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建彰 2016.01.31
关于修改和等待回覆论文的这段漫长的期间,我常会跟朋友说:「这对我而言,就像是在旷野。不过,也就是在旷野中,我也才认识了一些过去不曾认识的自己。」
知识无法带来灵性满足
这段不短的期间,除了照料孩子、料理日常生活的需要,偶尔去讲道之外,我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行程和任务。这也代表着我还满空闲的。
确实,这段期间读了些我有兴趣的神学书籍,挖深、整合了一些思考。我知道知识可以满足好奇心、求知欲;信仰基督必然要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知识可以丰富和深化信仰,并且赋予信仰反思方法和内容。但是,这段处在旷野的期间,更带给我深刻体会的是,仅有知识是无法带来真正救赎和灵性满足的!
在这个时期一开始,似乎还可以藉由攫取知识稍微麻痹自己,给予自己部份的满足。但是,在旷野中,一些平时微小到听不见的声音,都会显得特别大、特别响。各样的欲望、自我否定、虚空感轮流地占据着我的心灵,这些原本对我来说是微弱到可以忽略、不影响我生活的声音,却在旷野中响得无法忽视,并且占据着我的意识,迫使我无法逃离、一个一个地去感受那些声音带来的煎熬。
在旷野中,我什么都没有。没有工作、没有金钱、没有财产。没有物质可以给人暂时的安全感。在旷野中,我什么都不是。没有抬头、没有职称、没有成就感、没有藉由别人的回馈所认知的那个我。没有让人赖以认识自己的形象可以标记。
剥开装饰与头衔后的体悟
就本能来说,我是想着要逃避这个状态的,赶紧找工作做、赶紧毕业、赶紧重新回到事奉岗位。然而,今天读到这段文字,给予我另外一个比较正面的面向,来看待这段旷野的经历:「当我们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就是处于一个美好的状态,能够接受来自神的所有一切。」(理查.罗尔,《默观,看见生命的实相》,台北:启示,105。)
剥开一切装饰和头衔的我,赤裸且贫穷。然而,在「我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个人,也不是你需要我是的那个人,我甚至不是我需要我自己是的那个人。…先『什么都不是』,然后才能将自己开放给所有的现实和新的现实」之中。(同上,106)
这样的经验,或许在某个层面接近了圣方济(St.Francis of Asissi)说的「贫穷」(poverty)。当然,没那么像,而且基本上,在煎熬中的我想要逃避,且没那么正面。只是,此时可以给予仍处在这个阶段的我一点意义,能够继续向前的鼓励和安慰。
◎曾刊载于基督教论坛报 http://www.ct.org.tw/
节制的品格――无债一身轻
中年转职,生命更新
超完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