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客旅貞吟 2014.03.09
「錢啊,錢啊,你在那裡呢?」
不到兩歲的大兒子,呀呀學語的時候,冒出這樣的句子,到底是在想什麼?
事情緣由是他把額頭用力頂著紗窗, 先生告誡他,不可以那樣,會把紗窗弄破,沒有錢可以修。
「沒有錢」,應該是老大自出生,略微懂事以來,常聽到的。
那是我們家經濟最受考驗的時日,每個月,不到三百元要應付水電、 食物、 和各樣雜支。
造成這種要掂斤兩過日子,是我們沒智慧的抉擇所致,當然必須承擔帶來的後果。
有次我在一堆筆記本裡,翻到當時的一本記賬簿,裡面,記錄著每次的開支,還夾著一些已經褪色發黃的收據。
為什麼會有那些忠實記錄?我那時是把這當作一個操練: 為每一筆還能夠承負的支出,不管多小,感謝神。
所以,那本帳簿,也是感恩的記錄。
因此,先生有時對兒子脫口說: 「這個玩具不能買,我們很窮﹗」 我要他停止那樣的說辭。 我對兒子說:「不能買,因為現在我們沒這個錢。」
我要他從小知道﹐「沒錢」不等於就是「窮乏」。
「窮乏的心思」(sense of poverty) 歸根結底是一個捆綁。 心態上,覺得自己缺乏、 清寒, 不一定讓人變得有骨氣,進取上進,高風亮節﹔反而也有可能 讓人變得貪婪,急功近利,投機取巧。
我們的文化裡就隱藏這樣的因子,不少與金錢糾葛的弊端事件,其實是由此心態而起,表面的試探只是導火線。
而且,說實在,兒子的生活裡,有阿公阿嬤越洋寄來的衣物,有我用塑膠瓶罐與紙板給他改製的玩具,以及圖書館借來的許多書籍、 童謠卡帶,他的確沒什麼缺乏。
然而,那天,聽他突然說出那樣的話,我不免就更小心了。
金錢是個工具,可用來換取生活的許多東西。我希望他與金錢,有健康的關係。
因此,當經濟略微好轉,偶爾能買給他要的一些小玩具。 每次,他眉開眼笑的打開包裝,我就握著他的小手,先禱告神:「謝謝主耶穌,讓我有一個車車...」
每個他生活裡添增的東西,都要有感恩的印記。
幫忙家事,開始給他零用錢之後,十一奉獻,也是他要學習的。
即使他成長的階段,先生的工作非常不穩,但是因著一些突破的認知,(見:從管家到兒女),兒子所受的引導,使得他基本沒有任何缺乏意識。
他中學開始打工,有自己收入之後,就學習怎麼管理那些「金錢資源」。
高中畢業,老大捨康乃爾大學,選擇進入獎學金支付所有費用的俄亥俄州大。
他還要作另一個抉擇: 我們多年來為他儲蓄的大學頭兩年學費,是轉為他名下的存款,還是奉獻給那時教會的建堂基金。
他決定讓我們全額奉獻。
大學時期,他有工讀、 校外實習的機會,畢業也順利進入職場,然後買下他自己的房子。
有時打電話來,我們談一些資源管理的事。 彼此都能從對方學習。
即使如此,也不是說我們之間就沒有因金錢而不愉快的例子。
我清楚記得,為了老大的高中畢業舞會,我們有激烈爭吵。
老大剛升上十二年級時 ﹐就鄭重宣佈要參加次年五月的畢業舞會,屆時要租禮服和車子,還琢磨要邀請那個女同學。然後開始把在圖書館打工的錢存一部分下來,支付這些開支。
到了舞會前幾天,我帶他去租車子(那時先生已南下工作,家裡只有一部Van,他不肯開),他執意要一輛租價較昂貴的車子,我認為只是一個週末,不值得花那麼多。兩人在租車行已經有些衝突。
然後到禮服店,他也是所有配套都要,錢又花出不少。我替他心疼,那些他辛苦積攢的錢,就那麼嘩啦啦流出去。
回家的路上,他憤怒的大嚷:「媽﹗ 這是我存的錢,我要怎麼用,是我的事,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 你為什麼干涉那麼多?你要尊重我的選擇。」
才十七歲出頭的兒子,已經在金錢上,和父母劃分了清楚界限。
本來我很傷心,覺得他無法體諒我疼惜他的心情﹔後來學著,即使不全然同意,但仍尊重他那麼作的理由: 高中畢業是一個求學階段的結束,和另一個開始,他要製造一些可珍藏的記憶。
同時也明白,這個事件對我也是一記提醒: 此後他的金錢收支,除非他需要父母給予什麼意見, 否則基本上,我們不能置喙。
以後,我就只為他禱告,除非他主動說,我不會去探問他的經濟細節。
去年中,有一天,他打來電話:「我的車子最近出了問題,要修﹗ 偏偏iPhone又壞了,真是麻煩。我這個月可能會透支了﹗」他聲調很懊惱。
「需要我們借錢給你嗎?」
他在自己住處工作,不時出差,與主管、 同事聯絡﹐多 半靠電話。而週末要去進修MBA課程,來回三個多小時的車程,車子必須性能良好。
「我再看看吧﹗ 也許用信用卡先支付必要費用。」他婉拒我們的好意。
又過了一個禮拜,他告訴我:「神最近對我的金錢管理,有個很大教訓。」
「喔?趕快說來聽聽。」
「我在Walmart工作的朋友上禮拜一告訴我,店裡31吋的LCD電視在打折,只200元左右。我覺得便宜,當天晚上就馬上去抱一台回來。」 「然後,到禮拜五﹐車子忽然不對勁。開動時有怪異雜音。我有點緊張,因為第二天要去上課啊﹗ 接著iPhone也出問題。我禮拜六下課後,到學校附近幾家蘋果的專售店,他們都不肯讓我換。連跑了六家,都沒有結果。」
「我禮拜一早上,趕快把車子開去檢修 ﹐換了一個小零件,花了我$220左右。那天下午,我越想越不對勁,車子本來開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出問題了?想來想去,是不是和我買那台電視有關?趕快拿回去退,連稅,退款就是我修車的錢,只差幾分錢而已(only a few pennies)。我嚇了一跳。」
「然後,禮拜二我收到賣掉的一本教科書的錢,就跑去我們附近一家蘋果專售店,他們很爽快的就讓我加些錢,換了一支新款手機。款額就是我那教科書的錢$149。」
「媽,你說這是『巧合』嗎?」我差不多要笑出來了。
「你不是早就有一台40吋的電視,為什麼還要買這一台小的?」我忍住笑,問他。
「貪心嘛﹗」他大大嘆了一口氣﹐「以前如果要花超過$100的錢,我總是先禱告的。 這次,只覺得便宜,沒禱告,也沒思考太多,衝動,就跑去買了。我想,如果我沒買,車子恐怕就不必送修,也無須花那$220了。」他又嘆氣。
「花兩百多元,買個教訓,挺值得的。」我總算知道,問他是否需要幫助時,他不敢接受的原因,想必心理有數,這些麻煩怎麼來的。
只要他繼續敬畏神,遵從神的教訓,老大和金錢的關係,應該會是正面而健康的。
about 【客旅的驛站】專欄主要寫手:客旅貞吟
歡迎參觀客旅奧蘭多部落格
在盡頭轉彎
你們給他們吃吧!
處豐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