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旅的驛站》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關懷之網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Roy和兒子們的追思禮拜過後,牧師代表Amy向會眾致謝,說是不幸事件發生以來,提供援助的人使得這個家庭不致孤單獨行。他沒有說往後還要大家繼續扶持,因為他知道那根本無須他來提醒。

七年前,初次來到這個教會時,最直覺感受到的,就是溫馨。會員上千人的教會,很容易只是面熟,關係卻是疏離;就如我們那時也去拜訪的一個大教會,大家客氣微笑卻而拘謹生分。可是在這裡,人們寒暄問安,語氣裡帶著真誠。

後來在一個聚會裡,碰到另一個也是初來乍到的,她也有同樣感受。說她剛搬來時,在兩個教會間來回多次,後來讓她選擇留在這個教會,就是那份親切友善。

加入為會友後不久,我生日那天,收到一張賀卡,簽署的是個陌生的名字,只知道是教會的一個姐妹寄來的。我以為是自己剛加入,教會迎新的緣故。然而以後年年如此,只是寄的人不同。有的卡片還是自製,各有風格,顯出寄件人的用心。

一直到去年底,才知道這個卡片問候事工其實不屬乎教會那個部門,純粹是一個有心的姐妹Sally起意,又招募了一群參與的人,由她協調,每個月從教會秘書那裡拿到當月的壽星名單,安排每個參與的人該寄出幾張賀卡。

令我感動的是,Sally因著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幾年前已不良於行,雙手的活動也不靈巧,可是她還是非常盡心地在卡片上貼滿創意和鼓勵話語的小貼紙,讓收到的人深深感受到她那份祝福的心意。

今年我決定加入這個服事,拿到名單,才發現參與的五十多人裡有好些是我認識的。然而類似像這樣隱藏在幕後,多年來默默付出的人,在教會為數不少,形成一個無形卻強固的關懷網。

好比說,人們主日來參加崇拜,看到幾個交誼的角落已經有煮好的咖啡、飲料,和各式餅乾,不清楚是那些人特地提早到,擺好這些;那些人是留到最後,做整理收拾。

教會一年六次接待幾個無屋可住的家庭,每次一個禮拜,從架設活動床、鋪好床單、為他們準備三餐、安排活動、輪換陪伴用餐、值夜,到床單的收拾洗滌等,需要的人手也不少。可是參與至今,我只是收到email通知,填上自己可以服事的項目和時間,始終搞不清有多少人一起做,也從沒有參加過什麼籌備或是善後的會議,可是每次的接待都順利進行。

教會也支援一個在附近較貧寒社區的姐妹教會,每個月我們提供各樣乾貨食品,讓他們社區裡有需要的家庭可以取用。月初那個主日,置放的幾個大紙箱裡總是裝滿各式各樣的食品和日用品。看過小小孩子吃力的把一個裝滿罐頭的袋子放入紙箱裡,模樣專心而可愛。

還有每一季某個週末到鄰近一個有八百戶的老年社區幫助庭園清掃、修剪樹叢、油漆外牆、洗滌車道,通常只是前一個禮拜在週報上提醒人去登記,到時出現的人數多半可以應付工作量。

教會對面是中佛州大學,每逢該校的橄欖球賽前,我們給予觀賽的人瓶裝水,與其同樂交誼。

此外有捐血車定時會來,停在停車場,每堂崇拜完,總看到一些人排隊,等著要捐血。

以及不定期的組隊外出短宣、義賣籌款、收集衣物文具用品以供應孤兒院童需要等等,在在都要人手。

這些屬乎教會內外關懷的事務,從來都不是牧師執事們發起,而是有心的人領頭去做,隨後就有人陸續參與。

即使像Roy家這突發性的追思禮拜,也只是在前一天主日,領會的主席口頭宣佈,請那些願意幫忙的人在最後一堂崇拜結束後留下來,大家協調一下各人的工作崗位;以及請人預備禮拜後的茶點。次日,不到中午,教會的廚房檯面已經擺滿一盤盤各式蛋糕餅乾。來參加禮拜的一千六百多人,其中有不少平日並未涉足教會,但願他們在面對這個無解的悲劇時, 還是能從上帝的教會裡,貼切而實際的感受到愛網裡的安慰。教會是神國度在地上的雛形,要把上帝對世人的愛,落實於教會手足和周圍社區裡。


↑Sally 和她送的卡片

about 【客旅的驛站】專欄主要寫手:客旅貞吟
歡迎參觀客旅奧蘭多部落格

【延伸閱讀】:
如此教會,深觸我心
雪夜微聲
虧欠﹐這個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