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大虹 2011.08.14
人的生命,只有一回,过去的,留也留不住,只能放在回忆中生存。当下,是人能感受的,从并自己累积的历史中寻找资料去回应。少了记忆,少了历史,人就破碎了。安泰勒所着《挪亚的罗盘》,就记载着这么一位有六十年历史,却丧失一小时记忆的人。从他的故事,我们看到并学习用谦卑和怜悯来过日子,同时用希望及满足来鼓励自己。
「活到六十一岁,连恩•佩尼维尔丢了差事」,安泰勒一开头这么写的。平铺直叙,就是日常生活会发生在你我周围的事。「丢了差事」同义词是「被炒鱿鱼」,但连恩可不这么「认命」,他自认是该休息了,正好学校给他这机会。教师遭裁员,当然资深开始,可省这所私立学校不少开销。他拿了资遣费,可不比退休金,但他觉得要为别人着想,就算了!何况,是自己可选择离开的。这种鸵鸟心态,正是他往后遇到风暴时,不断自圆其说的压下真实,为了「大局」而让自己成为牺牲者。
大社会下的小人物
连恩,说他是小人物,不如说他是机会命运安排之下,由不得自己走到今天。本来有个哲学博士学位,可在大学当讲师,再慢慢爬到教授,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不,偏为了个女孩,为了婚姻,他放弃大学教职。又为了丧妻及照顾小孩,一退再退,终于到了一所私立中学教书。接着,在将届可圆满退休时,被踢出职场。
这是资本主义商业社会的典型工作生态。人人必须工作,且尽力工作;然后接受上级评量,给予酬劳,或,革职滚蛋。一切物化量化,绩效目标,只要利润和成长,其他免谈。智商高的,靠着努力,或者说夺取,有了金钱物质,也有了身份地位,这些人在一个族群中,人口很少。脑筋资质差的,有劳力的工作就好,等而下之的是作奸犯科、吸毒酗酒,造成社会负担,这些也占了社会一小部份。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就是打滚在工作中,为了加薪升等,家庭休闲,徨徨终日,在柴米油盐中平凡度日,这就是连恩所代表的人群。
安泰勒能成为故事高手,在于虽然她没有身历其境,却能道出那种境遇之人的心声。我们读小说,是为了过更多的人生,而小说作者,就要有本事,创造许多不同的人生。这点,安泰勒是做到了。一个连恩这个社会小人物,平凡百姓,仍旧有他的故事。
连恩不满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但也没什么法子,认命,似乎不错。两任妻子三个孩子,到头来仍是独居老人,表面上给自己鼓励,这样没什么不好;但心里面的怨气,不知向谁发作才好。因此,被小偷攻击头部受伤后,躺在医院病床上,医生测试他的记忆,问当今总统是谁,连恩说:「总统,哪个总统?我没承认他是我的总统。」这是说了,社会国家的组成,制度的设计,不是大部分人的希望,只有少数人把持着。就算所谓民主投票,民权人权,大部分的人仍是当跑龙套被耍着转,寡头统治,至今不变。这就是所谓民主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霍卜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说明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将之来探查《挪亚的罗盘》,可以看到连恩所代表的个人,如何看待其所存在的时空。
一个国家或社群,如何照顾到每个人呢?如何能让人不因身份地位、聪明才智而受歧视。过低下水准的生活呢?似乎只要是团体,必有「阶级」产生,不论我们的好恶期望如何。连恩三个女儿及第二任前妻,各代表了一个社会阶级。大女儿白领菁英阶级,二女儿富人阶级,三女儿社会边缘阶级,前妻中产阶级。而连恩,是银发黄昏阶级吧!连恩当老师时,住着高级地区的大公寓,代表了自己的身分地位。没了工作,虽然财务还可以,但他想过个简单的生活,减少开支,至少也能符合自己无业的身分。搬到平民区,与平凡大众一起住,心中也踏实些。人贵自知,生活的恰如其分,才是智慧。至于社会国家的照顾,除非是完全的(真正的)福利社会主抑或乌托邦式共产主义,就别多想了。那些民意代表、有钱有势的富人、政府官员吃饱喝足了,扔些残渣给「百姓们」,人民能好好活着,就额手称庆了!
连恩的对照组,是个在当地有庞大事业的富豪,靠着一点小聪明,没有学历,也能钱滚钱的炒地皮,开银行。有钱就是王,女人、权力,都因着财富源源到了手上。而气人的是,他还有个随身女侍,帮助他老年痴呆发作时,提醒他该做何事,或忘了什么人什么话。这是小说中所谓的「提词人」。不巧,连恩受到攻击时,丧失了一小段记忆,他很在乎生命中他不知道的这部份,就算没钱,他也希望有个「提词人」帮助他恢复记忆。他想询问这位「女侍」,不意又开启了另一段命运。一个大环境中的平凡小故事。
暮年之爱
男女感情,是亘古来的基本问题、故事的卖点,但结局难测。
连恩有妻有女,但妻子离了,女儿各过各的,退下职场的连恩,换了个小公寓,准备过个清闲独处的平凡日子,但小说张力没让他得逞。才搬家第一个夜里,享受安眠,醒来却躺在医院,原来他之前住高级地区不关门的习惯,在这平民区是行不通的,他被入侵者攻击,并且反击,但医院醒来时,他对夜间的事完全忘记。这时,他需要帮助他记忆的人,而尤妮丝突然闯入他的视线,突然钻进他的脑中,连恩想:尤妮丝可否成为他的救星呢?
