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凤翔 2003.02.23
为了跟民众拉近距离,陈水扁总统效法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发表《阿扁传真》的谈话影片,将于每个星期六上午供媒体播出。或闲话家常、或针对社会大众所关注的民生议题,提出总统个人内心的看法与想法。希望透过《阿扁传真》这个方式,与全体国民「大家讲出心内话,诚恳来交陪」(台语)。
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亲民的举动,至今还让美国人津津乐道。然而陈水扁总统的《阿扁传真》只怕不见得收到亲民的效果,反而会让人觉得多此一举。毕竟两者的时空背景,差距颇大。前美国总统罗斯,传媒,福所处的环境是多人挤在一起收听收音机广播的时代,能听到总统的声音,是种难得的感动。然而目前是资讯泛滥的时代,人人每天三餐配新闻节目或报纸下饭,到处都可看到总统的言论与照片。每周多了个五分钟的《阿扁书房谈话》,对现代人而言,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德政。
阿扁表示这个《阿扁传真》不会流于政策报告。但事实上从传媒性质来看,这是属于单向式的传送,即使再怎样用卡通包装,还是会令人感到是政府公告。E世代是个重视「立即互动」的时代,与其搞个《阿扁传真》,还不如定期召开记者会,让人民发问。
回过头来看网路传媒,很多公司行号或社团机构做网路事工,亦是有着与《阿扁传真》同样的盲点。人人都觉得网路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受众,成立网站一定可以将自己组织的宗旨带给全世界的上网族。然而E世代是个资讯泛滥的时代,单向式的网页文宣品,是无法吸引多少人留下来阅览。许多网站,花了许多金钱,每天只有十几人次的浏览,所在多有。
当然要从「单向式宣导」提升到「互动式对话」,难度非常高。就好比陈水扁总统竞选时,承诺当选后会常常开记者会。但是办了几次,就停办。毕竟这种「立即互动」,连资深媒体人都很难以应付。但是若是可以放弃个人英雄主义,透过团队一起经营网路事工,便可能较容易接受许多的质询与提问。我们这些网站经营者,或许可以从《阿扁传真》学到些什么!
本文刊登于《基督教论坛报》 http://ct.org.tw
安全 e 地带
比邻与天涯界线的模糊
网路上的世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