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灵降临》( The Descent of the Holy Spirit ),提香(Titian),约1545年。(图片来源/WIKIPEDIA COMMONS)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6-36节谈「公众敬拜中的次序」时,首先提醒聚会中若要「说方言」,须得有人「翻译」,且「最多让两三个人轮流着讲」(林前十四26-27),若没有人能翻译,想说的人就该停止(林前十四28),因为不能造就人。 接着保罗转而谈论聚会中的「先知讲道」,一如「说方言」要按规矩进行,「先知讲道」也是如此。聚会中,可以容许两三个人作先知讲道,会众对所讲的内容则要「慎思明辨」(林前十四29)。 「若旁边坐着的得了启示,那先说话的就当闭口不言」(林前十四30),不是表示有了「感动」就可以「打断别人」,而是提醒「先上台」的不要「霸占讲台」,也要把机会让给其他的人;其理由则是「你们大家都能够一个一个地做先知为神传话,好让大家都可以学习,大家都可以得到劝勉」(林前十四31,环球圣经译本)。 为了替上面这些「敬拜规范」的「合理性」辩护,保罗接着强调「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十四32),《新译本》译为「先知的灵是受先知控制的」。问题来了,这里的灵(原文是复数)是指「圣灵」还是「先知(原文是复数)自己的灵」? 有人认为这里的「灵」应该理解为先知本人的「心志、心灵或精神倾向」,所以「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就是指「先知本人可以掌控他们自己的心志意向,当会中有(其他)启示的语言,正在讲道的先知应有自制力来停止说话」。其理由则是认为把「圣灵」说成可以被人意「指使」(控制)太不敬虔[1]。 然而,如果「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十四32)这「灵」是指「先知自己的灵」,为何下一节接着说「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十四33)?33节显然是在描述上一节「先知的灵」作为「神的灵」有秩序、不混乱、可控制的「属性」,从上下文看,「先知的灵」理解为「圣灵」(在先知身上的彰显或在先知内心的工作)似乎更为合理。 此外,学者也注意到林前十四12「灵」(pneumata)字的原文也是复数,指「属灵恩赐」或「圣灵的彰显」,因此不少解经者认为林前十四32「先知的灵」也有同样的意思,可按语境理解为「人受圣灵感动说出的话」[2]。 一如保罗先前所说的:「恩赐有多种,却是同一位圣灵所赐」(林前十二4,新汉语译本),「先知的灵」这短语就是指「先知性的圣灵透过先知他们自己的灵来说话」,这话语的内容是「神的灵的工作,他启动这样的话语」,却受「说者」控制。因此,无人翻译时就可以不说(方言),当别人得到「先知性启示」时就要闭口,这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先知的灵原是受先知的掌控」[3]。 因此,把「先知的灵」理解为「圣灵」在先知身上的彰显或工作,其实比解为先知「本人的灵」更符合上下文。保罗要强调的是,圣灵在先知身上的感动,并不会使他们「失去控制」,而是让他们「有秩序的传讲神的话语」,这也是为何保罗在下一节(33节)要强调「神的工作是有秩序的,不是混乱的」,因为圣灵的感动不会导致混乱。 保罗这句「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是用来「堵住」某些人藉口「圣灵催逼他一直不断说话」,所以就「说个不停」(哥林多教会里面一些人可能就是如此),因为圣灵的彰显必然带有「自制」[4]。 没有人可以因为「圣灵感动」就「自认不能停止」。正如「说方言」的人在没人翻译时可以「压制他们的恩赐」,「作先知讲道」的也可以「控制他们的讲话」,说话的人可以「停止不说」,有急迫信息要分享的人可以「等轮到他们的时候再说」,也就是运用「恩赐」时要同时使用「灵」和「悟性」[5]。 回到「圣灵」怎么会受人「控制」这关键问题,这自然不是指「先知本人有甚么能力可以控制圣灵」,而是如保罗所解释的是因为神的本性如此,「他的灵在先知的心灵里面运行,不会造成混乱,只会叫人安静,所以先知本人能够自我控制。当别人得到感动、有从主而来的信息要向会众传讲时,他能够闭口不言」[6]。 所以,「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十四32)不是表示圣灵被某个人「支配」,而是指先知即使受感说话,圣灵并没有剥夺其自由意志,受感的先知依然保有理性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能够顺服神的旨意,在秩序中行事。 背后的原因则是圣灵的彰显或工作是为了神的荣耀与教会的建造,因此其工作必然是有序的。「先知的灵」顺服先知,不是圣灵被人控制或为了人的目的而屈从于人,而是为了神的荣耀而顺服神的旨意,也引导受他感动的先知以正确的方式来行事。 探讨至此,我们认为「先知的灵」理解为「赐下信息给先知的圣灵(的彰显)」较合乎上下文,保罗的吩咐则是:「宣讲神的信息也仅限于两三个人,其他人则要思量他们所讲的。不过,如果在有人宣讲神的信息时,其他人得到了主的启示,那正在说话的人就要停下来。这样,所有宣讲神的信息的,都可以一个接一个的轮流发言,让大家都能学习,从而得到鼓励。」(林前十四29-31,新普及译本) 今日教会虽不像初代教会频繁经历「先知讲道」的现象,但保罗对圣灵的工作与神的本性的理解仍值得我们深思,保罗所提出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各种属灵恩赐或灵恩现象在今日教会中的彰显与运作。 一个灵性成熟的基督徒,不会自恃圣灵的感动便拿着圣灵当令箭的叫众人服我,而会戒慎恐惧的思考圣灵恩赐在自己身上的彰显能不能荣耀神或造就教会?运用恩赐时又有没有违背这位神叫人和平、不自夸、不张狂、不哗众取宠、不破坏秩序的属性?因为我们的神「不是混乱的神,而是和平的神,在神圣民所有的聚会中也都是这样」(林前十四33,新普及译本)。
[1] 蔡梅曦博士,《哥林多前书释义》,棕树基金会,2002,页231。 [2] 何善斌&张达民博士,《天道圣经注释:哥林多前书(卷下)》,天道书楼,2018,页522。 [3] 戈登.费依(Gordon D.Fee)博士,《哥林多前书》,美国麦种传道会,2020,页1025。 [4] 普瑞尔(David Prior),《圣经信息系列 :哥林多前书》,校园书房,1998,页346。 [5] 威廉•贝克(William Baker)&拉尔夫•马丁(Ralph P.Martin)&卡尔•托尼(Carl N.Toney)博士,《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第十五卷: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恩道出版,2018,页318。 [6] 周天和牧师,《中文圣经注释第34卷:哥林多前书》,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1,页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