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慧洁 2003.02.16
书名:过犹不及 ――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出版社:台福传播中心
亨利•克劳德博士及约翰•汤森德博士
译者:蔡岱安
自从在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这本书之后,我便深感有需要将这 本书大力推荐给许多在服事、工作、家庭中陷入重重混乱的基 督徒。我谈的不是时间管理,而是一种急待建立的观念 ―― 亦 即心理界线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临床心理学博士, 他们在合于圣经教导的原则内撰写本书,事实上,我认为这很 适合教会或日常生活中,自觉在服事、人际关系没有受到足够 尊重的人阅读。

让我们先搞清楚心理界线到底指的是什么:「就像拥有住家的 人一定会在自己土地的四周建造有形的地界一样,我们也必须 在生活上设立心理上、肉体上、情感上、灵性上的界线,来帮 助我们分辨什么是我们的责任,又什么不是。」(p34) 心理界线 可以帮忙厘清责任与主权之间的混淆。
「许多一心一意想要事奉主的基督徒常陷入迷惑不解的挣扎当 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设立界线才算是合乎圣经的教导。」(p34 ) 而这本书正是要帮助你「如何利用合乎圣经教导的界线,来完 成神在他儿女身上所希望成就的关系与计画。」(p35)

书里用了一个可怜的职业妇女做案例,雪丽周旋在丈夫、儿女 管教与工作当中筋疲力尽,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忙碌,而是因为 缺乏心理界线,使得她失去了生命的所有权,以至于在情感上 跟体力上都被其他人压榨,与神所应许的喜乐得胜的生命背道 而驰。
心理界线清楚的人通常很有原则而且乐于给予,而且一开始就 能够让人认识这些部份,在清楚的界线之内双方互动愉快。然 而,界线不清楚的人却往往是别人口中所谓的「滥好人」或是 「吝于付出的人」,前者是界线太松弛,担心说「不」会伤害 到别人的情感,或破坏关系;后者是界线太严谨,因为之前吃 过别人的亏,而在各方面划地自限,成为无法给予也难以接收 的人。另外还有「操控者」的存在,他们喜欢侵犯别人的界线 ,以上种种问题往往跟早年的经验与父母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关 系。

我觉得教会中比较多界线问题来自于顺服的要求,有时我们会 接到一些不属于排班表上面既定的服事,「念主,这个礼拜你 可不可以司琴?」有司琴恩赐的人没有说不的权利,因为不是 每个人都会司琴,但一个在意自己服事表现的司琴,是否有权 利拒绝临时指派或根本没时间练习的服事要求?有些人会认为 既然是圣工就该积极参与,而拒绝的人内心往往免不了一番挣 扎。我还接过聚会前两个小时才询问我可不可以带敬拜的要求 。然而偶而一两次则可,如果长期间教会都有临时指派的意外 状况,那么这间教会的管理恐怕有待商榷,而且服事久了,弟 兄姊妹恐怕会产生灵命倦怠的危机。

若仔细查考可以发现,圣经中很多例子表明了神是一个界线清 楚的神,因此神也乐意我们发展自己的情绪、工作与人际界线 。以情绪而言,喜怒哀乐都是神所赐下的情绪本质,我们在圣 经中常看见神的震怒如何临到悖逆的百姓身上,同样地愤怒的 情绪也是一种警告,让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侵犯了我们的界线, 应该加以处理。作者说开始试着发展界线的人一定会经历到冲 击跟愤怒,这是在老早以前就应该面对、却因故丧失了自我的 碎片,我们应该一一拾捡回来。在发展界线的过程中,我们不 要太快就用「不可含怒到日落」的话语压下愤怒,而应该继续 在人际支持下发展自己的界线,以便完成神在计画中赋予我们 的人生使命。否则丧失界线的各种症状,恐怕迟早会爆发出更 大的人际冲突,或让当事人继续落入焦虑、沮丧或长期倦怠感 当中。
如果你是一个快被工作压垮的成年人,如果你是一个在服事当 中找不到平衡点的基督徒,更重要的,如果你是一个在管教上 有困扰的父母,阅读这本书将会带给你意想不到收获。 【延伸阅读】:
读者回应
认识信仰得听说读写!
心里揣着一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