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答問》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先有雞還先有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英科學家宣稱破解雞與蛋先後謎題,確認先有雞,後有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爭論在哲學和科學等領域已持續千百年。日前,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和沃裡克大學的科學家認為答案是:「先有雞。」

研究人員發現雞蛋殼的形成需要依賴於一種稱為OC-17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只能在母雞的卵巢中產生,而蛋殼的重要作用是為小雞提供成長的生存空間。因此得出結論,只有先有了雞,才能夠有第一個蛋的產生。

但,在過去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的爭論中,科學家們一般都傾向於先有蛋。

2008年,加拿大古生物學者澤勒尼茨基稱,對77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研究:恐龍首先建造了類似鳥窩的巢穴,產下了類似鳥蛋的蛋,然後恐龍再進化成鳥類(雞也屬於鳥類的一種)。因此推論,蛋先於雞之前就存在。雞是由這些產下了類似雞蛋的肉食恐龍進化而成。

2006年,英國基因學專家布魯克菲爾德教授則認為,動物個體在出生之後,其體內的遺傳物質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現代生物分子學說認為,是先有蛋中遺傳物質的基因突變,才有雞這個物種出現的可能。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哲學家帕皮諾從哲學的角度證明了布魯克菲爾德的觀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是袋鼠下的蛋,結果孵出的是鴕鳥,那麼這枚蛋一定是鴕鳥產的,而不是袋鼠產的。」同理,第一隻雞不可能是從其他動物所生的蛋中孵出來的,只可能先有雞蛋才有雞。

關於英科學家「先有雞」的宣稱,我覺得這真是個有趣的研究與發現。我們自小就常聽到有人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在邏輯上這是一個循環論證,似乎註定無解,因為我們已假定雞「必須」是從蛋生出,而蛋「必須」是從雞而來。

相信進化論的學者認為,由於物種(species)必定是從基因變異而來,所以只有可能發生在帶有新的遺傳訊息的「蛋」裡面才可能有新物種,也就是報導所說,因著兩隻「類似雞」的生物雜交後才出現一種新的基因可能。

但是這樣「看起來正確」的理論卻明顯地乎略一個事實:就是生物的出現不但只有基因方面的變化,也需要很多外在條件的配合,而這些條件不都是獨立於基因之外的。

以這個例子來說,蛋殼上的OC-17蛋白質只有在雞(而非其他的動物)的卵巢中才有,而這種特別的卵巢又必須視一番精細的基因重組才可能出現,所以這中間必要的連接無法用「先有蛋」就可以解釋。這樣看來,我們唯有接受先有雞這個動物存在,然後才能有適合產出「蛋」的環境與可能。

當然,任何一位敏銳的讀者都會馬上問,那這第一隻雞又如何來呢?如果不是從蛋出來,看來只可能是父母懷胎所生的。也就是說,這第一隻雞可能是其父母交配懷胎時產生基因變異,使他們的下一代「同時」變化成卵生動物並出現合適的卵巢來繼續繁衍。但這等「巧合」如果真的是這樣發生在第一隻母雞身上,那豈不就等於說是上帝所創造的嗎?要不怎麼可能配合得如此精緻,而這並不符合進化論要一步步變化的假設。


其實生物學中,甚至小到一個細胞本身,都有太多的「精密巧合」都是要在彼此搭配時才能發揮作用,缺一不可,否則就不可能存活了。所以當我們越了解其中的奧妙時,不應該自以為可以取代上帝而自鳴得意,反而應該是越多承認人類的有限與讚嘆造物的智慧。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關於作者:http://www.phys.nthu.edu.tw/c_teacher/dwwang.html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王道維的部落格

【延伸閱讀】:
從美國的基督教信仰退出校園開始談起
還有時間
關於「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