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慧潔 2003.02.16
書名:過猶不及 ──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
出版社:台福傳播中心
亨利•克勞德博士及約翰•湯森德博士
譯者:蔡岱安
自從在偶然的機會經人介紹這本書之後,我便深感有需要將這 本書大力推薦給許多在服事、工作、家庭中陷入重重混亂的基 督徒。我談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一種急待建立的觀念 ── 亦 即心理界線的重要性,這本書的作者是兩個臨床心理學博士, 他們在合於聖經教導的原則內撰寫本書,事實上,我認為這很 適合教會或日常生活中,自覺在服事、人際關係沒有受到足夠 尊重的人閱讀。

讓我們先搞清楚心理界線到底指的是什麼:「就像擁有住家的 人一定會在自己土地的四周建造有形的地界一樣,我們也必須 在生活上設立心理上、肉體上、情感上、靈性上的界線,來幫 助我們分辨什麼是我們的責任,又什麼不是。」(p34) 心理界線 可以幫忙釐清責任與主權之間的混淆。
「許多一心一意想要事奉主的基督徒常陷入迷惑不解的掙扎當 中,不知道什麼時候設立界線才算是合乎聖經的教導。」(p34 ) 而這本書正是要幫助你「如何利用合乎聖經教導的界線,來完 成神在祂兒女身上所希望成就的關係與計畫。」(p35)

書裡用了一個可憐的職業婦女做案例,雪麗周旋在丈夫、兒女 管教與工作當中筋疲力盡,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忙碌,而是因為 缺乏心理界線,使得她失去了生命的所有權,以至於在情感上 跟體力上都被其他人壓榨,與神所應許的喜樂得勝的生命背道 而馳。
心理界線清楚的人通常很有原則而且樂於給予,而且一開始就 能夠讓人認識這些部份,在清楚的界線之內雙方互動愉快。然 而,界線不清楚的人卻往往是別人口中所謂的「濫好人」或是 「吝於付出的人」,前者是界線太鬆弛,擔心說「不」會傷害 到別人的情感,或破壞關係;後者是界線太嚴謹,因為之前吃 過別人的虧,而在各方面劃地自限,成為無法給予也難以接收 的人。另外還有「操控者」的存在,他們喜歡侵犯別人的界線 ,以上種種問題往往跟早年的經驗與父母的教育方式脫不了關 係。

我覺得教會中比較多界線問題來自於順服的要求,有時我們會 接到一些不屬於排班表上面既定的服事,「念主,這個禮拜你 可不可以司琴?」有司琴恩賜的人沒有說不的權利,因為不是 每個人都會司琴,但一個在意自己服事表現的司琴,是否有權 利拒絕臨時指派或根本沒時間練習的服事要求?有些人會認為 既然是聖工就該積極參與,而拒絕的人內心往往免不了一番掙 扎。我還接過聚會前兩個小時才詢問我可不可以帶敬拜的要求 。然而偶而一兩次則可,如果長期間教會都有臨時指派的意外 狀況,那麼這間教會的管理恐怕有待商榷,而且服事久了,弟 兄姊妹恐怕會產生靈命倦怠的危機。

若仔細查考可以發現,聖經中很多例子表明了神是一個界線清 楚的神,因此神也樂意我們發展自己的情緒、工作與人際界線 。以情緒而言,喜怒哀樂都是神所賜下的情緒本質,我們在聖 經中常看見神的震怒如何臨到悖逆的百姓身上,同樣地憤怒的 情緒也是一種警告,讓我們知道有些事情侵犯了我們的界線, 應該加以處理。作者說開始試著發展界線的人一定會經歷到衝 擊跟憤怒,這是在老早以前就應該面對、卻因故喪失了自我的 碎片,我們應該一一拾撿回來。在發展界線的過程中,我們不 要太快就用「不可含怒到日落」的話語壓下憤怒,而應該繼續 在人際支持下發展自己的界線,以便完成神在計畫中賦予我們 的人生使命。否則喪失界線的各種症狀,恐怕遲早會爆發出更 大的人際衝突,或讓當事人繼續落入焦慮、沮喪或長期倦怠感 當中。
如果你是一個快被工作壓垮的成年人,如果你是一個在服事當 中找不到平衡點的基督徒,更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個在管教上 有困擾的父母,閱讀這本書將會帶給你意想不到收穫。 【延伸閱讀】:
讀者回應
認識信仰得聽說讀寫!
心裡揣著一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