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白色巨塔》中的「虚荣」与「和解」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由江口洋介和唐泽寿明主演的日剧《白色巨塔》,主要描述大众眼中看似高尚专业的医学界,在暗地里却仍然跳脱不出权力名位的诱惑,如何彼此勾心斗角,甚至为了争夺自己的私利不惜损害病患的宝贵生命。

剧中人财前(唐泽寿明饰)是一个医术精明,凡事精打细算的外科医师,为了争夺医院正教授的职缺,关说、贿赂、撒谎、斗争无所不用其极,在他的生命哲学里,为了取得社会大众称羡的正教授职位,使用手段并没有什么不对。

相较之下,财前的医学院同期毕业的好友里见(江口洋介饰)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对他来说,比起学术界的升迁与财富,病患的权益与感受以及医学伦理应该是医师最应该关切的。

从本剧中财前和里见两人不同的做事与做人风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学家M. Weber曾提出的两种社会行动逻辑:「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重视的是「手段」的有效性,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换得最大的结果效益是他们最在乎的,至于目标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则不重要。至于后者则是将「目标」的道德性或合理性至于最优先考量,所以对抱持这一类行动逻辑的人来说,只要目标正确,花费再大的成本、结果是否能如预期实现都不是他们应该或能够考虑的。

我认为《白色巨塔》很重要的成功之处,在于编剧和导演没有一面倒地偏向「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而是细心地将这两种行动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样貌,以及它们可能招致的好处与威胁清楚地穿插在全剧中。透过这种深刻且全面的比对,观众不仅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这两种行动逻辑的真实样貌,更可以透过自我参照,跟随着剧情的脚步交错地反思自己生命中重视的「目的」与「手段」是否是自己最想要的?而这样的「目的」与「手段」所带来的后果,是否自己有办法承担?

这部戏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段子,其中有关医学学术界里明争暗斗的现象,是比较令我感同身受的。因为不只在医学界里,事实甚就是在其他类的职场上,也不时上演这种血淋淋的人际斗争。无论在哪一类职场中,归根就底,这些存在于人际之间的争斗无非都是出于人类的「虚荣」。

就像在《魔鬼代言人》中阿尔帕契诺的名言:「虚荣」是人类最大的原罪!确实,只要是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虚荣心,希望透过与别人相互比较来证明自己的优越。尤有甚者,还会想要控制所有的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甚至取代上帝的位置,成为拥有支配世界万物权力的统治者。

但是「权力使人腐化、极大的权力使人极大的腐化」!当人们拥有支使他人的权力时,心中绝不会因此感到满足,而是会想要握有更多的「权力」,支使更多的人。也因此,在这出戏里,财前即便当上了正教授也不满足,而是继续他永无止境的「权」与「利」追逐游戏。

相较之下,财前的老师东贞藏教授虽然早年也曾经因为见不得财前的成就高过于他,而想尽办法阻挡他升正教授,甚至在教授争夺战中为了拉拢其他学术势力来制衡财前,而弄得尊严尽失。但难人可贵的是,他选择「和解」与「反省」来作为他退休后的行事准则。表面上看来,与他的学生财前握手言合似乎有损他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向法庭中的大众承认自己教导学生的偏失,甚至因着学生的医疗疏失而致歉也得承担外界的责难,但真诚的反省与和解在我看来,才是真的能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根本所在。

也因此,我觉得《白色巨塔》确实是一部值得大家花些时间仔细观赏、反思、讨论的日剧,也祝福大家可以透过观赏本剧,得到更多生命中的反省与成长。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