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猶太人》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從復活節追溯猶太人的逾越節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快到受苦節與復活節,過往間中有弟兄姊妹提出復活節日期的問題,詢問為何每年的復活節日期都不同?有時是三月,有時是四月,但總是星期五至星期一為受難日及復活節,為何如此?此文嘗試略為簡要解釋這個問題。

現今的復活節的計算日期,其實是於每年春分後第一個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這是大公教會於公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這是基督教一個很重要的會議)中的決定,是綜合了西方陽曆、陰曆及基督於星期日復活的日子。

根據一些記載,教會早期於第二世紀初已有記念主的受死與復活,日期都是與猶太曆法有關。有的是於猶太人的尼散月十四日(即猶太人宗教年曆的正月,約在陽曆的三月中至四月中;而猶太曆法與中國曆法同是採用陰曆,即每月開始時是新月,十四日大約是月圓的日子)進行記念,那天是猶太人逾越節的日子,也是耶穌受難、復活的期間;但也有些教會於尼散月十四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記念,因耶穌是在星期日復活,而逾越節未必剛好是星期日,所以有些教會在逾越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記念復活節。

但隨後有些教會想與猶太教分別開來,於第三世紀,有些基督徒嘗試以天文學的計算來獨立訂定復活節的日期。就不同日期計算的爭論下,大公教會遂於325年的尼西亞會議中,決定以每年春分後第一個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復活節。春分一般是在約3月20日或21日,若春分後不久即月圓,那麼該年的復活節很接近3月,但假若那年在春分前不久已有月圓,那麼在春分後可能要等接近一個月才再有月圓,該年的復活節就要到4月中了。2012年的春分後,相隔約半個月才到月圓,所以本年的復活節在4月初,是4月8日。

而早期教會是把基督的受難與復活一起記念,直到第四世紀,才另有一天受苦節(即Good Friday,這名稱大概是由 God’s Friday演變而來),因按聖經記載,耶穌是在安息日前受害,所以星期五被定為受苦節。

大公教會的決定,其一是抗衡當時異教敬拜春天的女神Eostre (就如訂定現今的聖誕節日期,也是抗衡當時敬拜太陽神的異端)。而春分後日照時間比黑暗為長,也象徵光明勝過黑暗。

香港是跟隨西方曆法,所以也是跟隨昔日大公教會所訂的復活節日期計算,由於復活節是星期日,所以星期一補假,因此每年的受難與復活節,均是三月中至四月中期間的某個星期五至星期一。然而,希腊東正教卻仍保存跟隨猶太逾越節的日期來訂定復活節的日子,復活節一定是定在逾越節之後,因耶穌的復活是在逾越節之後,所以每年他們的復活節日期與我們的並不一定相同。

就個人而言,鑑於基督教是源自猶太根源,與及逾越節的預表意義(逾越節預表救贖,節期的羔羊預表耶穌基督),筆者較傾向跟隨逾越節的日子記念耶穌的受死與復活。然而,正如歌羅西書2:16的原則,毋須讓節期等成為批評;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好,也有人認為日日都一樣(羅14:1-6)。

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我們真的以心靈來敬拜及記念主,確認祂的復活並其意義,這是我們信仰的核心(林前15章),也是我們得生命與復活的保証。另一方面,讓我們在記念主耶穌受死與復活的同時,也記念每年守逾越節的猶太人,尚未認識這位為他們釘在木頭上的羔羊,願他們早日認識彌賽亞耶穌。


參考資料:
Ferguson, Sinclair & David F. Wright, ed. “Easter” New Dictionary of Theology. Illinois:IVP 1996, 214-215. 文章「復活節追源溯始」,黃約書亞。
http://staff.ccss.edu.hk/jckleung/xue_qu/calendar/calendar_3.html http://www.gracechurch.org.hk/articles/living.php?20050627-038

本專欄與選民事工差會網站合作。 e-mail:cpmhk2007@gmail.com

【延伸閱讀】:
有趣的聖誕節故事 (節日的起源,平安夜,聖誕樹與聖誕老人)
復活的靈修學
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