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唐山大地震》中的父亲之爱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今年农历年间,我买了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在家里观赏,虽然看这片之前,关于冯小刚如何在电影中置入性行销的负面传闻就不绝于耳,但我还是期盼(也相信)除了这些商业性画面外,我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不同的生命反思。

《唐山大地震》描述的是1976年炎热的七月间,中国大陆的唐山突然天崩地列,顿时间地裂开了、房子垮了。居住在唐山的夫妻方大强和李元妮急忙抢救两个八岁龙凤胎的孩子—方登和方达。大强为了让妻子活命,在灾难中牺牲了自己;妻子元妮虽然逃过一劫,但两个孩子方登和方达却被压在同一块楼板两端,这时候不管救谁都得放弃另一个。元妮在救难人员催促下最后选择了「救弟弟」,但这三个字被奄奄一息的姊姊听到了,心中万般难受。

地震浩劫后,元妮不顾夫家反对,决定坚持抚养失去左臂的弟弟方达。至于姊姊方登则是奇迹似地生还了,并且被解放军王德清夫妇领养,还进入医学大学习医。32年后在四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中,方登和方达这对姊弟重逢了,弟弟带着姊姊回家。母亲元妮得知方登依然活着,用行动让女儿知道,自己的心32年来始终紧紧惦着她。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相信是被故事中的母女之情感动,特别是最后母亲元妮和女儿方登相见,及共同去扫墓的那两个段子。但我在这儿想跟大家分享的,却是方登在22岁时因未婚怀孕,不告而别地离开养父王德清,八年后又重新回到养父家中的那段「父女」之情。

那一幕画面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养父王德清已退休了,养母也早在十年前因癌症过世,孤独的王德清与一群解放军老战友在大礼堂里合唱着「迈向新时代」的歌曲,而礼堂正为着过年晚会在吊挂大红灯龙、布置会场。不一会儿,一位礼堂工作人员来告诉王德清:「你的女儿来找你了!」。王德清缓慢地拖着年老的身躯,用昏花的老眼看着站在大礼堂门口的两个身影:「方登与小外孙女」。这一幕父女重逢的画面,至今依然深深印在我的心中!

之后,导演冯小刚又安排了养父王德清与方登及小外孙女三人一同过年的温馨桥段,一方面突显出王德清自从方登离家后独自过年的孤单,另一方面,也传达这段日子里王德清心中还是十分惦记着方登,并且始终站在方登的角度,鼓励她去唐山寻找大灾难后幸存的亲人!!

王德清对待方登的父女之情令我动容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自始至终都是「陪伴」而非「占有」的心态在养育方登,并且时时从尊重女儿的同理角度去回应她的需要和意愿。甚至方登在大学毕业前夕因故不告而别、离他而去,八年后年迈的他,还能以不变的父爱迎接他「回家」,并且毫不自私地鼓励她回唐山寻找亲人,更是令人觉得难人可贵!

我一直很喜欢基督教的核心精神:「爱」!愿意为他人福祉而牺牲自己,愿意成全他人幸福而不占为己有,是使人「和好」而非「分离」的爱!在《唐山大地震》里,我看到了这种爱的充分体现。也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更能体会到圣经里何要那位仁慈的父亲要以欢喜的心,迎接那个失而复得的浪子回家的心情!!

也是看到前面提到王德清在大礼堂里与老战友唱歌,看到爱女回家、彼此重逢的那一幕感人画面,让我经常提醒自己:虽然服务的学校距离父母居住的地方有些距离,平时工作也相当忙碌,但只要可以的话,就要记得回家陪陪家人!就像电影中王清德一直告诉方登的:「亲人终究是亲人」!也只有这种看不见的「爱」才有可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恒久存在!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