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短波》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揭開荷據時代台灣被殖民的記憶《郭懷一》編劇手記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當我在中學唸書的時候,歷史課本上還沒有台灣史的單元;讀大學的時候也沒有「台灣文學系」這樣的科系或是相關課程,雖然從小生長在台灣,但是對於「台灣」的過去感覺很陌生。

2003年我預備參加高雄傳統劇本的甄選,主辦單位要求以「台灣」為題材;於是我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讀了許多關於台灣歷史、人物的傳記,開啟了我對於「荷據時代」更具體的認識,而「郭懷一」事件深深感動了我,在翻閱這些史料的時候、多次心中激動難以平息。

16世紀末期荷蘭殖民者來到東方,1602年「聯合東印度公司」在荷蘭成立,由國會授予它獨占整好望角至麥哲倫海峽之間的貿易,並賦予它武裝力量,可以代表政府宣戰、訂約、及占領土地。1619年荷蘭占領了巴達維雅(今印尼雅加達),成為壟斷遠東貿易、侵略遠東地區的大本營;1624年荷蘭占領了台灣,這正是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

17世紀許多先進的西方國家來到了非洲、亞洲、南美洲…,仗著武力和文明的優越感壓制著原住民貢獻勞力和性命。荷蘭殖民者靠著船堅炮利占領台灣達38年之久,這是台灣這座美麗的島嶼第一次淪為外國殖民地。荷蘭人在經濟上採用掠奪性的政策,一切都以能為公司增加財富為目的,使得台灣許多資源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原來的居民需要繳納高額的稅賦、無端的被剝削,過著貧困的生活。

荷蘭人逼迫住在熱蘭遮城(今日的安平)附近的西拉雅族人捕殺鹿群、用鹿皮換取經濟利益,又向原住民抽「血稅」,徵調西拉雅勇士討伐反叛者,釀成了族群間的衝突與仇恨。1952年終於爆發「郭懷一事件」,台灣人以鐮刀、斧頭、弓箭…對抗荷蘭人的長槍大炮,最後台灣人因抗爭死亡的人數超過三千人,約占當時台灣人總數的五分之一。

根據台灣地方志的記載,最後起義軍被殺戮的地點「歐汪」是今日的高雄鳳山地區,但更確切的地點,我想應該是在今日台南將軍區的「漚汪」。台南「漚汪」離麻豆不遠,附近還有「番子寮」的地名。「郭懷一事件」之後,荷蘭人為了更有效管理漢人,建築「普羅民遮城」,也就是今日的赤崁樓,至今台南永康有「郭懷一公園」紀念這一段歷史。

2003年我以布袋戲的形式完成了《郭懷一》的劇本初稿,架起了我對於這齣戲的敘述結構,後來我又發現了一段關於郭懷一和「貓武社」、以及原住民頭目「大貓」友好的記載;接下來的這十年間許多新書出版了,我又有機會閱讀了一些新的史料,在劇本修編的過程中更新了一些原先的見解,2010年《郭懷一》通過了台北市社教館歌仔戲創作補助的專案,得以將這齣戲搬上舞台。

寫劇本原來就是真實與虛構交錯而生,但是這齣戲真實的內容太多了,台上搬演的逃亡、屠殺、抗爭、毀滅…大部分都是歷史上的真實,這使我寫作時心情沈重不堪。如今能在2014年的228和平紀念日將《郭懷一》搬上台南的舞台,希望更多人藉由戲劇了解我們的過去,認識這片受傷的土地,紀念台灣這些曾經為了生存、為了自由努力奮戰和犧牲的人,並且珍惜他們的付出。

【延伸閱讀】:
神劇《彌賽亞》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紐約台灣女性影展放映
上帝啊,請給我的國家多一點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