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愛德華滋 2024.06.16
圖片提供/123RF
■ 翻譯|郭熙安
其實明天怎樣,你們並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本來是過眼雲煙,轉瞬之間就消逝了。(雅各書四章14節,新譯本)
假如人們的心專注於今生的享樂,就會倚賴明日。我意思不是說,只要他們對世事有任何形式的情感,就會如此。我們都喜愛今生的享樂,否則人生就會停止。如果我們在這些事上沒有一點點的歡愉,我們也無法為著它們感恩。
有人會某種程度喜愛地上的朋友和其他享樂,這樣的喜愛,能讓我們實踐智慧人的建言:「我認為既善又美的,就是人……吃喝,享受他在日光之下勞碌所得的一切,因為這是他的分。」(傳道書五章18 節)但是,一旦我們的心專注於這些事物,將自己的快樂寄託其上,並且付出如河流般綿延不絕的喜愛來追逐它們──將所有心思都聚焦其上,那麼我們就無法在缺乏這些事的情況下仍吃喝快樂,以致於我們的心思、活動都被這些事情占據。此時,我們會活得彷彿是倚靠明日。
這樣做的人活得像是倚靠明日,也倚靠將來許多日子。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如果世上的享樂再怎樣好,都持續不過一天,那麼就不值得我們的心專注其上。我們可以為世上的享樂感到歡愉,卻不可把它視為我們靈魂的安息。正如使徒所說的,我們快樂的,要像不快樂的(參哥林多前書7章30節)。假使這喜樂沒了,我們的根基也還穩住,這樣一來, 我們的生活頂多像是失去一條喜樂的溪流,卻仍擁有整座泉源。有些人雖失去喜樂之事,喜樂的根基卻不動搖,我們必須勉勵自己效法他們。我們喜樂的枝葉底下,應該要有不可撼動的根。
因為世上的享樂而歡愉、興奮的人們,活得彷彿生命會在來日長久地延續下去,於是沉溺在空虛的快樂中,過著舒服的生活。如果他們意會到自己無法倚靠未來,死亡將在明日之前為肉體的歡樂帶來永恆的結局,他們必然無心再像現在這樣浪費時間,會立即遠離輕浮與空虛的事。
當人們深深耽溺在暫時的享樂、讓人暫時忘我的事情,這顯示他們的心專注在這些事上,過著彷彿因明日自誇、倚賴來日的人生。若他們沒有這種倚賴,就不會因失去而深陷沮喪之中,不再得安慰,這表示那些暫時的享樂是他們的根基,所以真正的安慰無處可立。導致一棟建築毀壞的不是拆毀上面的部分,而是大量移除支撐房子的根基。
如果人們仗恃環境,就顯出他們倚賴明日,因為沒有人會認為只能維持一天的事有什麼好自誇的。儘管擁有許多房子,他也不會因此自大,好像他會永遠擁有這些房子。他唯一的倚靠是,想著自己明天或許就在墳墓裡了。在墳墓裡,無論老少尊卑都是同等的(參約伯記三章19節),不會有人因著有過人之處,就高人一等。
不誇耀財富和華服的人,曉得或許他明日就死亡,那麼這一切就從身上脫下來了,他將被趕出這世界,就像赤裸來到這世界一樣。不以自身美貌為傲的人,也絲毫不會妄想可以逃過那鞭笞一切美貌的死亡之杖,那杖必使他現今美麗的容貌變得陰森可怕,原本紅潤、緊實的臉龐變得冷血、冰涼、僵硬、腐爛,甚至牙齒和眼睛都凹陷了。所以,他也不會喜愛美化妝飾成俗麗浮誇的外貌,因為他知道,明日這身體或許就會像捲起來的紙一樣變形,被帶進墳墓裡,在那裡腐朽,內外都爬滿了蟲子。
本系列文章為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1703~1758年)撰寫的〈拖延──倚賴未來時日的罪與愚昧〉(Procrastination or The Sin and Folly of Depending on Future Time),標題及引言經文為編者及譯者自訂。 【延伸閱讀】:
清教徒靈修│不要為明日自誇
清教徒靈修│把握每一天
不要浪費你的人生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