义有三个主要的发展取向来反抗浪漫主义:写实精神、心理分析、与抽象表现。现代主义的出现也正式标记人类对自我内在矛盾的关注与无止尽的挣扎,代表了西方从十九世纪中到二十世纪中的时代精神。在艺术领域的代表就是法国印象派的出现。

1832年的共和党起义:

在历史上,1832年的确有这场共和党人所领导的革命,也正是《悲惨世界》的社会与政治背景。起因于共和党人则对于法国大革命后再次复辟的波旁王朝没有更多的社会变革感到失望,要求实行共和制,建立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社会,很多怀着理想主义的青年学生也在此时进行着许多连结,密谋改革。另一方面,当时的法国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贫富悬殊加剧,巴黎流民阶层倍增;霍乱疫情在1832年达到高峰。拉马克将军的病逝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起义主要由青年学生领导,最终在政府军的镇压下失败,估计超过800人被杀。

《悲惨世界》的作者,雨果:

由上面简单的介绍可知,十九世纪的法国正是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两大时代精神交会冲突最高潮的时间与地点。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1885),凭着其丰富的作品与多面向的创作才华跃入了文学舞台,成为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与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特别的是,由于法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比英、德两国晚开始,却又比这两国更早进入现代主义,所以严格来说,生平横跨几乎整个十九世纪的雨果,其创作思想不但在早期有古典主义的遗风,其后期也与现代主义思想颇为接近。不但对社会低下阶层人士的生活有更多写实的描写,也对于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有更多深入的着墨。

事实上,雨果不但是个全方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从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现代主义的特徵,包括一些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如何在艺术领域探索现代主义的发展,实在是个可以令文艺史学家深入研究的问题。

据说,雨果年轻时有次看到一个因偷面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可见当时的社会法制多么混乱)在路上与一位贵夫人乘坐着的马车相遇,贵夫人却对囚犯困境视而不见亦完全不动容,这次的经验被写进他改编并写入《悲惨世界》里,为要让历代的眼睁睁地面对当时社会黑暗与伪善的真实。因此,我们便可以理解在这样冲突的社会环境中与时代精神中,雨果这部历时三十余年(1828-1862)才完成的《悲惨世界》会是何等重要的作品,不但是最能反映雨果毕生文学手法与思想观念的文学巨着,也是浪漫主义小说集大成的经典之作。

如同雨果在这本书的前面自序:「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着愚昧与穷困,那么,这本书,则绝不会无益于人。」

据说当初雨果将《悲惨世界》投稿到出版社出版后,过了很久都没有收到出版社的回音,遂写信给出版社询问作品销售情况如何,信的内容是「? ――雨果」。而出版社不久后亦回信,内容是「! ――编辑部」,表达其作品非常畅销,成为十九世纪最着名的小说之一。

1885年雨果逝世的时候,共有超过200万人来到法国参加他的国葬。

本文发表于台湾醒报: http://anntw.com/ awakening/news_center/show. php?itemid=40087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道维的Yahoo!奇摩部落格

【延伸阅读】:
化身千亿
X的选择
下一站,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