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應仁祥 2007.02.18
◆《REAL》by 井上雄彥 沒錯,請相信你的眼睛,就是那個井上雄彥,那個以《灌籃高手》漫畫一度紅遍整個台灣,成為男男女女青年學子們偶像的漫畫家井上雄彥。我永遠記得讀高中的時候,只要到了每週二,班上所有同學幾乎都會擠到最有錢的公子哥兒身邊,搶著要看當天出刊《TOP》漫畫週刊裡《灌籃高手》的最新發展,大夥兒隨著劇情的轉折,一下驚呼、一下沉默,短短三十頁左右的篇幅,把班上每個人的心全串到了一塊兒。然而,就在漫畫主角櫻木花道和流川楓的聲勢如日中天的時候,卻傳來了最不好的消息,井上雄彥決定不再繼續連載《灌籃高手》。在那之後,漫畫迷左盼右盼,終於又盼到井上雄彥推出新的連載《REAL》,興高采烈從漫畫店裡抱回家,甫一打開,得到的卻是一陣錯愕。這是什麼?既沒有跳得超高的籃球天才,也沒有動作行雲流水的明星球員,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張輪椅,以及一個坐在上面看來落魄的殘障青年,井上雄彥畫的主題竟然是「殘障籃球」??我不曉得有多少井上雄彥迷和那個年輕的我一樣,因為這樣的劇情暗自神傷,我們想要的是能展現人類體能極致與美態的熱血漫畫啊!殘障籃球選手就算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有什麼超乎常人能力範圍的動作和表現,這樣的漫畫我才不要。或許正是因為此一走向未能迎合大眾導致銷路不佳吧,當年的《REAL》只出了兩集,便被另一部較能夠展現人類體能的《浪人劍客》所取代。匆匆好幾年過去,我已從當年只愛熱血的青少年搖身一變成為上班族,不看井上雄彥漫畫也好久,直到去年十月,老弟丟了一套漫畫給我,我才知道原來井上雄彥又重新畫起《REAL》。過去那種失望的感覺浮上心頭,本來想直接退還給老弟,但想想論文壓力沉重,有套漫畫解解悶也好。幸好我把《REAL》收下了,因為這次我終於讀懂井上雄彥想要表達的東西。不同於《灌籃高手》裡藉著籃球場上明星球員的動作,展現人類體能的極限,《REAL》沒有太多比賽的著墨,反倒刻畫著一個又一個因意外事故成為殘廢者的籃球員,如何從失去肢體極端的沮喪中走出來,重新抓住希望的過程。原本眾人眼中天之驕子的他們,現在得克服不如常人的自慚形穢,得忍受旁人異樣的眼光,還得重新學會一些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技能,就連普信心,普通通的從床上坐起,都得學上個把月的時間,更別提俐落地使用輪椅,以及想要操縱著輪椅在籃球場上奔馳了。那真是難如登天啊!然而,就是有人能夠走過這一切一切的折磨,重新學會信心與笑容,用我們難以想像的力量,坐著輪椅出現在球場。當年看扁《REAL》價值的我,如今看來是何等地膚淺啊!這裡頭每一個在傷痛中打滾,用淚水洗面的人,他們的故事、他們再一次迎向生命的氣魄,早已超越了只是能夠比別人跳得高、比別人更會打籃球的境界,是這些傷殘卻不放棄生命的人,才真正訴說出了人類最大的潛能、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白色巨塔》by 山崎豐子 我看過的日劇並不多,而且非常集中在與「織田裕二」「古?任三郎」這兩個名字有關的日劇上面。不過因為《白色巨塔》實在太紅了,再加上以前看織田裕二主演的《冰與火》,司馬醫生所帶給我的衝擊,令我對日劇處理醫病關係的能力深具信心,忍不住就買了一套回家。才看第一集,便深深為之著迷,由財前五郎和里見脩二兩位性格分明醫生形塑起來的戲劇張力,牽動著我內心裡的黑暗與光明:當財前為著名利汲汲營營,就想到自己裡面也有那樣一種想要出名的欲望;而當里見伴隨著 Amazing Grace 歌聲出現力挽狂瀾的時候,一股想要吶喊的衝動油然而生,我多麼希望也能有他那樣大無畏的精神。