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癌症治療的迷思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一 個人得了癌症,從家人、朋友、鄰居總有一些輾轉而來的醫療資訊。這些關懷常常給病患很大的支持,卻也無形中給病患或照顧者帶來困惑,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資訊,尤其是當這些資訊與醫師所言有差異時,更讓病患無所適從。

所謂「迷思」,在英文中〝Myth〞原意是指普遍被相信、卻不一定有根據的觀念。在筆者的經驗中,常遇到病人對癌症治療的迷思,以下將這些常聽到的迷思逐一分析。

迷思一:癌症發生一定找得到原因

當醫師宣判病患得癌症時,病患第一個想到的經常是「我為什麼會得到癌症?」經過一番思考,似乎每位病患也都能找到一個最有可能的原因。

目前醫學對癌症的研究已找到許多相關的致病因素,但沒有任何一種可以解釋所有癌症,研究結果也顯示癌症的病因十分複雜,不外乎是和身體本身相關及環境相關的因素。

有人認為會得癌症是基因不好,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癌症並不會遺傳,也就是說,父母得癌症並不代表你也會有癌症。或許你的風險會增加,但不表示你得活在受癌症威脅的陰影之下。事實上是,每個人都有罹癌的風險。

有人把癌症的發生歸咎於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好的生活環境,或者是不好的脾氣等,姑且不論這些和癌症發生的相關性有多少,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致癌因子是只要接觸過就會導致癌症的,不然,只要吸煙就會得肺癌的話,就不用有那麼多推行禁菸的文宣標語或團體了。

所以,我們只能算是找到癌症發生的「相關」因素,至於癌症形成的經過及完整的原因,仍是未來醫學發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迷思二:能不開刀儘量不開

對開刀普遍的想法是很傷身體,所以對手術治療很多人是抱持能閃就閃的心態;另外,需要移除正常的器官組織,也是手術令人望之卻步的因素,尤其是在頭頸部癌症的手術,對外觀及說話、咀嚼、呼吸等功能都有很大的影響。

目前,使用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同步療法,可以使一些晚期病患得以保存器官,不需做切除,例如在喉癌、口咽癌、膀胱癌等情況。但還是有病患無法達成器官保存目的,而需要手術切除病灶。

癌症治療的合併治療已是趨勢,在儘量保持病患生活品質前提下,如何在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中做最佳的搭配,需和醫師充分溝通了解,才能做出最好的決定,千萬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免造成遺憾。

迷思三:早期=希望,晚期=末期=沒希望

癌症分期是統計科學,透過分期醫師可以知道病患疾病的控制率及死亡率,並做為選擇治療方式的依據。但站在病患的立場,分期的意義在哪裡,是必須去釐清的;分期的結果給病患的感受往往是和醫師的認知截然不同。

曾遇過早期肺癌病患,因是意外發現,並無不適症狀,雖然所有醫療建議都是開刀治療,但病患卻選擇再等等看,因為怕醫院檢查錯誤;等到咳嗽症狀出現惡化後,再回診檢查時癌症已擴散,病患失去治癒的機會。

也有一些晚期頭頸部癌症的病人,得知自己的疾病是晚期,需要作手術及術後的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一時之間亂了方寸,認定自己時日不多,加上神明指示不能開刀,乾脆選擇逃避,另覓其他療法,果不其然,幾個月之後病患便如自己預期,撒手西歸。

愈晚期的病人在統計的結果上控制率及存活率確實比早期的病患差,但卻不是絕對如此。晚期癌症不等於接近死亡的「末期」癌症,也不代表沒有治癒的希望,輕言放棄治療,才真的是沒希望。

早期的病患也勿掉以輕心,因為沒有一種治療有百分之百的治癒率,癌症在治療後的頭三年復發機會最高,統計上要等到過了五年的追蹤期才可以說是治好了。但仍有些癌症可能在治療超過五年後復發,所以,定期追蹤仍是監測癌症復發最好的方法。

迷思四:另類(替代)療法抗癌無副作用

對西醫的一知半解及害怕西醫治療的副作用,常使病患選擇所謂的另類(或替代)療法,英文對這類治療統稱Alternative therapy,意思是說主流治療外其他可供選擇的治療。這類治療各式各樣,甚至無奇不有。它們有一些共同特性,歸納如下:

※號稱免開刀或免打針,安全無副作用。
※總是「聽說」有人使用後奇蹟般痊癒,讓所有專家醫師跌破眼鏡。
※從天然的藥材提煉粹取,不用人工方式合成。
※治療原理常和〝排毒〞有關。
※通常是親朋好友或是不太熟的病友所介紹。

這裡必須先澄清,有許多另類療法對癌症治療的確有幫助,例如在副作用的減輕或是營養的支持方面。但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足夠效力的科學證據來支持所謂的另類療法可以取代主流的手術、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所謂的奇蹟,都僅止於傳聞,不信的話你可以去問問腫瘤科醫師,看有誰曾遇過不經治療痊癒的癌症。絕大部分的醫師都未曾遇過自然消失的癌症,目前這些所謂的奇蹟也僅止於極少數的病例報告,絕不能視為常例。

不可諱言,有很多不肖商人利用癌症病患尋求希望的心理,賺取不當的的暴利,所以在選擇另類療法時絕對要謹慎,同時不可放棄正規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迷思五:需要化療=病情不樂觀