连恩的岁数是尤妮丝的近一倍,连恩大女儿的年纪都长于尤妮丝,这是怎么回事?一般社会伦理很难接受「老牛吃嫩草」,连恩自己又不是不知道,但开始时,他绝不会想到有这么一遭。连恩看到的尤妮丝,是真实不做作、有些幽默、随性的傻大姐,且和他有类似的性格,就是不与人争,宁可吃亏。外表肥胖,带着超大眼镜,没有佳形美容的尤妮丝,怎会引起连恩的激情呢?一切应该出于幻想吧!为了寻回失去一小段记忆,又为了不服老,连恩就开始追求尤妮丝之旅。
尤妮丝,这位熟女,自认是这个社会的「逊脚」,说糟一点,是这高物质文明社会的废物。虽然有不差的学历—有些像连恩,但找工作不顺,因为雇主不喜欢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现在这个「女侍」工作,还是她妈透过朋友帮忙牵成的。一个社会,总是有些尤妮丝们,外表不出众,不像一般期望的上班女郎,处处不被男性主导的工作场所欣赏。现代职场是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情形,但基本上不突出的女性还是很边缘的。
连恩是怎么看上尤妮丝的呢?「连恩也看得出来,尤妮丝不是没有她微妙的魅力。以她的长相为例好了,有些优点不是一般人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就是安泰勒幽默诙谐、狡黠讽刺的笔锋。另一方面,也看到安泰勒的悲天悯人。人都老了,行将就木,还起什么老不休心态呢?但是,谁可以限制夕阳之年的爱情呢?妻女都离开身边,见面时尖酸泼辣、死皮赖脸,相见不如怀念,谁给连恩一丝温柔关怀,使他觉得自己有被需要的价值呢?尤妮丝傻大姐的个性给了连恩温馨,爱的种子再次被唤醒。
高龄化的社会,暮年爱情逐渐普遍,这只是说明,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东南西北,都需要爱,也想去爱。连恩失去了许多爱,他要爱的对象——前妻、女儿们、孙子、朋友——却令他毫无动力去爱而是忍受及无奈的付出。如今,他可以顺着自己的心意,甘心情愿的去爱一个人,是何等幸福!安泰勒写着:「连恩好多年没有在论及感情了。……但这时候,他却想起人生再平常的时刻,有了爱情的滋润,也辉煌起来。再简单的事,也因此蒙上额外的光彩和炽烈。」平凡又平凡的日子,社会边缘的边缘,只要有了爱的激情,最低谷的生命,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人的存在感,只在乎自己。
平凡人物的安身立命之道
快乐的结局,并不存在真实生活的故事中,王子公主幸福童话是我们的梦,梦醒了,才能正常过日子。尤妮丝是连恩的梦,虽然他想借着尤妮丝过正常的日子。正当二人要进入热恋,并考虑共同生活时,连恩发现了一个隐藏在阴谋背后的真相:尤妮丝并非单身女郎,她每天仍跟丈夫在同一屋檐下,只是同床异梦,视丈夫为无物;而连恩一直以为尤妮丝是与母亲同住的老处女。尤妮丝存心骗连恩吗?为什么要巴着连恩不放?
尤妮丝是另一个连恩,想挣脱无奈、无聊又受困的日子,寻求一个新希望的开始。连恩是尤妮丝的救生圈,让尤妮丝溺毙在沉闷失望的婚姻、工作和人际关系前,有得拯救的机会。如果尤妮丝说出真相,怕连恩不接受。同时,也看到尤妮丝浪漫不愿面对现实的思想。可以这么说,人在生活中的应对,许多时候不能用「常理」,更不要说能用「真理」来作为解释依据的。每个人的思想精神,若用神学的真理,哲学的伦理,医学的心理来检验,都是病态的。要是自己说谁精神或生活道德有问题,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安泰勒藉着连恩和尤妮丝,让我们安心在自己的生活里,虽然不满意,但要知道,在所又有人都不满意的当中,连恩是「放下」,而非「攫取」。尤妮丝做相反地动作,终究要再次失望。连恩不是出于气愤,而是出于爱心,知道不能破坏尤妮丝的婚姻家庭,虽然是个不美满的婚姻家庭。唯有「放下」的生活态度,我们才能继续生活下去。
你看,安泰勒在小说最后写着「连恩打开他那一户的门房,他前天泡的可可味隐隐还在,感觉像走错了人家——走进了更有居家温暖,更舒适惬意的人家。………连恩往后靠在背垫上,心满意足,长叹一声。若说他还缺什么的话,也就是壁炉罢了,连恩心想。但又何妨?他又不需要壁炉。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说什么来着?大概就是你的需求愈少,就离神愈近,这样的吧。而连恩真的别无所求……头上的伤口已经愈合,摸起来只剩下一条略突起的细线,……他若跟自己说他从没受过伤,也说得过去。」
安泰勒在这本《挪亚的罗盘》中,呈现了老庄思想,是一种在自己无法控制的社会中,寻找安身立命之道。谁不想有身分地位?谁不想飞黄腾达?谁不想老婆美丽儿女乖?世人所认为的幸福,可得之者少而又少!连恩看似活得很孬,好像是个社会上的逊脚,但,他正代表了绝大部分的世人,甚至或许他比绝大部分的世人还要「好」很多。在不同世界情境的视角下,我们透过《挪亚的罗盘》,寻找自己的快乐天堂。
书名:挪亚的罗盘
作者:安.泰勒
译者:宋伟航
《小屋》―生命的伤痛时刻
柴斯特顿——欢笑的先知
谦卑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