本以為看完日劇,三年前買的小說大概就派不上用場,某天閒來無事,想趁打入冷宮前再瞧一眼,這一瞧居然給我看對了眼。儘管故事架構和螢幕上演的相去不多,然而,小說裡許許多多對於人性的細緻描繪,對於病患苦痛的描寫,都讓唐澤壽明或江口洋介已可稱卓越的表現相形遜色。特別是當我讀到作者在描寫財前五郎如何為著自己創紀錄的開刀速度沾沾自喜、功成名就時,還刻意將人在深山裡耗費了數個月時間,只為能預先診斷出八十歲高齡老婆婆有否得癌症的里見脩二拿來對照,淚水就不自覺地沾濕了眼眶。是啊!和許許多多高科技、高收入的職業相較,一介小小編輯算得了什麼?然而,就是因為心中的一股熱火、一把聲音的呼喚,我們仍舊如里見醫師一般,不計時間、不計付出、不計報酬高低地與文字搏鬥著,只為能呈現出最好的讀本,為人們的心靈多注入一滴清泉。 ◆《閱讀的故事》by 唐諾 要先說明的是,這本書理應放在 2005 年來推介的,卻因為我的閱讀速度跟不上 Outlook 行事曆的切換速度,拖拖拉拉到 2006 年的二月才真正全本讀完,只好留到現在來介紹。儘管一般對於唐諾的文字毀譽參半,我自己倒是很喜歡他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綿綿延延無盡長的寫作手法,從早年的《球迷唐諾》,到近幾年臉譜偵探小說前的導讀,我都不會放過,事實上,我個人很主觀的看法,唐諾文章最讓人難以卒睹的幾篇,就是當他沒有好好發揮這種追根究底天份時寫出來的,好比他談佛洛伊德的《摩西與一神教》,稍稍對佛洛伊德生平有瞭解的人一看,就知道用功不夠。很高興的是,在這本《閱讀的故事》裡,類似的情形並沒有發生。單單是唐諾為閱讀這件事尋找意義根源、本體論基底的企圖,即相當讓人折服,好比用基因庫的概念來詮釋世上所有的書,就將閱讀能夠幫助人類保有多元化和豐富性的價值,清楚地描繪出來。除此之外,唐諾還做了一件也是不太容易的事情,那就是在書中每一章的開頭,都用上馬奎斯的《迷宮中的將軍》作引言,並且與該章要處理的閱讀議題遙相呼應,真不知道該說是馬奎斯的小說厲害,還是唐諾的加油添醋確到火侯。不過,唐諾最教人驚喜的,還在於每次聊閱讀,聊著聊著,就帶進了出版工作的探索裡,譬如說,當他講我們該不該閱讀所謂的二流書時,就扯到了台灣出版界出版翻譯作品背後的一個現象,那就是「以二十年來讀人家的兩百年」,這導致出版社的出版方針大多「試圖先掌握其基本整體圖像,而很少直接鑽入某一部分細節之中」、「橫的展開重於縱的深入,走馬看花優先於孤注一擲的專注」,並集中出版每一類別中「最有名的那一本」;台灣的出版業者,若是細細反芻這點觀察,相信必能嚼出不少有意思的東西來。 ◆《故事的呼喚》by 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 記得電視上曾有個節目,應該叫《歡笑一籮筐》吧!這節目會故意在街道上安排某個出人意表的惡作劇,好讓路過的人大吃一驚,再把他們各種不知所措的有趣反應(據說是都有經過當事人同意)播放出來,成為賣點。我自己覺得,《故事的呼喚》和《歡笑一籮筐》,在某些地方頗有雷同之處,只不過《故事的呼喚》並非惡作劇,帶出來的省思也遠非《歡笑一籮筐》所能及。作者羅伯.寇爾斯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專長精神病學;這教授有個嗜好,就是非常喜歡讀小說,也愛推薦自己的病人讀小說,學校方面知道了,便邀請他額外增開一個課程,課程主題定為「文學和醫學」,他會和所有選修的同學一起閱讀某些經典小說,並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討論讀後心得。