一般人對化學治療的刻板印象,不外乎是來自電視或電影中的刻劃,包括必須一直躺在病床上吊著點滴,頭髮會掉光,人會變得很蒼白虛弱,而且沒過多久就死了。所以,當病患一聽說需要做化學治療時,這些景象立即浮現腦海,而避之唯恐不及。

現代的癌症治療常需要合併多種治療方式來達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容易轉移的癌症上,例如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等,手術完後經常使用化學治療。醫學研究發現,這些接受化療的病患長期存活率較高。即使是已轉移的晚期癌症,化療依然可以延長生命,甚至緩解癌症症狀,例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積極的化療可以將存活的時間延長至20個月甚至更久。

而一般病患所擔心的副作用事實上也沒那麼可怕,因為對於比較會引起不適的症狀,例如嘔吐,目前已經有很好的預防藥物,所以大部分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依然能保持不錯的生活品質,而不是像想像中那樣被折磨得不成人樣。

有很多作化療的晚期病人,除非自己提起,別人很難從外觀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雖然很少有癌症能單靠化療治好,但只要能將疾病控制,延長生命,未來仍有希望接受新發展的治癒性療法。

迷思六:癌症一定要在大醫院治療

癌症治療需有完整的治療團隊,包括外科、腫瘤科、放射治療科、安寧療護等的合作,且需許多醫療儀器設備配合,才能有最佳的治療品質。目前台灣的醫學中心在醫師的陣容及設備上都足夠給予病人完整的治療,但是面臨僧多粥少的處境,門診人滿為患,醫師根本沒有時間給每一個病人足夠的時間來討論病情,甚至治療也常要等候一、二個月才能進行;加上一般民眾認為只有醫學中心才能治療癌症,都往醫學中心就診,惡性循環,讓許多起初在醫學中心治療的病患,在病情有了變化後,得不到和醫師充分的溝通,而選擇離開,開始「逛」醫院,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及病患的困擾。

其實在許多區域醫院和醫學中心一樣有相同的治療及檢查設備,醫師的陣容也不差,和病患的溝通上比醫學中心有更充裕的時間,在上大醫院之前,不妨先到社區的醫院詢問是否有相關治癌的設備與醫師。

迷思七:一定要找名醫

所謂名醫通常指的是知名度高,或是在媒體前常曝光的醫師。雖說名醫大多是經驗豐富且技術優良的醫師,但是全台灣一年有約六萬三千多位新的癌症病患產生,不可能每位病患都找到所謂的名醫,即使有機會看到名醫,卻常常因看診病患太多而導致品質下降。台灣各地都有負責親切的腫瘤科醫師,縱使不出名,但重要的是對病患的治療與溝通都十分盡心盡力,選擇一位願意和你討論及溝通的醫師比盲目地求診於名醫要實際的多。

事實上,再高明的醫師,在面對癌症治療時,一定會遇到力不從心、令人失望的治療結果,說得更明白,其實醫師根本和病人的治療結果沒有多大的關係,現代醫學講求科學證據,什麼樣的病情該使用什麼樣的治療並不會因醫師而有很大的差異,換言之醫師無法去決定治療的結局。因此評價一位醫師的觀點是,好的醫師會願意在治療失敗時,仍努力照顧患者,積極尋找新的治療方式或是盡力減輕病患的痛苦,而非請病患另尋高明或者根本不接受病況不好的患者。

迷思八:自費的藥治療效果較好

癌症的治療進步快速,現在每二至三年就會有新藥或新的治療方式問世,我們也常常看到針對這些新治療的宣傳活動,醫藥發展儼然已成為另一種商業的行為,因為新藥或治療在研究的過程中需投注大筆資金,一但產品上市,當然是會想盡辦法將成本回收並創造利潤,所以新藥的價格通常很貴,而且廠商也會針對治療效果良好的個案做宣傳,所以很容易給病患錯誤的印象就是新藥比較好。

我不是說新藥沒有好處,新藥通常是在標準的治療無效之後的選擇,或是合併標準治療來增強療效,甚至新藥的副作用會比標準治療來的少,但這不表示有了新藥,標準治療就不再需要,相反的,標準治療因為使用時間久,各方面的資料包括療效、副作用等都很清楚,而且價格便宜,健保對於這類治療都有給付。使用有待時間來考驗的新藥,就需要自費。

藥物或新治療的使用需要醫師來評估,甚至要兩個以上醫師的意見。一味追求自費治療是不智的觀念。

迷思九:癌症病患不應吃肉

常有病患因為害怕肉類食品含有毒素會加重癌症病情,不敢吃太多,擔心會被腫瘤「吃掉」。

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約有八成病患會面臨體重下降的問題,這時營養的補充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飲食的熱量及蛋白質的攝取兩方面。癌症及治療都可能會引起病患食慾減退,或是進食困難,所以多吃甚至是以鼻胃管或以胃、腸造廔的方式灌食,對治療中體力的維持幫助很大,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更是不能缺少的營養,因為一但營養不足,體重下降,便會造成身體修復的能力變差,免疫機能下降,甚至無法繼續治療。

所以,聽從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而非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對治療的成功與否有很大的影響。

本專欄與路加傳道會網站合作。

【延伸閱讀】:
從戲劇治療團體放眼人生
媽媽的藍色憂鬱
臺灣婦女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