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旭荣 2017.11.12
图片提供/123RF
年轻时,趁着校园给的一年安息年,全家到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进修;我全时间修读神学,太太选读几门课,两个孩子则进广东话幼稚园。孩子的压力其实不比我们小,每天都哭着上学,因为完全听不懂老师同学在说什么;但是过了三个月,广东话就讲得很溜了,后来出门旅行或购物,都靠儿女去沟通,小孩的语言学习能力真的好强大。
老师教会我的阅读法
因为只有一年,我选修几门份量最重的神学课。这学校几乎都是英文阅读,香港同学们的英文都很强,而我只好每天埋首图书馆苦读,回想起来那一年真是艰辛又甜蜜。
还记得有一位很奇特的老师,我儿子跟他的小儿子同龄,于是我们常去他们家玩;当时心想能与一位新约博士做朋友真好,每次就带着许多问题前往,趁孩子们玩在一起,我就赶快掏出问题请教。没想到只要超出他的研究领域,他就表示这问题最好去问某某旧约老师、这问题应该去问教神学的老师。我心想:「问到新约圣经的问题,总该回答了吧?」可是每次他都歪着脑袋想了许久,然后写一张纸条给我,上面写着几本书名与作者,对我说:「你问得很好,这问题这些人提过,他们书里都回答得很好」,接着他就去陪孩子们玩耍了。
后来我也选修了他的课,每次上课时同学问问题,他依旧如此,倚着黑板想了几分钟,然后回过头在黑板上写了几本书名与作者,有的甚至连页数都有,向同学说:「你问得很好,这问题这些人问过,他们书里都回答得很好,图书馆里有这几本书⋯⋯。」每次有人提问,都得到同样的答案。
有一次,一位香港同学终于忍不住,问老师为何总不直接回答?老师回答说:「这里是研究院,不是大学,你要能够自己找答案,找到以后,我们再来讨论。」
功课那么繁重,学生都希望老师直接给答案;刚开始我也抱怨连连,百般不愿去图书馆找那些书。然而,等我们苦读完,综合各种不同观点的看法,再回课堂上跟老师讨论,深度可就完全不同,这时候老师就很乐意跟我们讨论了。
离开中神已经好多年,我一直很感激这位老师的教学法,他教导学生如何自己钓鱼,让人明了两千年基督教历史中,蕴藏着好多深邃的、值得发掘的思想与生命。
未来,继续坚持出版
因为信仰中有如此多值得一探究竟的深邃,所以坚持阅读与出版的理念。进入校园书房出版社已经十多年,这些年看着阅读率及图书购买率不断下降,许多出版社一直下调出版量,甚至结束出版部门,心里十分沉重。每次出访各地书房,店长都感谢校园还愿意继续出新书,让他们不致只能卖旧书。
因为外在环境的艰难,出版社经营不易,出版人才不断出走,真是令人担忧的恶性循环。时值校园福音团契六十周年,我们祷求上主帮助我们继续坚持理想,出版优良读物,辅助「基督的身体」得以不断追求信仰的深度与广度。 圣经信息系列
几年前我们将【丁道尔圣经注释】出齐,今年将【BST圣经信息系列】全套出完,【ACCS古代教父圣经注释丛书】也即将在明后年全套完成,「里程碑」书系—廿世纪基督教各领域经典典籍,也将近尾声。2018年开始,我们即将展开几个圣经、神学书系:尚有一系列的【BST圣经信息主题系列】,探讨如复活、祷告、圣灵等主题,非常精彩;【ACCS古代教父圣经诠释丛书】完成后,将继续出版【古代教父神学教义系列】一套共五册。
而继【丁道尔圣经注释】之后,我们努力开发「圣经图书馆」书系,不同于传统的圣经注释,选录从不同角度诠释圣经经卷的作家与其注释书,譬如已出版的唐慕华《软弱中的力量》、曾思瀚《以西结的领导学》等等,我们将循此路线继续出版圣经注释书;另外,译自美国校园出版社的21世纪新约主题辞典,也还有两部尚待完成。
这几年也有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中生代华人神学家、圣经学者的着作,比例不断增加,而且品质直追欧美。例如2017年6月出版的林鸿信老师《系统神学》,就很受欢迎,未来还有李思敬院长、孙宝玲老师、吴道宗院长、曾思瀚老师、胡维华老师、吴仲诚老师的着作即将出版。我们乐于将华人神学家领受的丰富生命、思想出版付梓,造就众教会信徒。
在灵修、生活类书籍方面,提摩太.凯勒、司杰恩、王礽福、张文亮等人,仍是未来的出版主力,这方面我们也期待更多华人作家的投入;毕德生的The Message《信息版圣经》预计于2018年也要开始分卷推出。而2016年才开始的新书系「门徒培育SP」,目前已经推出了七、八本作品,如2017上半年出版的《被钉十架的王》,希望可以辅助教会的门徒训练计画;而众所期待的鲁益师书系,也会继续推出经典作品。
盼望校园书房出版社,可以努力增加属灵书籍大海里的好鱼,也盼望因此培育出更多喜欢钓鱼的人。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
【延伸阅读】:未来,在张力中仍有安息
喜爱在地上的每一天
惠慈安息(七绝今韵)