幾十年教學過後,他把這樣的教學經驗作了匯整,用文字記載下來,希望藉此讓更多人看到,小說和故事是如何改變了他所接觸到的醫學生和病人,以期重新喚起現代社會對優秀小說的興趣與重視。在羅伯斯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以為自己沒有種族偏見的白種醫學院高材生,如何因為讀了描述一位在白人眼中如同隱形的黑人故事後(書名就叫《隱形人》),才驚覺他所謂自己沒有種族「偏見」,其實只是因為他對種族問題根本「無知」;我們也看到一位自私自利癌症病患,怎麼在看了托爾斯泰的《主與僕》故事,被那位小氣卻在死前奮不顧身救僕人的有錢人所打動,開始也會對人付出;我們還看到了一位讀法律的選修生,在畢業了好幾年後,如何因為狄更斯的《孤雛血淚》,重新發現常被母親認為沒出息的律師爸爸,他的「沒出息」其實是出自於不願意與其他人同流合污。之所以會在閱讀《故事的呼喚》時想起《歡笑一籮筐》,正是因為從這些類似記載中,我看到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怎麼在讀到一本小說、一篇精彩的故事之後,因為震撼而變得手無足措;習以為常的想法像被球砸中的玻璃,裂成碎片、散落一地。是這樣的震撼,帶來接踵而至的生命更新與道德反省;是深刻勾勒人性價值的小說,才讓我們始終能夠保有良知,不致於沉沒在物質社會的紙醉金迷中。無怪乎羅伯斯要說:「小說和故事是生活的鋪排,它們不只陪伴我們,也給我們諄諄的告誡。小說指示我們新的方向,或是給我們勇氣留在既定的路程上。透過他人的眼睛、他人的耳朵,讓我們得以看清楚、聽明白。」 ◆A Testament of Devotion by Thomas Kelly 最近有機會讀了宮部美幸的小說《勇者物語》,書中描繪一個小男孩遭逢父母離異、母親企圖自殺的變故,萬念俱灰下,因緣際會來到了與真實世界平行的幻界,在這幻界中,只要他順利完成一項任務,就能夠獲得一次許願的機會,讓他的父母親復合。經過一連串的考驗,男孩不但達成了任務,自己的心志也變得更堅韌。終於來到了許願的時刻,經過幾番考慮,男孩決定把他的願望送給幻界的人,幫助幻界度過毀滅的危機,而放棄讓他父母親復合──因為他學會了,就算外在環境如何不盡人意,只要內心能夠擁抱著愛、希望、信心,依舊能夠勇敢又有朝氣的活著。某程度來說,我們都不是小?(《勇者物語》的主角),沒有那種闖入某個奇幻世界的際遇,在其中磨練我們的勇氣,打造我們的內心世界,然而我們有書,特別是這本 Thomas Kelly 的古典作品 A Testament of Devotion。和《勇者物語》背後的邏輯相似,Kelly 認為現代人總以為只要改善了外在的環境,自己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好,然而,實情不然,如果我們的內心始終懷著忌妒、憤怒、怨恨,再怎麼美好的環境,都無法改變我們的生命。Kelly 強調我們應該看重「內在的工程」,多過於「外在的環境」,他並且用相當簡單卻又雋永的文字,一一說明這項內在工程的進行步驟,用內在的光對比外在的教條、永恆的當下對比時間的匆匆、內心的儉樸對比什麼都想抓在手的欲望,讓活在真實世界的我們,也能像勇闖幻界小?一樣,學習如何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靈性操練真諦》by 魏樂德(Dallas Willard) 身邊和我比較熟的朋友應該都猜得到,2006 年我的年度選書第一名,究竟會是哪一本;事實上,如果要現在的我來選擇這輩子所讀過,對自己影響最深的書,應該還是魏樂德的這本《靈性操練真諦》。