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作家Ⅰ》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死里复活的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那个牧师嬷的经历很特别哪,她经历过死里复活,死了好几天之后又复活了呢,她还见证了许多到天堂的情形……」年逾古稀的长老总不时提起孩提往事,其中最特别当属当时牧师的母亲死里生还这件事了。虽然时隔久远,求证不易,但每次他提起总能让好些人为之惊叹。据长老转述,牧师嬷这个见证坚固了村里许多主内弟兄姊妹的信心,包括当时尚是稚龄的长老,此事影响之深,从即使过了数十年光阴他仍是津津乐道可见一斑。

就我的观点,不能求证是很可惜的事,所以不曾与人分享这个已听过数次的见闻,只是存在心底。毕竟相关事证、细节均付之阙如,若要与人谈论,连起个头都觉得不知从何说起。

是信仰的根基吗?

究竟有没有死人复活?至少我们本着圣经,可以确信赐生命的主,不仅能使人死,也能使人从死里复活。自以利亚起,圣经便不时有死里复活的事件记载,如睚鲁的女儿、拉撒路、多加等,他们的经历显出上帝的大能,也安慰了许多人的心,使徒也以相当的篇幅强调基督复活的意义与重要(哥林多前书15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死里复活的事件虽然让许多人感到惊奇,也有不少人因此得到慰怀,甚至也有人因此信了耶稣(约翰福音12章11节),但圣经似乎无意就这些神迹着墨太多,反而一笔带过,这和我们今日对这类事迹的重视恰巧相反,个中差异耐人寻味。

财主和亚伯拉罕的对话,可以供我们思考。路加福音16章19~31节耶稣说的这段话中,财主受了火焰苦待、求安慰不果后,乞求祖宗亚伯拉罕差遣拉撒路到他五个兄弟那里见证遭遇的情形,免得兄弟落入同样的境遇。亚伯拉罕却回答,他的兄弟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依循,「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这样看来,长老口中的牧师嬷死里复活固然有意义,我们也相信主若愿意,可以成就这事,但这样的经历并不是我们信仰的立足之处。即便当事人经过死里复活后陈述了见闻,同样也不应是我们遥想来生的凭依。我们认识上帝、为人行事、盼望将来荣耀的根基,只有主藉着先知和使徒所传的圣经,我们因着信得蒙称义、我们也因着信得上帝的喜悦。

有何不同?

那么耶稣基督的死里复活呢?如果死里复活的经历不能作为基督信仰的基础,那么该如何看待耶稣基督死里复活这件事呢?

从新约的记载,我们晓得耶稣那个时候人们也相信复活的事(使徒行传23章8节),但是我们若查考圣经关于耶稣基督死里复活的论述,不难发现与其他死里复活的事件相比,耶稣基督的死里复活有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耶稣基督的复活在圣经中是相当独特而别具意义的。

很明显的差异之一是,除了耶稣以外,没有一个人预期到自己的死亡及复活,但耶稣基督却早在受难前便明明地告知他的门徒即将发生的事,只是门徒们当时不能领会,也不愿意接受(马太福音16章21~24节)。除了预先知道自己要面对的种种,耶稣的复活是独力完成,更大的差异是,那些人死里复活后,复活的身体仍是必朽坏的,终有一天仍是步入了坟茔,但基督的复活不是这样,他的血肉之躯不仅可让多马等门徒验证,而且变得更荣耀,可行任意出入、显现等奇事。据此可知,耶稣的复活相较于其他复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最重要的是,耶稣死里复活是个印记,显出人子虽与我们有一样的样式,却是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间。保罗论及基督神人二性时如此说:「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罗马书1章3~4节)圣洁没有瑕疵的上帝羔羊,因死里复活证明了他不能被死拘禁,也不见朽坏。

与我们何干?

对基督徒而言,基督死里复活不仅仅是两千年前的历史事件,更与历世历代圣徒乃至于今日的我们有密切关联。人子在世间时说,「一粒麦子……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章24节),「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哥林多前书15章20节),「从死里首先复活的」(启示录1章5节),这些经文都让我们看到基督的死里复活不只是人子自己经历的神迹而已,更与我们属基督的人生命息息相关。

保罗论及洗礼时陈述:「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马书6章5节)那更美之约的赎罪祭不仅使人的罪得赎,使上帝和罪人之间的冤仇被废去得以和好,更为了因信归入他名下的人成就了如此善工,使我们与主耶稣同死同活,可因着耶稣的死向罪死,因着基督的活向上帝活。

面对死里复活的牧师嬷,我们感谢主成了这样一件美事在属他的人身上,但仅此而已。更值得我们注重与关心的复活,不是生物学对生死的定义,乃是如圣经所见证与基督一同死里复活,那个死里复活是不朽坏、荣耀、强壮、是灵性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5章42~44节),那是上帝羔羊成就的工作,使我们从此为替我们死而复活的主活(哥林多后书5章15节)。

【延伸阅读】:
向下坠落的低谷是向上提升的契机
仰望复活的主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回应《使徒信经》汉译文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