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姊妹》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禱告的對象是天父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主的祈禱》(The Lord's Prayer),詹姆斯·迪索(James Tissot),1886-1896年。(圖片來源/布魯克林博物館


民間信仰混入基督教,連禱告都受到嚴重的扭曲。還好馬太福音第六章留下主耶穌對禱告的完整教導。每逢禱告,都應該要回到這段經文,省察自己的禱告是合乎主的心意?還是參雜世俗異教之風?

耶穌教授〈主禱文〉之前,首先提到禱告的兩件要項。第一點是,禱告要暗暗的做。「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6:4-5)

現代對於禱告的主流教導卻是,禱告最好公開讓眾人看見,即使在室內也要大聲呼求讓屋外的人也聽到。甚至還把自己的禱告文貼到臉書、LINE,讓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多麼敬虔的基督徒。太6:4-5不是拒絕一切公禱,聖經中也很多公禱例子,重點在於「禱告的對象是上帝,禱告不是用來表演自己的敬虔」。

禱告要項的第二點是,不要一直重複。「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7-8)耶穌在這裡用了重複句,他說了兩次「不可」!表示當時很多猶太人禱告也愛重複,一件事項不斷重複很多次,怕上帝聽不到,甚至是後面有著異教徒禱告積功德的動機,認為禱告多次,累積達到某數目,心願就會實現。這個錯謬甚至還開發成計數器十字架商品,幫助計算禱告次數。

基督徒為何不需要重複同一事項的禱告?因為我們禱告的對象是天父上帝。做孩子的嘴巴還沒有張開,發出祈求之前,我們所需用的,爸爸早已知道了。所以〈主禱文〉的第一句就是「我們在天上的父」。整個禱告的基礎是,這位上帝是愛我們的爸爸!只要忘記這點,就很容易墮落到使用外邦人的禱告積功德方式。

〈主禱文〉內文,亦是與時下教會界常聽到的禱告詞截然不同!〈主禱文〉是爸爸的事情放前面,孩子的事情放後面。「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禱告者要把「你的名、你的國、你的旨意」放在前面。但是現在的禱告多是「我」、「我」、「我」,我的就業、我的婚姻、我的交友、我的考試、我的健康…所有一切食衣住行育樂,內容千篇一律「願『我』的旨意行在地上」,上帝你要讓「我」的想法、「我」的旨意都順暢通行。這裡並非是說通通不能跟爸爸訴說自己的人生的需要與想要,而是這種類型的禱告太多,最後會把上帝當成實現自己心願的工具人。這段更重要的是,天父上帝要基督徒皆有興趣並主動了解他的計畫,渴望參與永恆的事工,父親樂意孩子們與他一起同工,他美好的旨意行在地上,救贖這世界。

〈主禱文〉後半段是孩子的事。「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惡者。」注意,這裡是「我們」,而不是「我」。意味著禱告的時候,想到的不是單一個體自己「我」,而是群體。因此馬太福音第六章的最後,主耶穌再次提醒禱告不要像外邦人,「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1-34)

女兒之前要考公職社會行政時,我帶著她用主禱文的範例禱告:

親愛的天父:

謝謝你讓孩子注意到社會的邊緣人,謝謝你讓我們家支持孩子報考社會行政。求你幫助孩子在預備考試的讀書過程,不叫我遇見試探,救我脫離惡者撒但。當我疲勞、煩躁、沮喪、對自己沒信心、怠惰時,讓孩子仰望你的十字架,體會你愛世人的心,獲得能力繼續堅持下去。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願我們都用主耶穌教的〈主禱文〉禱告,於是我們更愛天父,更了解自己在上帝永恆計畫中的角色。




台語版請按這裡

about 陳小小

about 華子

about 飛飛

【延伸閱讀】:
先有恩典,才有工作與事奉
上帝兒女的喜樂讀書法
恩典不是「祝福」,而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