或許可以這樣來形容此書所帶給我的啟發:在過去,儘管生來父母親就是基督徒,從小也在教會兒童主日學聽聖經故事長大,甚至是出了社會,都還在一個世人眼中的「教會」出版社當編輯,但是基督教對我來說,始終像台性能相當優越的跑車,我知道它跑得很快,也看過一些人駕駛著它做出各樣不可思議的動作,然而,因為我不懂得最正確的駕駛方式,不知道該怎麼操縱方向盤,該怎麼樣踩離合器,所以這千萬名車在我腳下就像台沒什麼馬力,隨時有拋錨、爆胎可能的老爺車。《靈性操練真諦》正是本駕駛秘笈,不但告訴我這台車的機械構造(究竟何謂救恩),也告訴我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法來駕駛它,好比何時該輕踩煞車(禁食)、何時該換成低檔(靜默)、何時該往右轉輪胎好能在沙地裡快速向左過彎(獨處)、何時又該盡情地甩尾(敬拜)……。你也希望知道如何駕駛基督教這台有名的跑車嗎?那你應該來看看《頭文字D》……呃……應該來看看《靈性操練真諦》。 ◆《浪子回頭》by 盧雲(Henri Nouwen) 讀者和作者之間的距離可以有多遠?可以有台灣和美國之間的距離這麼遠,可以有人間和天堂這麼遠;而我和盧雲的中間,則是隔著好幾年的距離和十數本書的時間那麼遠。雖然脫離怎麼讀也讀不懂盧雲的日子有兩三年了,我和他的作品,總還是有著莫名的不搭調,有時候,是前半段看的精采,到了後半段,卻又不知所云;有時候,是整本書都霧颯颯,直到讀了其他人寫的書中,才弄懂原來盧雲的意思可能是這樣。帶著如此的惶惑,2006 年我又拿起了幾乎每年都曾起意閱讀,但讀了幾頁就無疾而終的《浪子回頭》。只是,這一次不一樣了,打從翻開的那一瞬間,我就被書中內容深深打動,盧雲所說的每個字每一句話,幾乎都能和我在出版社的工作經驗產生共鳴。讀到浪子離家象徵著他對父親的不屑一顧時,我就想到剛進出版社時,對自家出版社出版品的輕蔑態度;講到大兒子對小兒子的嫉妒時,我也很難不把辦公室裡的瑜亮情結,或是資深員工對資歷較淺員工的不尊重給套進去;至於父親接納浪子也接納大兒子的胸懷,則讓我開啟了眼界,從以前所不知道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頂頭上司是何等寬厚,對於後生晚輩又是何等提攜──真正的領導者,當如是也。 ◆《讓生命發聲》by 巴默爾(Parker Palmer) 這本書的內容我在 2006 年已經談了很多,再繼續談下去,我怕大家會受不了。我想就這機會聊一下內容以外的事情吧!《讓生命發聲》這書的中譯本出版社是商周出版社,眾所皆知,這家出版社並非傳統基督教出版社。許多人可能會因此高興,覺得身為基督徒,巴默爾的書能在一般出版社出版,真的好事一件。然而,如果看看《讓生命發聲》的銷售情形,這樣的高興可能得蒙上一層陰影。不可否認,有些基督徒的書,如杏林子、張文亮、連加恩,由非傳統基督教出版社出版,的確能夠造成轟動,得到更多人的接受。然而,同樣也有不少基督徒的作品,由非傳統基督教出版社出版之後卻石沉大海,徒留遺憾。換言之,有些東西,真的是沒有對基督教背景的認識,就無法解讀和欣賞。這些作品包括了同樣是商周所出版的「宗教與人」系列中 Thomas Merton 的作品,或是前述張文亮老師的《台灣的水》或《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好幾次覺得,如果是由基督教出版社來出版《七重山》或是《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不管是在編輯上、推廣上,可能都更有辦法找到正確的施力點來加以推介。巴默爾這本《讓生命發聲》,靜悄悄地在市場上出現,也靜悄悄地被下了架,若非今年基督教的刊物《校園雜誌》介紹,引發了一小波的閱讀熱潮,恐怕一本好書就要這樣無疾而終了。 ◆The Spiritual Life by Evelyn Underhill 那是一間普通的旅社,我因某些事情,必須在此借住一宿。旅社雖普通,卻也裝設了有線電視,忙上一整天的我,便坐在床上隨意地用遙控器換台。突然之間,我轉到了基督教的好消息頻道,此時螢幕上播放著的是一位國內知名牧師主領的大型特會活動,可能正在高潮吧,只見牧師激動地大聲帶領底下群眾禱告。看著這一幕,我突然流下淚來。流淚的原因,不是牧師禱告的有多好,其實剛好相反,牧師的禱告我一個字也聽不懂,因為他正在用所謂的「方言」禱告。我不敢質疑牧師能否用「方言」禱告,甚至也不否認真的有所謂的「說方言」的恩賜,然而,看到電視這樣直接把一個說方言的牧師轉播出來,我還是非常難過。基督教雖然在世人眼中,不是什麼邪魔歪道,台灣社會也肯定不少基督徒的作為,然而,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基督教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很愛用一些旁人聽來一知半解的「術語」,什麼「呼召」啦、「聖靈充滿」啦、「確據」啦、「愛慕世界」啦、「奮興」啦等等、等等。這些術語,在教會和教會外面的世界間構築了一座高不可攀的圍牆,現在我們不但不想辦法去拆除這道圍牆,還刻意地增加它的高度,在一個公開播送的電視頻道裡,講些既不是中文、不是英文、不是閩南語、不是任何一個人聽的懂的「靈語」、「方言」?我只覺得無力、只覺得想哭。然而,如果我們翻開 Evelyn Underhill 的 The Spiritual Life,就會發現,這位二十世紀初最有名的靈修女作家,在講述基督信仰的時候,從來就不會去使用什麼「術語」,她謹慎地用字遣詞,把基督信仰講解得讓普羅大眾一聽就明白。好比”a larger horizon”──賦予更寬的地平線、更寬的視眼──就被拿來形容基督信仰對生命的意義;聆聽交響樂和研究樂譜,也被來來類比「靈性的生命」和「眼見為憑的生命」兩者間的不同。種種的種種,都讓人看見無盡的巧思和創意,值得基督徒們借鏡;Underhill 若生在今天,應該會是一個點子不斷優秀的廣告人吧! ◆Five Smooth Stones for Pastoral Work by Eugene Peterson 這幾年,不管再怎麼忙、再怎麼沒時間,我一定都會預留一段時間,給我最喜愛的作家畢德生。每一次展讀他的書,身旁的一切紛紛擾擾,就像突然褪了色。我的心立刻沉靜下來,跟著如沐春風的文字,走進聖經的故事、神學的巷弄、小說意象般的美麗中。熟悉的人物,讀過的經文,一回又一回在畢德生的詮釋中,帶出了更深刻的意義。Five Smooth Stones for Pastoral Work(中譯本的書名是失血到不能再失血、背離到不能再背離的《全備關懷的牧養之道》)詮釋的是雅歌書、路得記、耶利米哀歌、傳道書、以斯帖記等五卷經文,每卷經文關注一個重要主題,而每一個主題又都回應了畢德生眼中當代的社會問題。雅歌書的主題是人與人該如何建立親密的關係,特別是在這個講究效率而對親密關係不友善的世界;路得記的主題是故事,當人的一切都可以被統計數字所涵蓋的時候,說一個故事,代表的就是保留了一份人性;耶利米哀歌的主題是苦難,講究享樂的文化,總希望用帖特效藥把一切的傷痛通通塗抹,哀歌卻告訴我們要等等,要善待苦難,要從中學習如何看待生命和世界;傳道書的主題是「虛空」,裡面的智慧讓我們得以看透所有的繁華和喧囂不過是虛空,看清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以斯帖記的主題是建造群體,這個群體不是用金錢、權力、成就所堆砌而成的大企業大公司,相反地,是用謙卑、服事、甘心為僕而組成的屬神子民。 本文原發表於 阿祥與 dannyboy 的閱讀手札 聽阿祥哈拉出版界八卦 |
走在文字的隊伍中
新塞翁學
福音歌仔戲網站重新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